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8章 烈火烹油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建康城的血色并未随时间淡去,反而如同投入干柴的烈火,迅速引燃了整个刘宋的半壁江山。刘劭与刘骏这对兄弟,已彻底撕破脸皮,将家国山河化作了赌注惊人的棋盘,每一寸土地的争夺,都需用无数将士的鲜血和百姓的骸骨来填充。

长江,这条哺育了江南繁华的母亲河,如今成了割裂王朝、运送死亡的天堑与通道。

下游,历阳城外的江面上,战云密布。

刘劭伪朝倚仗控制京师及下游财赋之地,拼凑起一支庞大的水师。高耸的楼船如同移动的城堡,试图凭借体量和数量优势,封锁江面,阻止刘骏军顺流东下。楼船上旌旗招展,但细看之下,许多士兵面带惶惑,士气并不高昂。毕竟,为一位弑父篡位的君主卖命,道义上先天不足。

“放!”

一声令下,楼船上的投石机发出沉闷的怒吼,巨大的石弹呼啸着砸向对面。弓弩手们亦万箭齐发,箭矢如同飞蝗般遮天蔽日。

然而,刘骏军虽船舰稍逊,却在老将沈庆之的调度和柳元景等将领的亲自冲杀下,展现出更强的战斗意志和灵活性。艨艟快船如同水上游鲸,灵活地穿梭在巨石和箭雨之间,不断逼近楼船。

“撞上去!跳帮!”一名刘骏军的校尉声嘶力竭地怒吼着。

轰隆!剧烈的撞击声响起,艨艟尖锐的撞角狠狠楔入楼船侧舷。悍不畏死的刘骏军士卒口衔利刃,借着摇晃的力道,奋力抛出钩索,矫健地攀援而上,与船上的守军展开惨烈的接舷战。刀剑碰撞声、喊杀声、垂死者的哀嚎声瞬间取代了弓弩的呼啸,江面上飘起浓重的血腥味。

一处得手,处处开花。刘骏军死士们用血勇弥补了装备的劣势,不断有楼船被点燃,浓烟滚滚,火焰映照着厮杀的人影,仿佛地狱浮现人间。江水被鲜血染红,浮尸随波逐流,吸引着成群的水族。

中游,采石矶与姑孰一线,战况更为焦灼。

此地乃建康西南门户,江面稍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刘劭派其心腹大将率精兵强将驻守矶上营垒,江面亦有战船游弋,构成立体防线。刘骏军东路先锋数次强攻,均被凭借地利死守的敌军击退,滩头遗尸累累。

刘骏麾下另一员猛将,采纳本地渔夫建议,趁夜雾弥漫,以轻舟载敢死之士,悄然绕至矶后险峻处,攀缘峭壁,奇袭守军背后。

夜空中突然爆发的喊杀声和火光,让正面攻打的刘骏军士气大振,立刻发动猛攻。守军腹背受敌,顿时大乱。矶头营垒在血战中被攻克,刘骏军终于在这铜墙铁壁上撕开了一道血口。但胜利的代价极其惨烈,参与奇袭的敢死队几乎全军覆没,正面强攻的部队也伤亡枕籍。

类似的拉锯战,在长江沿岸诸多要点反复上演。今日刘骏军攻克一城,明日刘劭军又组织反扑夺回。战线犬牙交错,胜负难分。双方都杀红了眼,不断增兵,将更多的青壮和人命填入这个无底洞般的绞肉机。

真正的苦难,却落在了这片土地的主人——无辜的百姓身上。

战火所及之处,村舍化为焦土,农田荒芜,饿殍遍野。溃兵、散勇如同蝗虫过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为了筹措军饷粮草,双方都使出了竭泽而渔的手段,加征赋税,强拉民夫,甚至公然纵兵抢粮。

江淮大地,这个曾经的鱼米之乡,如今哀鸿遍野。无数百姓拖家带口,背井离乡,成为流民。他们像无根的浮萍,在战火的缝隙中艰难求生,饿死、病死者不计其数。易子而食的惨剧,已不再是书上的记载,而是在许多角落冰冷上演的现实。繁华的城镇变得萧条破败,十室九空,唯有乌鸦盘旋在荒芜的田野和废弃的村落上空,发出不祥的啼叫。

而就在这片人间地狱的北缘,与刘宋接壤的北秦各边境州郡,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边境线上,秦军寨壁垒森严,哨卡林立,巡逻队络绎不绝,明确无误地向外展示着强大的武力威慑和“严守中立”的姿态。任何试图靠近或穿越边境的武装人员,无论是刘劭的还是刘骏的,都会遭到毫不留情的驱逐甚至射杀。

然而,在这冰冷的军事防线背后,一种隐秘而活跃的“贸易”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在一些官方默许甚至暗中操控的边境集市或水道隐秘处,秦国的商贾们,正忙碌地与来自南方的各色人等交易。南朝混乱的局势和失控的经济,成了他们发财的良机。

大量南朝富户、豪强为了避难或转移财产,将金银细软、古籍字画、珠宝玉器以远低于平时的价格抛售,换取北秦相对稳定的“永治通宝”或便于携带的北方皮货、药材。北秦商人来者不拒,近乎掠夺般地吸纳着这些南朝的财富精华。

更重要的是,由于双方疯狂扩军,资源消耗巨大,许多战略物资如生铁、皮革、牛筋、甚至粮食,都出现了巨大缺口和流通混乱。北秦方面虽然明令禁止向南方出售军械、战马等最敏感的物资,但对于“非战略物资”的界定却颇有“弹性”。

于是,成船的粮食、药材、普通铁料、甚至劣质的煤炭,通过种种隐秘渠道,越过边境,流入南方。这些物资往往卖出了天价,利润高得惊人。而采购者,既有刘劭方面的人,也有刘骏方面的代表,甚至还有一些地方豪强武装。北秦的边境守军和官员对此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交易者缴纳了足够的“关税”,并确保不是最敏感的军械,便予以放行。

这些贸易,一方面为大秦带来了巨额的财富和稀缺物资,进一步充实了国库;另一方面,如同给正在激烈燃烧的南朝内战之火,又添上了一勺滚烫的油。它延长了战争的持续时间,加剧了双方的消耗,让这片富饶的土地流血更多,创伤更深。

长安的未央宫中,每隔几日,就会有详细的战报和边境贸易清单呈送御前。

陈衍看着地图上那些反复易手的城池名字,看着节节攀升的贸易数额和物资清单,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打吧。”他偶尔会对崔浩、沈墨等心腹淡淡地说上一句,“让这火烧得再旺一些。他们流的每一滴血,耗的每一粒粮,将来,都会让我大秦的铁蹄,前进得更轻松一些。”

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只是这烈火,焚的是刘宋的国祚;这油,榨的是江南的民脂民膏;而这在一旁冷静添柴加薪的,正是那只等待猎物力竭而亡的北方苍狼。

南朝的命运,正在兄弟阋墙与大秦的冷眼旁观中,一步步滑向无可挽回的深渊。

喜欢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请大家收藏:(m.8kxs.com)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