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雪中送炭解危局
牛车运输的方案虽然暂时维系了玻璃厂的生产命脉,但效率和运力的巨大瓶颈,像一道越来越紧的枷锁,制约着工厂的呼吸。仓库的积压产品依旧缓慢增长,而原材料,尤其是纯碱的库存,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王超站在仓库门口,看着工人们小心翼翼地将又一批用木框和草垫精心包装好的药瓶搬上牛车,心头沉甸甸的。这已经是今天发出的第三趟车了,但运走的量,还不及往日一辆卡车的一半。就在这时,厂区大门外忽然传来一阵不同寻常的喧闹声,夹杂着引擎的轰鸣和人们惊喜的呼喊。
汽车?!是卡车!好几辆!
快看!车斗里是油桶!是油啊!
王超心头猛地一跳,快步向厂门口走去。只见三辆罕见的苏制嘎斯51卡车,正缓缓驶近。卡车的车斗里,赫然是一个个熟悉的、印着字样的深色铁皮桶!
为首那辆卡车的副驾驶车门打开,跳下来一位三十多岁、穿着四个口袋干部服的中年人。马厂长也闻讯从办公室赶了过来。
马厂长!好消息!那位干部笑容满面地高声说道,同时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我是县工业局生产调度科的科长,我姓赵。奉县里的命令,给你们厂送应急油料来了!这是地区梁丰收书记亲自协调,常县长特批,要求优先保障你们玻璃厂生产的!
这句话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滴入了冷水,瞬间在厂门口围观的人群中炸开了锅。工人们纷纷从车间、仓库里跑出来,不敢相信地看着眼前这一幕。
马厂长激动地迎上前,接过文件快速浏览,脸上顿时绽放出多日未见的笑容:太好了!赵科长,真是太感谢了!这真是及时雨啊!快,里面请!
赵科长摆摆手,就在厂门口高声对围过来的工人们解释道:同志们!地区梁书记非常关心我们南水县的生产恢复情况,在地区的紧急会议上强调,要集中力量优先保障重点单位!常县长亲自协调,从县里仅有的应急储备和地区支援的油料中,特批了这批给你们厂!梁书记和常县长都说了,南水玻璃厂在生产自救中表现突出,决不能因为燃油问题让生产停摆!
他的话音落下,工人群中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议论声。
地区领导都惦记着咱们厂呢!
常县长英明!这下有救了!
太好了!机器能全速转起来了!
马厂长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哽咽:请赵科长务必转达我们全厂职工对地区梁书记、对常县长、对县里各位领导的衷心感谢!我们保证,绝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关怀,一定尽快恢复生产,完成任务!
马厂长的决心,我一定带到。赵科长点点头,随即转向王超,王副厂长,你们前期组织的牛车运输,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维持了生产,县里领导都知道了,特别肯定了你们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现在油来了,你们要尽快让机器全速转起来,把耽误的生产抢回来,把积压的货物送出去!有没有信心?
有!请领导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王超挺直胸膛,声音坚定。这一刻,他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个时代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对工业生产的重视。领导层的决策通过行政体系高效地转化为实际支援,这比任何个人英雄主义都更有力量。
赵科长大手一挥,对随行的司机和厂后勤科负责人吩咐道:立即组织卸车!过磅!登记!玻璃厂的同志们,你们配合接收,严格手续,每一滴油都要用在刀刃上!
一声令下,整个玻璃厂如同被注入了最强劲的燃料,瞬间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不需要更多动员,工人们自发地涌上前去,在厂保卫科和后勤科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地开始卸车。沉重的油桶在号子声中被稳稳抬下,滚到指定的安全存放区域。会计和仓管员拿着本子和算盘,紧张地进行清点登记。
内燃机的轰鸣声率先在厂区响起——那是负责厂内物料转运的唯一一辆叉车被加满了油,重新焕发了生机,开始高效地将仓库里的成品运往装车点。
紧接着,停摆了数日的几辆解放牌卡车也被厂里最好的司机和修理工们仔细检查、加油、启动。熟悉的引擎咆哮声,此刻在工人们听来,比任何音乐都更令人振奋。
老周!马厂长脸上焕发着光彩,她雷厉风行地开始部署,立刻重新制定运输计划!卡车优先保障地区医药站和百货大楼的紧急订单,用最快的速度把积压的货发出去!同时,立刻联系地区和我们有合作的运输单位,恢复原材料供应,特别是纯碱和石英砂,要快!
明白!我马上去办!老周声音洪亮,转身就跑。
王超,马厂长又看向王超,运输这一块你还得盯紧。卡车和牛车的调度要衔接好,包装不能松懈,要确保好不容易恢复的运输不能再出纰漏。
厂长放心,我这就去安排。王超点头,立刻投身到紧张的工作中。他指挥着刚刚加油完毕的卡车倒车到仓库门口,组织装车工人们按照改进后的包装方式,快速而谨慎地装载。与之前牛车运输时的小心翼翼不同,此刻的忙碌中透着一股酣畅淋漓的劲儿。
第一辆满载药瓶的解放卡车在工人们的欢呼和注视下,鸣响喇叭,驶出了厂门,朝着地区方向疾驰而去。这意味着,最多半天时间,这批急需的医疗物资就能到位,玻璃厂的信誉危机得以解除。
王超看着卡车远去的烟尘,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走到正在监督卸油、准备回去复命的赵科长身边,诚恳地说:赵科长,这次真是雪中送炭。请一定再次转达我们全厂职工的谢意。
赵科长点点头,语气也缓和下来,带着一丝叮嘱:王副厂长,你们的感谢我会带到。油料危机暂时缓解了,但领导们也提醒,油库爆炸的案子还没破,安全生产和内部保卫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
王超心中一凛,郑重地点点头:我明白,谢谢领导提醒,我们一定加强管理。
燃油的恢复,像一剂强心针,让南水玻璃厂彻底活了过来。机器的轰鸣变得强劲而持续,运输的车轮重新飞速转动。工人们憋着一股劲,要把前几天的损失夺回来,生产热情空前高涨。
傍晚,王超拖着疲惫却轻松了许多的身体回家。他把这个好消息带给了家人。
县里特批了油?太好了!李秀兰双手合十,这下厂子总算能缓过来了。
王建国脸上也露出了宽慰的笑容:这就好,这就好。还是得靠组织。
王刚兴奋地说:哥,那明天卡车就能跑了?
嗯,已经跑起来了,积压的货很快就能送出去了。王超笑着回答。
然而,夜深人静时,王超躺在床上,赵科长那句看似随口的提醒却又在耳边回响。燃油危机度过了,但制造危机的元凶还逍遥法外。那个神秘的跛脚男子,他究竟是谁?他制造油库爆炸,仅仅是为了破坏吗?还是有更深层的目的?
组织的关怀和支援让他感到温暖,但隐藏在暗处的威胁,却让这份温暖之下,依旧潜藏着冰冷的暗流。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玻璃厂的生产要加速,而关于油库爆炸真相的警惕,也绝不能放松。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m.8kxs.com)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