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刑侦天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40章 故纸堆中的魅影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龙锚”二字,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在专案组内部激起了探寻历史涟漪的迫切欲望。对手不再是一个抽象的犯罪符号,而是与一段特定的、充满传奇与硝烟的海洋历史紧密捆绑。理解“龙锚”,就是理解“老板”的执念与动机。

陆野兵分两路。一路由陈凯带领,继续利用一切技术手段,试图完整破译“hx-73-Lq-089-d3”这串字符,并加强对南海新坐标的监控,寻找“丰顺号”或其他可疑船只的踪迹。另一路,则由他亲自牵头,联合省市两级的历史研究机构、地方志办公室、大学历史系,甚至民间文史爱好者,开始了一场对“龙锚”梁氏船队及其相关历史的大规模梳理。

档案馆、图书馆、文史研究室……一时间,专案组的身影频繁出现在这些弥漫着陈旧纸张气息的地方。他们调阅了大量的明代海防档案、民间笔记、沿海州县地方志,以及近代以来关于海上贸易和武装集团的研究论着。

线索零散而模糊。“龙锚”梁氏,在正史中记载极少,更多存在于地方野史和沿海渔民的口耳相传中。比较公认的说法是,明末崇祯年间,闽粤沿海有一支以梁姓头领为首的海上势力,亦商亦盗,船队旗号为“青龙绕锚”,势力一度颇大,与当时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葡萄牙商人以及东南亚诸多土王都有过接触和冲突。其巅峰时期,据说掌控着数条利润丰厚的走私航线,积累了大量财富。

但在清军入关、南明势力覆灭的大背景下,这支船队也如同许多类似势力一样,逐渐分崩离析,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关于其最终归宿,有说被清廷水师剿灭,有说内讧瓦解,也有说携带巨宝远遁海外,不知所踪。

“财富……巨宝……”周婷看着搜集来的零碎信息,若有所思,“如果‘老板’执着于搜集‘龙锚’的遗物,他的目标很可能不仅仅是文物本身的经济价值,更可能是传说中梁氏船队埋藏的那笔‘巨宝’。”

“或者说,某些文物本身就是找到‘巨宝’的线索或钥匙。”陆野补充道。他想起了孙丽查阅的那些县志和古地图,以及“落雁涧”那处被爆破的、可能与梁氏有关的隐秘遗址。

调查的重点开始集中在寻找与梁氏船队“藏宝”相关的记载,以及梁氏族谱和后裔下落。

这项工作如同大海捞针。数百年过去,战乱、迁徙、族谱散佚,要找到一个可能早已改头换面的家族后裔,谈何容易。

就在历史溯源工作进展缓慢时,陈凯那边传来了一个技术上的突破。他们通过对“hx-73-Lq-089-d3”字符结构的反复推敲,并结合“龙锚”的历史背景,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设:“73”可能并非年份,而是某种方位或距离的代码,基于一种古老的、在航海和堪舆中使用的“里步”计量和方位标识系统。而“089-d3”则可能是一个基于特定基准点的偏移坐标。

他们将这个假设代入南海新坐标,进行逆推运算,试图反推出那个“特定基准点”。经过大量计算,计算机模拟出了一个可能的基准点区域——位于本省沿海一个早已废弃的、明代曾作为重要海防哨所的古码头遗址附近!

基准点在陆地!

这个发现意义重大!这意味着,“hx-73-Lq-089-d3”这串字符,指示的并非南海坐标本身,而是以陆地某个古老基准点为参照,计算出的南海某个精确地点的方位和距离!

“老板”掌握的,是一套完整的、基于历史地理坐标的定位系统!

陆野立刻带人赶往那个废弃的古码头遗址。这里如今只剩下几块残破的条石和荒草丛生的土台,早已看不出当年的模样。当地文史人员确认,这里在明代确实是一处烽火台和小型码头,被称为“望洋墩”。

站在荒凉的遗址上,迎着咸湿的海风,陆野仿佛能感受到数百年前,那些依靠星辰和大海谋生的人们在此眺望、计算的身影。而“老板”,这个现代的幽灵,却正在利用祖先的智慧,进行着罪恶的勾当。

技术团队以“望洋墩”遗址为中心,利用反推得到的参数,重新计算了“hx-73-Lq-089-d3”对应的最终位置。结果让人心惊——这个最终位置,与之前发现的南海新坐标仅有细微的偏差,但更加精确,指向了一片海底地貌更加复杂、暗流汹涌的区域!

“立刻将修正后的坐标通报给南海前线!这很可能就是他们最终的行动目标点!”陆野感到时间的紧迫性前所未有。

历史与现实的界限在这一刻变得模糊。一场跨越数百年的寻宝之旅,正由一个隐藏在暗处的疯狂身影主导,而警方,必须在茫茫大海上,阻止这场以破坏历史为代价的掠夺。

喜欢刑侦天梯请大家收藏:(m.8kxs.com)刑侦天梯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