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农大学研助乡兴 双胞奋进续新篇
“家和院”的清晨总浸在玉米南瓜小米粥的暖香里。母亲站在智能灶台前,正用勺子把煮得软烂的南瓜压成泥,与小米、玉米粉熬制的粥底充分融合,甜香中带着谷物的醇厚,漫满整个庭院。“晴晴,快把宝宝的科创作品和作文稿收好,今天农数科技的全国推广会,要让他们俩去做小嘉宾,分享自己的成果。”母亲回头喊,目光落在庭院里的两个孩子身上,哥哥正调试智能农机牵引模型,妹妹捧着刚修改好的乡村散文集,嘴里脆生生喊着“推广会”“玉米梦”。
苏晚晴笑着走过去,帮双胞胎把东西装进印有“西坡玉米”标志的手提袋:“都收好了,哥哥的模型加了地形适配功能,妹妹的散文集收录了10篇玉米主题故事,肯定能惊艳全场。”她舀了一勺温凉的粥,喂给凑过来的妹妹,小家伙张嘴就含,小嘴巴动得飞快,还不忘拉着苏晚晴的衣角:“妈妈,我要给全国的叔叔阿姨讲咱们村的玉米故事,让大家都来种‘西坡1号’!”哥哥也停下手里的活,语气坚定:“我要展示我的农机模型,让大家知道智能汽车能帮老乡干更多农活!”
这时,小电的视频电话打了过来,屏幕里的他穿着农业大学的实验服,背景是培育大棚:“爸爸、妈妈,我在农大的培育实验有新进展了!通过基因标记技术,找到了‘西坡1号’抗倒伏的关键基因,正在尝试优化,以后能让品种更适应南方多雨地区!”林凡刚洗漱完,手里拿着农数科技全国推广会的流程表,凑到屏幕前笑着说:“咱们小电在大学里真没闲着!今天‘西坡1号’要在全国10个省份同步推广,你弟弟妹妹要去推广会做分享,你远程给他们加个油!”小电对着镜头比了个加油的手势:“弟弟妹妹加油!等我放假回去,把优化后的种子带回村试种,咱们一起让‘西坡1号’走遍全国!”
挂了电话,林凡和苏晚晴带着双胞胎直奔推广会现场。刚到县城的会展中心,就看见“‘西坡1号’全国推广会——科技赋能粮食安全”的巨幅横幅,来自10个省份的农业合作社代表、经销商围在展台前,认真听农数科技的技术员讲解品种优势。强子正带着工作人员分发资料,见林凡来了,连忙挥手:“凡哥!苏姐!都准备好了,农业部的领导也来了,就等小嘉宾登场了!”
农业部的李司长走过来,握着林凡的手说:“林总,‘西坡1号’亩产高、抗逆性强,正是国家需要的优质玉米品种,这次全国推广能有效提升粮食产能,你们为国家粮食安全立了大功!”林凡笑着说:“李司长过奖了,这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和科研团队的努力,我们还准备了‘技术+物流+收购’的配套服务,保证推广到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
推广会进入嘉宾分享环节,双胞胎依次上台。哥哥推着智能农机牵引模型,边演示边讲解:“这个模型能让智能汽车适配田埂、陡坡等复杂地形,还能牵引播种机、收割机,一次能完成播种、施肥,帮老乡节省一半时间!”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一位来自山区的合作社代表说:“这个发明太实用了!我们那里地形复杂,农机进不去,有了这个,‘西坡1号’的推广就没问题了!”
妹妹拿着散文集,声情并茂地朗读起《玉米地里的希望》:“爷爷说,以前种玉米靠天吃饭,现在有了‘西坡1号’,有了智能农机,玉米穗越来越饱满,日子越来越红火……”纯真的声音打动了在场所有人,不少代表当场表示要签订种植协议,现场订单量瞬间突破300万亩。
与此同时,智舱系海外基地传来喜讯。林小雨的电话打了过来,语气带着兴奋:“凡哥!我们在东南亚市场的份额突破30%,成为当地销量第一的新能源品牌!还接到了欧盟的订单,首批5000台适配乡村路况的智能汽车下个月就要发货,这是咱们的产品首次进入欧洲市场!”林凡沉稳地说:“太好了!让技术团队做好欧盟标准适配,保证产品质量,同时在欧洲建立售后服务中心,打响中国智造的品牌。”
中午,推广会中场休息时,农数科技的王经理匆匆走来:“林总,有几个偏远山区的代表反映,物流成本高,种子和化肥运输不方便,担心影响推广进度。”林凡略一思索,立刻吩咐:“让乡村物流站调配20台智能物流车,专门负责偏远地区的配送,运费由农数科技补贴一半;再从职校抽调30名毕业生,派驻到各个省份的服务站,提供技术指导,确保老乡种得放心。”
下午,推广会圆满结束,共签订种植协议500万亩,覆盖全国10个省份。双胞胎被围在中间,不少代表索要他们的作品和联系方式,一位经销商笑着说:“这两个孩子是乡村振兴的希望,既有科技头脑,又有文化情怀,以后‘西坡玉米’的品牌肯定能越做越大!”
傍晚回到“家和院”,母亲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晚餐——玉米排骨汤、炒青菜、玉米发糕,还有刚榨的玉米汁。全家围坐在餐桌旁,视频里的小电也加入了“云聚餐”。小电兴奋地说:“妈妈,我跟导师申请了‘西坡1号’南方适配研究项目,已经获批了,下个月要去云南、贵州做实地调研,优化品种适应南方气候。”哥哥也分享道:“今天有农机企业联系我,想把我的模型做成成品,以后能批量生产,帮更多老乡!”妹妹则骄傲地说:“我的散文集被农业出版社看中了,要出版成少儿读物,书名就叫《一粒玉米的旅行》!”
苏晚晴看着孩子们的成长,眼里满是幸福:“从当初的小院子到现在的全国推广,从单一的玉米种植到全产业链发展,孩子们也跟着产业一起成长,这就是最圆满的收获。”林凡点点头,举起玉米汁:“‘西坡1号’走向全国,智舱系产品进入欧洲,孩子们各有成就,这都是科技赋能、文化铸魂、产业扎根的结果。以后,还要让‘西坡玉米’成为世界知名的农业品牌,让智能技术服务更多国家的乡村,让孩子们的梦想在更广阔的天地绽放。”
夜色渐深,“家和院”的灯光暖得像一团火。远处的玉米地里,“西坡1号”玉米在晚风里轻轻摇曳,仿佛在为全国推广的成功欢呼;智舱系的海外港口,智能汽车正等待发往欧洲;乡村中学的教室里,双胞胎的作品和笔记整齐摆放,见证着他们的成长。“你看,”苏晚晴轻声说,“产业有了广度,科技有了深度,文化有了温度,孩子们有了高度,这样的日子,满是希望与荣光。”
林凡握紧她的手,目光望向星空:“是啊,乡村振兴从来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一代代人的接力前行。小电在农大钻研技术,双胞胎在乡村深耕热爱,我们在实业扎根坚守,只要我们心怀家国、脚踏实地,就一定能让更多乡村富起来,让更多优质品种走出去,让中国智造享誉世界,让孩子们的未来越来越光明。”
喜欢小城股神:从家园到世界请大家收藏:(m.8kxs.com)小城股神:从家园到世界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