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回归日常与新起点
送走爷爷奶奶和大伯一家后,王家小院仿佛一下子从连日的喧闹中沉寂下来。初七下午,阳光勉强穿透云层,在湿润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李秀兰站在院门口,望着空荡荡的巷子发了会儿呆,这才转身开始收拾。她一边拆着客人用过的被褥,一边轻声对帮忙的王红说:这一走,心里头还真空落落的。你奶奶昨晚还拉着我的手,说舍不得咱们玥儿。
王红接过母亲手中的被单,柔声安慰:妈,这不是说好了五一就去洪城嘛。再说了,我看这次爷爷奶奶来,对咱们家满意得很呢。特别是爷爷,临走时看爸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正在院子里扫地的王建国听到这话,手上的动作顿了顿,嘴角微微上扬,却没说什么,只是扫得更起劲了。
王超从屋里搬出几张凳子,笑着说:妈,姐,你们是没看见昨天爷爷在玻璃厂那表情。刘师傅夸我的时候,爷爷嘴角都快咧到耳朵根了。
真的?李秀兰顿时来了精神,你爷爷那个人,平时最是严肃不过了。
这时,坐在门槛上的王刚突然抬起头,小脸上写满失落:大哥,俊哥答应教我叠纸飞机的,这还没教会就走了。
王玥也嘟着嘴说:燕姐说下次来要给我扎新辫子......
王超走过去,蹲下身揉了揉两个小家伙的脑袋:急什么?磊哥五一就要结婚了,到时候咱们全家都去洪城。让你们俊哥把所有的纸飞机都教给你,让燕姐给你们扎最好看的辫子。
真的?两个孩子眼睛一下子亮了。
王建国收拾完院子,点了一支烟,目光扫过收拾得干干净净的院落,深深地吸了一口,又缓缓吐出。王超见状,递上一杯刚泡好的热茶。
爸,人都平安上车了,您也歇会儿。
王建国接过茶杯,温度透过瓷壁传到掌心。他应了一声,沉默片刻后说道,超儿,这次...真是多亏了你。你爷爷临走时,特意跟我说,咱们这一支,以后就指望你了。
这话说得不轻不重,却让在厨房门口晾被单的李秀兰和王红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王超愣了一下,随即笑道:爸,您这说的什么话。咱们是一家人,有什么亏不亏的。倒是您,这次在爷爷面前,可是实实在在挺直了腰杆。
王建国深深看了儿子一眼,终于露出了这些天来最轻松的一个笑容:明天厂里该复工了,你也得回去盯着点吧?
可不是嘛,王超点头,年后订单多,得抓紧生产。我寻思着开年要带技术组再攻克几个生产难题,把玻璃的成品率再提一提。
李秀兰听到这话,从厨房探出头来:工作上的事明天再说,今天先好好歇歇。你这几天忙前忙后的,都没好好休息。
晚饭时分,一家五口围坐在餐桌前,气氛与客人来时截然不同,是一种更放松、更贴近骨子里的亲密。
妈,还是您做的酸辣土豆丝最对味儿。王红满足地夹了一筷子,这几天,虽然吃的都好,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王刚嘴里塞得鼓鼓的,含糊不清地说:我喜欢妈妈做的红烧肉,比奶奶做的香!
童言无忌的话让大家都笑了起来。李秀兰嗔怪地拍了小儿子的头一下:这话可别让你奶奶听见!
王建国今天的话也明显多了起来,主动说起厂里的安排:年后我们车间要新进一批设备,厂里让我去帮忙调试。要是顺利,生产效率能提高三成。
我们纺织厂也要扩大生产了,王红接过话头,主任说今年要招一批新女工呢。
王超扒拉着碗里的饭,心里却在盘算:开春后县里的建设肯定要加快,玻璃需求量只会增不会减。厂里得提前做好准备,特别是技术工人这块,得抓紧培养......
超儿,想什么呢?饭都凉了。李秀兰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没什么,王超回过神,给母亲夹了块鸡蛋,就是在想明天开工的事。
夜里,王超躺在床上,没有立刻入睡。他听着窗外熟悉的寂静,脑海中回放着这几日的一幕幕。爷爷在玻璃厂里赞许的目光,奶奶临走时不舍的眼泪,还有父亲那如释重负的神情......这一切都让他觉得,这些日子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系统。他在心中默念,浏览着今日秒杀到的物资和一些技术资料。虽然暂时用不上,但他知道,这些都是这个家未来的底气。
第二天清晨,当初升的太阳彻底驱散了连日的阴霾,将金色的光芒洒满王家小院时,王超已经穿戴整齐。
妈,我上班去了!他推着自行车走出院门。
李秀兰追出来,往他车筐里塞了个油纸包:刚煮的红薯,带着厂里吃。
王刚和王玥也跑出来送他:哥,早点回来!
王超笑着应了一声,蹬上自行车。清脆的车铃声在晨光中回荡,他的身影坚定地汇入了上班的人流,向着玻璃厂的方向驶去。新的一年,真正的工作和生活,才刚刚开始。而对王超来说,这不仅是回归日常,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
第二百一十四章完。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m.8kxs.com)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