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出狱后,我靠风控送仇人再入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8章 防火墙与疫苗,净化逻辑疫区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张默从“模因污染”的边缘挣脱,如同经历了一场灵魂层面的高烧。虽然凭借“心源锚定”稳住了心神,但那份试图扭曲逻辑的冰冷触感,依旧在他的意识边缘徘徊,提醒着他这片新战场的凶险。

“‘河图’,我需要最高级别的认知科学和逻辑学专家支持,尤其是研究‘自指悖论’和‘信息病毒’的专家。”张默的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沙哑,但意志却如淬火后的钢铁,“我们需要定义什么是‘健康的金融逻辑’,并以此为基础,构建防御体系。”

“专家团队一小时内集结完毕,将通过安全链路与你进行远程脑力激荡。”河图的效率一如既往,“同时,技术组根据你遭遇污染时的生理和数据指标,初步构建了一个‘模因污染强度’的量化模型。我们将以此为基础,开发‘逻辑防火墙’。”

“默然资本”的作战室,瞬间变成了一个跨学科的前沿研究所。张默是核心的“抗原提供者”——他亲身经历过污染,并能通过“心源锚定”保持清醒,他的感知是识别病毒的关键。胖子和阿雅是“数据工程师”,负责将抽象的认知威胁转化为可处理的代码。而屏幕另一端看不见的专家们,则是“理论基石”和“武器设计师”。

工作的第一步,是“病毒样本”分析。张默强忍着不适,再次小心翼翼地接触那些已被标记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合约结构,但这次他不再深入解析,而是像扫描仪一样,快速捕捉其扭曲逻辑的“特征码”,并立刻撤回,由团队记录分析。

“检测到特征码‘自指循环’:合约价值部分依赖于其自身市场价格的波动率…”

“检测到特征码‘模糊共识锚定’:支付条件依赖于无法精确定义的‘行业普遍看法’…”

“检测到特征码‘无限递归条款’:争议解决机制可能触发无休止的法律循环…”

一个个危险的“逻辑病毒特征”被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如同在雷区排雷,张默每一次接触都冒着认知被污染的风险。

基于这些特征码,“逻辑防火墙”的雏形开始构建。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规则过滤器,而是一个动态的、基于复杂算法和张默“心源感知”校验的语义分析引擎。它能扫描流入“默然资本”及“惊蛰”沙盘的任何金融合约、分析报告甚至市场评论,识别其中是否包含已知的“模因污染”模式。

“防火墙构建完成度35%…已能拦截70%的已知高威胁污染结构。”阿雅汇报着进展。

但张默知道,仅仅防御是不够的。烛龙可以不断地制造新的“病毒变种”。他们需要一种更积极的手段。

“我们需要‘疫苗’。”张默在跨学科会议上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不是防御,而是主动‘净化’。能否设计一种‘反模因’?一种能够自动修复被污染合约逻辑结构,或者至少能向市场参与者清晰揭示其逻辑缺陷的‘良性信息结构’?”

这个想法让专家们都为之震惊。这相当于要在思想的层面进行“基因编辑”。

“理论上……存在可能性。”一位认知科学专家沉吟道,“如果我们能精准定义‘健康逻辑’的核心公理,并设计出一种能够强化这些公理在意识中权重的信息包…但这需要极其精密的构建,并且本身不能包含任何可能导致歧义或负面效应的逻辑…”

这是一项走在刀尖上的工作。一个不慎,制造的“疫苗”可能变成更危险的病毒。

张默再次成为关键。他需要凭借其对“心源锚定”的深度掌握,为“疫苗”的设计提供最纯净的“逻辑模板”——那份关于价值、信用和风险的本质认知。

经过数日不眠不休的协作,第一代“逻辑疫苗”被设计出来。它并非实体,而是一套极其严谨、自洽的“金融合约健康性评估框架”和配套的“投资者教育模因”。这套框架用最清晰、最无可辩驳的逻辑,揭示了那些污染性合约的内在缺陷,并提供了一个替代的、健康的估值思维模型。

“惊蛰”体系开始小范围、定向地释放这套“疫苗”。首先在内部进行测试,确保其安全性,然后通过可信的学术渠道、有影响力的理性分析师,向市场核心参与者渗透。

效果是缓慢但确实的。一些敏锐的机构开始重新审视他们持有的复杂衍生品,部分明显带有“逻辑陷阱”的新合约发行遇到了阻力。市场中出现了一种微弱但坚定的、对“清晰逻辑”和“真实价值”的呼唤声。

张默站在屏幕前,看着“逻辑防火墙”拦截到的污染企图数量首次出现了下降趋势,而“疫苗”的接受度指数在缓慢爬升。

他知道,这远未胜利。烛龙必然在研发更隐蔽的污染方式。这场在人类集体意识边缘的攻防战,将长期而残酷。

但他已经不再是孤身一人。他的身后,是一个国家最顶尖的头脑和最坚定的意志。

他为自己和盟友打造的,不再是盾牌,而是净化之火。

这火焰虽微,却足以在这片被阴影侵蚀的逻辑荒原上,开辟出一片清醒的根据地。

(第二百零八章 完)

喜欢出狱后,我靠风控送仇人再入狱请大家收藏:(m.8kxs.com)出狱后,我靠风控送仇人再入狱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