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无声的贡献
洪城的夜晚,月光如水银般洒满院落。家人都已安然入睡,王超却悄无声息地起身,心中酝酿着一个计划。
他从系统空间中取出那套1:100比例的鹦鹉螺号核潜艇精密模型。在月光下,模型的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流线型的艇身,精细的舵翼,完全超越了这个时代的认知。这样先进的模型,绝不能明珠暗投。
同时取出的还有那架熟悉的黑色无人机。经过上次的使用,王超对它的操作已经相当熟练。他将模型小心地固定在无人机下方特制的装载架上,又取出一封早已写好的信,用油纸仔细包裹后一并固定。
信上用工整的字迹写道:
致有关部门:
此模型系偶然所得,观其构造精妙,或对国防科研有所裨益。特此捐献,愿能为国家强盛尽绵薄之力。望妥善处置,谨慎研究。
——一个普通爱国群众
深夜十一点,万籁俱寂。王超来到院中僻静处,启动了无人机。轻微的嗡鸣声在夜色中几不可闻,黑色机身缓缓升空,很快融入深沉的夜幕。
通过平板设备,王超谨慎地操控着无人机。他首先让无人机在百米高空盘旋,确认四周安全。洪城的夜空比南水县更加明亮,远处仍有零星灯火,但大部分区域已经陷入沉睡。
他回忆着白天经过的路线,很快锁定了位于城东的公安局。无人机悄无声息地飞向目标,在距离公安局百米外的一处僻静小巷上空悬停。
王超仔细观察着公安局大院。门口有执勤的民警,但院内一片寂静。他调整无人机高度,在离地约二十米的位置缓缓下降。这个高度既能确保模型安全着陆,又不会发出太大声响。
就在准备投放的瞬间,远处突然传来脚步声。王超立即将无人机拉升,隐蔽在夜色中。一个晚归的市民从小巷口经过,浑然不觉头顶的异常。
待脚步声远去,王超再次调整位置。他选择了一块平整的水泥地,缓缓降低高度。在距离地面五米时,他启动了投放装置。模型和信件平稳落下,发出轻微的声。
完成投放后,无人机立即升高,沿着来时的路线悄无声息地返航。王超全程保持着高度警惕,直到无人机安全返回,才稍稍松了口气。
回到房间,他将无人机收回系统空间,仔细听了听周围的动静。家人们的呼吸声均匀平稳,显然无人察觉刚才发生的一切。
清晨六点,公安局值班民警小李照例在院内巡查。当他走到办公楼后的空地时,一个用油纸包裹的方形物体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是什么?小李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当看到里面的核潜艇模型时,他愣住了。模型旁边还有一封信。
局长!有情况!小李抱着包裹快步跑向局长办公室。
半小时后,公安局会议室里坐满了人。除了局领导,还有几位被紧急请来的老专家。
这...这是...白发苍苍的陈教授颤抖着戴上老花镜,仔细端详着模型,这种结构设计,我从未见过!
船舶研究所的刘总工程师激动得声音发颤:你们看这个推进系统!完全不同于我们现在研究的任何潜艇!
会议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几位专家围着模型,时而低声讨论,时而发出惊叹。
这个耐压壳体的设计太精妙了!
还有这个舵翼布局,简直闻所未闻!
你们注意到材料了吗?这种合金...
陈教授突然站起身,神色凝重:立即向上级汇报!这个模型...价值不可估量!
消息很快传到了更高层级。两个小时后,三辆黑色轿车驶入公安局大院。从车上下来几位神情严肃的中年人,其中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负责人直接走向会议室。
情况我们已经了解了。负责人环视在场的专家,这个模型,我们要立即送往京城。
刘总工程师急忙说:能不能让我们再多研究一会儿?就一天...不,半天也行!
负责人摇摇头:事关重大,必须立即启程。不过...他看向在场的专家,组织上决定,成立一个特别研究小组,各位都是小组成员。模型送到京城后,你们可以参与后续研究。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阵兴奋的低语。
陈教授扶了扶眼镜,突然问道:送来模型的人...找到了吗?
公安局局长摇摇头:我们查过了,没有任何线索。就像...凭空出现一样。
这是一个谜。负责人意味深长地说,但眼下最重要的,是好好研究这份。
模型被小心翼翼地装入特制的保险箱,在一队武装人员的护送下离开了公安局。
陈教授望着远去的车队,喃喃自语:这份礼物...会改变很多事啊。
此时,天色已经大亮。王超正在大伯家的院子里晨练,仿佛昨夜什么都没发生过。
王燕从屋里走出来,笑着说:超弟起得真早。
习惯了。王超收势,擦了擦额头的细汗,在厂里也是这个点起床。
他不知道的是,此刻那具模型正在专用列车上,在一支特别护卫队的护送下飞驰向京城。而在京城的某个研究所里,一群中国最顶尖的潜艇专家正在焦急地等待着这份特殊的。
早餐时分,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王平安问道:超儿,今天有什么打算?
我想再去几个地方看看,王超神色如常地说,多了解了解洪城。
他的语气平静,心中却涌动着难以言说的情绪。这份超越时代的,正在悄然改变着这个国家的命运轨迹。而他,将继续以普通人的身份,守护着这个秘密,等待着下一个时机的到来。
第二百四十二章完。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m.8kxs.com)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