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小电高考冲刺忙 双胞学业齐奋进
“家和院”的清晨总浸在玉米核桃豆浆的醇香里。母亲站在智能豆浆机旁,正将磨好的豆浆过滤到保温桶里——新榨的玉米汁混着核桃碎,打得细腻无渣,既给冲刺高考的小电补脑力,又能给早起晨读的双胞胎暖肠胃。“晴晴,快把小电的高考倒计时日历翻到第30天,再给他装两个煮鸡蛋,复习耗体力,得补补。”母亲回头喊,目光落在书桌前的三个孩子身上,小电埋头刷题,笔尖在试卷上飞快滑动,哥哥捧着智能汽车电路图研读,妹妹趴在旁边抄写乡村文化笔记,嘴里小声默念着知识点。
苏晚晴笑着走过去,给小电的保温杯灌满豆浆:“都准备好了,鸡蛋剥好放饭盒里了,中午记得趁热吃。”她拿起妹妹的笔记看了一眼,上面密密麻麻记着玉米种植习俗、编织手艺的历史,忍不住夸道:“妹妹记得真详细,以后写乡村文化研究报告肯定能用得上。”妹妹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妈妈,我想把咱们村的玉米故事写成系列散文,投稿到少儿期刊,让更多小朋友了解乡村!”哥哥也抬头补充:“我在琢磨怎么给智能汽车加农机牵引功能,以后能帮老乡拉播种机,省不少力!”
小电停下笔,揉了揉眼睛,语气坚定:“还有30天就高考了,我每天只睡6小时,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复习上,一定要考上农业大学农业工程专业!”林凡刚洗漱完,手里拿着智舱系智能座舱系统发布会流程表,轻轻拍了拍小电的肩:“不用太拼,注意劳逸结合,爸爸相信你肯定能如愿。今天智舱系要发布首款自主芯片智能座舱,爸爸得去现场盯着,晚上回来给你带你最爱的玉米发糕,陪你复习。”小电点点头,又埋头投入刷题,笔尖划过试卷的沙沙声,成了清晨最动人的节奏。
送完小电到学校考点适应性训练,林凡直奔智舱系总部的发布会现场。刚到门口,就看见“智舱芯科·自主芯片智能座舱发布会”的巨幅海报,海报上“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字样格外醒目。林小雨正带着技术团队做最后的调试,见林凡来了,连忙迎上来:“凡哥!自主研发的‘智芯1号’芯片运行稳定,智能座舱的语音识别、自动驾驶辅助功能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刚才已经有5家车企表达了采购意向!”
技术总监张工补充道:“林总,这款芯片完全自主可控,比进口芯片成本低30%,适配咱们的智能汽车和农机控制系统,以后再也不用受限于人了!”林凡走到展示台前,亲自体验了智能座舱的功能:“语音控制精准,响应速度快,不错!发布会上重点突出自主研发和国产化优势,让市场看到中国智造的实力。”
与此同时,乡村中学的课堂上,双胞胎的学业也迎来新进展。哥哥在物理课上提出的“智能汽车农机牵引系统设计思路”,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认可:“你的想法很有实际价值,结合了乡村运输需求,课后可以申请科创基金,把设计方案变成模型!”妹妹的语文作文《玉米地里的文化密码》则被评为校级优秀范文,老师在课堂上朗读:“文章以玉米为线索,串联起乡村种植、编织、节庆等习俗,文笔细腻,充满乡土情怀!”
中午,林凡在发布会间隙接到了苏晚晴的电话:“乡村职业技术学校想新增乡村旅游管理专业,周边村的乡村旅游越来越火,急需专业人才,校长问咱们能不能提供师资支持?”林凡沉吟片刻:“没问题!让智家生态科的文旅项目负责人兼职授课,再从农数科技抽调懂农产品营销的骨干,给学生讲乡村特产推广,正好契合乡村产业多元化的需求。”
下午,智舱系自主芯片智能座舱发布会正式召开。林凡作为企业创始人发言:“‘智芯1号’的成功研发,标志着我国智能座舱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打破了国外长达十年的垄断。未来,我们会将自主芯片应用到智能汽车、智能农机等更多领域,让中国智造扎根实业、服务民生!”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多家车企当场签订采购协议,订单金额突破5亿元。
发布会结束后,林凡赶到乡村职业技术学校,和校长讨论新增专业的细节。校长激动地说:“林总,有了你们的支持,这个专业肯定能办好!现在周边村的农家乐、采摘园越来越多,但缺乏专业的管理和营销人才,学生毕业后肯定供不应求。”林凡笑着说:“我们不仅提供师资,还会给学生提供实习基地,优秀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咱们的乡村文旅项目工作,实现学习、实习、就业无缝衔接。”
傍晚,林凡带着玉米发糕回到家,小电刚从学校回来,正坐在书桌前整理错题本。“爸爸,今天模拟考又进步了5名,班主任说我的成绩稳过农业大学录取线!”小电兴奋地分享,眼里满是疲惫却又透着光亮。双胞胎也围过来,展示各自的成果:“爸爸,我的智能汽车牵引系统设计方案通过了科创基金初审!”“我的散文投稿被少儿期刊录用了,编辑说下个月就能发表!”
母亲端上晚饭——玉米排骨汤、炒青菜、玉米杂粮饭,还有刚榨的玉米汁。全家围坐在餐桌旁,气氛温馨又热烈。苏晚晴给小电夹了一块排骨:“多吃点,补补身体,别太累了。编织联盟最近接到了乡村旅游配套订单,给农家乐做玉米主题装饰,正好能和职校的新专业联动,让学生参与设计和制作。”
林凡点点头:“智舱系的自主芯片发布会很成功,以后智能产业的核心技术再也不受制于人;职校新增专业能填补乡村旅游人才缺口,带动产业多元化发展;你们三个孩子都在为自己的目标努力,这就是最踏实的幸福。”他拿出刚写好的《乡村产业集群化发展建议》,“我已经把咱们的实践经验写进去了,建议国家推动‘一县一特色、一乡一产业’,让乡村产业形成集群效应,更有竞争力。”
小电放下碗筷,认真地说:“爸爸,等我考上农业大学,要把智能农机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设计‘农机观光体验项目’,让游客体验智能播种、收割,既推广了农机,又能给老乡增收。”哥哥接着说:“我以后要造专门的乡村旅游智能车,既能拉游客,又能拉农资,一车多用!”妹妹笑着说:“我要写更多乡村故事,把‘西坡玉米’和乡村旅游宣传出去,让更多人来咱们村游玩!”
母亲看着孩子们朝气蓬勃的样子,眼圈有点红:“孩子们都长大了,有志向、有担当,咱们的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林凡握紧苏晚晴的手,目光望向窗外的玉米地,夜色中,玉米苗在晚风里轻轻摇曳,仿佛在为孩子们的梦想鼓劲。“是啊,高考是小电人生的重要节点,也是咱们乡村产业发展的新起点。只要我们坚持科技赋能、教育支撑、产业联动,就一定能让乡村越来越繁荣,让孩子们的梦想都能实现。”
夜色渐深,“家和院”的灯光亮到很晚。小电在书桌前刷题,林凡坐在旁边陪着,偶尔帮他解答难题;双胞胎在另一张书桌前,一个绘制智能汽车模型图,一个修改散文稿件;苏晚晴和母亲在厨房准备明天的早餐,玉米的甜香漫满整个院子。“你看,”苏晚晴轻声说,“奋斗的青春最动人,有梦想的日子最踏实,这样的日子,满是希望。”
林凡点点头,目光落在小电专注的背影上:“是啊,少年强则国强,孩子们的梦想里,藏着乡村的未来,藏着国家的希望。以后,还要让自主芯片赋能更多实业,让职校培养更多专业人才,让孩子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为乡村振兴、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
喜欢小城股神:从家园到世界请大家收藏:(m.8kxs.com)小城股神:从家园到世界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