张默通过“阳光下的行动”,成功将监管的压力转化为展示实力、塑造话语权的舞台。然而,他深知烛龙绝不会坐视他如此顺利地融入“光明”,并借助体系的力量壮大自己。他的“风险脉冲”感知始终保持着最高警戒,搜寻着那股熟悉的、冰冷的恶意。
这一次,异常信号来自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的新前沿:“监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
所谓“监管沙盒”,是指监管机构为了鼓励金融科技创新,设立的一个安全空间。在这个空间内,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企业可以在监管机构的监督下,测试其新的金融产品、服务或商业模式,而不会立即受到全部监管规则的约束。
“默哥,国际清算银行(bIS)牵头,联合多家主要央行,刚刚宣布启动一个名为‘未来金融韧性’的跨国监管沙盒项目。”阿雅报告道,眉头微蹙,“旨在测试新一代AI风控模型、跨境支付基础设施和复杂衍生品定价工具在极端情景下的表现。”
“这听起来像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舞台。”胖子有些兴奋。
但张默的感知却发出了尖锐的警报。在他的“风险视野”中,这个看似光明正大、充满创新气息的沙盒项目,其核心规则框架的某些细微处,缠绕着一丝极其隐蔽的、属于烛龙的“逻辑藤蔓”。它们并非直接破坏,而是进行了极其精巧的规则扭曲。
“没那么简单。”张默声音低沉,“仔细看沙盒的准入条款和测试评估标准。尤其是关于‘AI模型决策透明度’和‘压力测试极端参数共享’的部分。”
团队立刻进行深度解析。很快,陷阱浮出水面。
“发现了!”阿雅倒吸一口凉气,“沙盒规则要求,参与测试的AI模型必须提供‘完全可解释的决策路径’,这本身合理。但细则里却隐含了一条:在模拟‘系统性危机’场景时,模型必须将其内部所有的‘风险权重动态调整逻辑’实时、全量提交给沙盒监管方‘进行验证’!”
“这等于要求我们交出最核心的、基于‘心源锚定’和对抗‘认知迷雾’的动态风控算法!”胖子惊呼,“这根本不是测试,这是合法的技术掠夺!”
更精妙的是,沙盒的评估标准中,还包含了一条“道德条款”:要求模型在危机模拟中,不能采取“可能加剧市场波动或损害其他参与者利益的‘掠夺性’策略”。这一条款的定义极其模糊,烛龙完全可以利用其,在他们动用真正有效的防御或反击手段时,以“违反道德条款”为由将他们踢出沙盒,并以此在舆论上抹黑他们。
“他们设置了一个华丽的陷阱,”张默眼神冰冷,“用‘创新’和‘合作’作为诱饵,诱使我们进入一个他们修改了规则的角斗场。在里面,他们既可以窥探我们最核心的技术秘密,又能用他们定义的‘道德’来束缚我们的手脚。”
“那我们拒绝参加?”胖子问道。
“不。”张默摇头,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他们搭好了台,我们岂能不唱戏?既然他们想在规则内玩,那我们就陪他们玩到底。但要按照我们的节奏和方式。”
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1. 接受邀请,但划定边界:
公开高调宣布“默然资本”将参与“未来金融韧性”沙盒项目,展示开放合作的态度。但同时,组建最顶级的法律和合规团队,就“模型透明度”和“道德条款”的具体执行细则,与沙盒监管方进行极限施压般的谈判,寸土必争,为核心技术构筑坚固的法律防火墙。
2. 准备“技术迷彩”,以假乱真:
“阿雅,胖子,我们需要准备一套‘沙盒特供版’风控AI。”张默下令,“这套AI要足够优秀,足以在常规和大部分极端测试中表现出色,赢得尊重。但其最核心的、涉及‘心源锚定’和对抗认知攻击的算法层,要用我们准备好的、看似合理实则经过精心伪装的‘替代逻辑’进行覆盖。我们要给窥探者,准备一个足以乱真的‘仿制品’。”
3. 主动定义“道德”,反将一军:
“猞猁,发动我们的学术和舆论资源,率先发布一份《危机环境下金融算法的伦理边界》白皮书。主动、清晰地定义什么是真正有利于系统稳定的‘负责任行为’,将‘在极端压力下维持流动性提供’、‘对抗市场扭曲行为’明确为最高道德准则。我们要抢占道德制高点,反过来用他们的条款约束他们可能发起的恶意攻击。”
这是一招险棋。如同在敌人的指挥部里安装窃听器的同时,还要确保自己不被发现。
张默站在巨大的风险分布图前,图中那个代表着“监管沙盒”的节点,此刻既闪烁着机遇的光芒,也弥漫着陷阱的毒雾。
烛龙试图将监管规则变成囚笼。
而张默要做的,是把这个囚笼,变成展示他风控艺术,并反向窥探对手秘密的镜厅。
他不仅要赢,还要在对手最自以为得意的领域,赢下这局。
(第二百一十三章 完)
喜欢出狱后,我靠风控送仇人再入狱请大家收藏:(m.8kxs.com)出狱后,我靠风控送仇人再入狱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