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8章 文化站里的试探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八章:文化站里的试探

第二天是礼拜天,天空湛蓝,阳光明媚。但王红的心头却像是压着一块石头,昨晚父母的忧心,弟弟的话语,仍在脑海中盘旋。她对着家里那面有些模糊的镜子,仔细整理着蓝布工装和两条齐肩的辫子,镜中的自己,眉头微蹙,眼底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姐,出去了?王超正在院子里劈柴,看到王红准备出门,状似随意地问了一句。

王红低声应了一下,脚步有些迟疑。

路上慢点。王超没有多说,只是投去一个鼓励的眼神。

王红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迈出了院门。南水县城的街道在周日显得比平时热闹些,但她的脚步却不复往日的轻快。

县文化站设在旧时的一座祠堂里,青砖灰瓦,门口挂着崭新的牌子。王红走到门口时,远远就看见林卫东已经等在那里了。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浅灰色衬衫,深色裤子,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温和的、符合他这个年纪技术员身份的腼腆笑容。看到王红,他立刻快步迎了上来。

王红同志,你来了。林卫东的语气带着显而易见的喜悦,目光清澈。

嗯,林卫东同志,你等很久了吗?王红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然些。

没有,刚到一会儿。林卫东笑了笑,两人并肩走进了文化站。

今天的展览是关于新中国农业机械化成就的,墙上挂着图片和说明文字,展厅中央还摆放着几台小型农机具的模型。来看展览的人不多,三三两两,很是安静。

两人沿着展线慢慢走着,林卫东对农机具很熟悉,不时低声给王红讲解着工作原理,语气认真而专注。王红听着,目光却时不时地飘向林卫东的侧脸,心里组织着语言,该如何开启那个沉重的话题。

走到一处关于家庭与新风尚的宣传画前,画上描绘着男女平等、家庭和睦的场景。王红停住了脚步,仿佛被画吸引,轻声开口道:这画真好,一家人和和美美的。

林卫东也停下脚步,赞同地点点头:是啊,家庭和睦最重要。

机会来了。王红的心跳微微加快,她垂下眼睑,装作不经意地问道:林卫东同志,你们家……兄弟姐妹间一定也很和睦吧?听说你上面还有三个哥哥?

林卫东似乎没察觉到什么,很自然地接话:对,我大哥在县粮站工作,三哥在地区读书,二哥顶了我爹的班在机械厂。我们兄弟间感情挺好的。他的语气带着一丝家庭融洽的自豪。

那……真好。王红顿了顿,手指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声音放得更轻了些,我听说……你母亲特别疼你二哥家的孩子?老人家真是辛苦,也……挺偏疼孙子的吧?

这句话问出口,气氛有了一瞬间的凝滞。林卫东脸上的笑容微微僵了一下,虽然很快恢复,但那一闪而过的尴尬和不自然,还是被有心观察的王红捕捉到了。

这个……林卫东移开目光,看向宣传画,语气变得有些含糊,我娘嘛,老一辈的人,思想上是有点老观念……我大哥家是两个闺女,三哥刚结婚还没孩子,就二哥家是个小子,所以我娘难免多疼些……她对大哥和三哥家,其实也挺关心的。他的辩解显得有些苍白无力,甚至带着一种习惯性的回避。

王红的心慢慢沉了下去。她没有放弃,继续用一种带着好奇和一点点担忧的语气,轻声说道:我有个小姐妹,嫁过去的人家,婆婆就特别重男轻女,她头胎生了女儿,在婆家日子可难过了,天天受气……看着都让人心疼。要是以后……我……她没有把话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脸颊也配合地泛起一丝红晕,像是少女对未来婚姻生活的羞涩与隐忧。

林卫东显然听懂了她的弦外之音,他的脸色变得有些不自在,眼神闪烁着,不敢与王红对视。他搓了搓手,语气带着一种急于解释却又底气不足的窘迫:王红同志,你……你别听外面那些人瞎说。我娘她就是……就是盼孙子心切,对我二嫂是好了点,但心肠是好的。再说了,以后……以后是我们两个过日子,我会对你好的。说不定……说不定我们头胎就是个儿子呢?他试图用一句玩笑话来缓解尴尬,但这话听在王红耳中,却格外刺耳。

他的回答,不仅承认了母亲的偏心,还将问题的解决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生儿子上,并将未来的保障完全寄托于他个人的会对你好上,对于如何协调婆媳关系、如何处理家庭矛盾,只字未提。

王红看着他闪烁的眼神和略显慌乱的神情,弟弟王超的话再次清晰地回响在耳边:一个男人,如果连自己家里的矛盾都处理不好,或者一味偏袒、逃避,那你就要好好想想……

她沉默了几秒钟,这短暂的沉默让林卫东更加不安。他试图转移话题,指着旁边一台拖拉机模型说道:王红同志,你看这个,这是我们农机厂最近参与改进的型号……

王红顺着他的手指看了一眼,却没有接话。她重新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着林卫东,那目光让林卫东感到一阵莫名的压力。

林卫东同志,王红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我觉得……两个人在一起,光靠会对你好是不够的,也不能指望靠生儿子来解决所有问题。以后真要成了一家人,总要面对柴米油盐,面对家长里短。如果……如果你母亲因为孩子的事情,对我或者对将来的孩子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你……会站在哪一边?你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更加直接,几乎戳破了那层温情的面纱。林卫东彻底愣住了,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眼神里充满了纠结和为难:我……我娘她年纪大了,脾气是固执些,观念也改不了……我们做小辈的,总不能跟她顶着来,让着点,顺着点,日子总能过的……再说了,那毕竟是我娘……

让着点,顺着点……毕竟是我娘……王红在心里默默重复着这几个字。这看似孝顺的话,在此刻听来,却像是一种妥协和放任。她仿佛已经能看到,如果真的嫁过去,在面对他母亲可能的不公和刁难时,林卫东大概率会选择沉默和退让,要求她一起让着点,顺着点,而所有的委屈,都将由她一个人承受。那句毕竟是我娘,更是清晰地划下了一条界限。

文化站外阳光炽烈,展厅内却仿佛骤然降温。王红看着眼前这个面容清秀、工作体面的青年,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觉到两人之间横亘着一条无形的鸿沟。他对她的好感或许是真的,但他缺乏处理复杂家庭关系的勇气和能力,也缺乏维护未来伴侣的坚定立场。在他心里,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我明白了。王红轻轻地说了一句,声音里听不出什么情绪。她没有再追问,也没有再看那台拖拉机模型。

接下来的时间,气氛明显变得沉闷和尴尬。两人草草看完了剩下的展览,走出文化站时,已是晌午。

王红同志,快中午了,要不……我们去国营饭店吃碗面?林卫东试图挽回些什么,语气带着恳切。

王红摇了摇头,脸上挤出一个淡淡的、疏离的笑容:不了,林卫东同志,我家里还有点事,先回去了。今天……谢谢你了。

说完,她微微颔首,便转身朝着回家的方向走去,脚步不再迟疑,背影却带着一丝落寞和决绝。

林卫东站在原地,看着王红渐渐远去的背影,张了张嘴,最终却什么也没能喊出来。阳光照在他身上,却驱不散他脸上的茫然和失落。他隐约感觉到,有些东西,可能从他回避那些问题、说出毕竟是我娘开始,就已经悄然改变了。

王红走在回家的路上,夏日的风吹拂着她的发丝,她的心绪复杂难言。有失望,有难过,但更多的,是一种尘埃落定般的清醒。弟弟说得对,家和万事兴。而一个无法在源头遏制不和因素、只会要求一方隐忍,并且明确表示母亲不可违逆的家庭,又如何能给她带来真正的呢?

她抬起头,望向自家院落的方向,脚步愈发坚定起来。

(第二百五十八章 完)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m.8kxs.com)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