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后宫修仙记:从采女到女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6章 幻境(四)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姬伯安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挥了挥手,那道身影便如同出现时一样,悄无声息地融入了黑暗之中,仿佛从未存在过。他深知,边境的安宁,从来不是靠被动防守就能换来的。

有时候,主动示强,将潜在的威胁扼杀在萌芽状态,或者巧妙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使其自顾不暇,远比等到兵临城下再浴血奋战要有效得多。

这三年边关的烈烈风沙,不仅磨砺了他的剑锋,淬炼了他的筋骨,更深刻地锤炼了他的心智与眼光。他学会了在铁与血、刀与剑的硬碰硬之外,如何运用金线、情报与谋略,在更广阔的棋盘上与敌人周旋。

漕运枢纽,临渊城。

初春的朝阳终于挣脱了地平线的束缚,将温暖而明媚的阳光洒在重新变得繁忙喧嚣的运河河道上,粼粼波光如同碎金般跳跃闪烁。

新建成的、运用了部分机关术的巨型船闸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合,发出沉闷而有力的轰鸣声,引导着南来北往、满载货物的灵船依次顺利通过曾经最易堵塞的险要河段。

姜明远站在码头上专门修建的望楼顶层,手扶栏杆,看着眼前这幅舟楫往来、秩序井然的景象,脸上难得地露出了一丝真正放松的、带着成就感的笑容。

他还清晰地记得三年前自己刚被“发配”到这个烂摊子时的情形。那时的临渊城码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整条河道被大大小小的漕船堵塞得水泄不通,如同瘫痪的血管,船只进退维谷,船夫的叫骂声、商贾的焦急催促声、货物落水的噗通声混杂在一起,刺耳欲聋。

码头岸上,各种货物堆积如山,许多不耐存放的已经开始腐烂变质,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气味。各色商贾、帮派头目、甚至还有地方胥吏的亲戚,围堵在市舶司衙门口,争吵、哭诉、贿赂、甚至隐晦地威胁,几乎要将那不算宽敞的门槛踏破。

那时的他,只是一个品阶低微、人微言轻的市舶司小吏,手中无权无势,却要直面这团理不清剪还乱的乱麻,以及其背后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

他用了整整半年多的时间,几乎是不眠不休,才勉强将这团乱麻理顺出了一个头绪。

顶着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甚至几次收到匿名的恐吓信件,依然强制推行了他精心计算出的“分时段、分船型、按序通行”的新规,严厉打击任何形式的插队、贿赂和特权行为,为此几乎得罪了所有在漕运上有背景有势力的大商号。

但他心中自有底气,这底气来自于他案头那厚厚一摞、写满了精确数据的算稿,上面清晰地推演出了新规施行后,航道通行效率可能提升的幅度,以及随之而来的潜在税收增长预期。

与此同时,他力排众议,说服了当时对此持怀疑态度的上官,动用了市舶司账上本就捉襟见肘的有限经费,聘请墨家工匠,对几处最为关键、也最为老旧失修的船闸进行了紧急的加固和结构优化,虽然只是治标,却也为后续的彻底疏通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姜大人!姜大人!”一个兴奋的声音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从楼梯口传来。

只见一名穿着沾满油渍的墨家工匠服、脸上还带着烟尘痕迹的中年人气喘吁吁地跑上来,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自豪:

“好消息!新一批的十艘‘平底梭’今天全部下水试航了!效果比我们之前在模型水池里测试的还要好!转弯灵活,吃水又浅,满载情况下通过最窄的鬼见愁河道也比老式漕船快上一倍不止!”

姜明远转过身,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意,迎上前拍了拍那位墨家工匠的肩膀:“辛苦了,鲁师傅!这都是你们墨家巧术与实地需求结合之功啊!”

这“平底梭”正是他根据临渊城附近河道狭窄、弯多水急的特点,与以鲁师傅为首的这群墨家工匠们反复商讨、修改设计图、甚至亲手参与模型测试后,共同研发打造的新型漕船。

船体更宽更平,转向灵活,载货量却不减,正是解决临渊城漕运瓶颈的长远之计。

然而,疏通河道、优化船只,这些都还只是解决了“通”的问题。

姜明远的目光看得更远。在一次偶然的实地勘察中,他发现临渊城周边山地里蕴藏着一种储量丰富、却长期被当地人视为无用废石的黑石。

他敏锐地察觉到这种黑石的不同寻常,请来精通矿物学的修士鉴定,发现其内蕴一丝微弱的火灵之气,稍作加工便可成为一种燃烧持久、热量颇高的优质燃料,远胜于常用的木柴。

于是,他再次顶住压力,以市舶司的名义牵头,联合几家有意向的商户,成立了官督商办的“临渊石炭场”。

此举不仅为往来漕船、城内工匠提供了稳定、廉价的动力来源,大大降低了运输和生产成本,更意外地为临渊城开辟了一项新的、稳定的财税来源,使得一直紧绷的府库稍稍得以喘息。

但树大招风,他的这一系列改革举措,不可避免地触动了那些依靠传统漕运模式牟取暴利的大家族、大商号的奶酪。明枪暗箭从未停止,流言蜚语、恶意中伤屡见不鲜。

就在上月,朝中还有与他政见不合、或收了某些势力好处的御史,在廷议上参他“与民争利”、“擅改祖制”、“聚敛无度”。

若是三年前,他或许会感到惶恐不安,但如今的姜明远,早已不是那个只能被动应对、束手无策的小吏。

他不动声色,暗中授意属下将三年来临渊城漕运税收翻了两番的详细账目、货物吞吐量激增五成的确凿数据、以及新漕船“平底梭”和“石炭场”带来的实际经济效益、就业增长等,整理成一份数据翔实、论证严密的奏疏,通过他那位在户部担任郎中的座师,直接呈送到了户部尚书的案头。

阳光有些刺眼,姜明远微微眯起了眼睛,望向运河上川流不息的船只和码头边逐渐繁荣起来的商铺。

他知道,前方的路依然不会平坦,利益的博弈永无止境,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涌现。

但这实实在在的三年,让他彻底明白了何为“实务”,何为“经世致用”。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纸上谈兵、精通算学与经济理论的修士,更是一个能够深入实际、发现问题、调动资源、敢于触碰既得利益、在复杂乃至险恶的局面中寻找并执行最优解的实干者与改革家。

喜欢后宫修仙记:从采女到女帝请大家收藏:(m.8kxs.com)后宫修仙记:从采女到女帝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