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力排众议,将“女户承田法”推行全国,其引发的波澜尚未平息,另一股因“丰女一号”良种而起的风潮,却已跨越了帝国的边界,裹挟着西域的风沙与南洋的潮汐,汹涌而至。
赵小满坐镇丰女村中枢,统筹内外,每日案头文书堆积如山,除了处理国内良种推广与女户事务,一种全新的、以各种奇异文字或经由通译转译书写的文书,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她的视野里。这些文书,来自更遥远的地方,承载着异域的好奇、渴望,乃至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
起初,只是边境榷场的一些零星传闻,说大燕出了能亩产三百斤以上的神种。渐渐地,往来商队的口耳相传,将这消息如同蒲公英的种子,播撒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当大燕朝廷正式将“丰女一号”列为官推良种,并取得显着成效的消息被证实后,那些饱受粮食匮乏之苦,或是对增强国力有着迫切需求的周边邦国,终于坐不住了。
这一日,丰女村外尘土飞扬,一支规模不大、却仪仗鲜明的队伍,在本地州县官员的引导下,来到了村口那座“巾帼织星”的牌坊前。队伍中人的相貌与大燕子民迥异,高鼻深目,胡服劲装,正是来自西域诸国的使者。他们仰头望着那座虽不宏伟却意义非凡的牌坊,眼中充满了好奇与审视。
几乎前后脚,另一支队伍也从水路转陆路抵达。来人皮肤黝黑,身形矫健,身着色彩艳丽的纱笼,戴着精美的金银饰品,带着一股浓郁的海风与香料气息,乃是南洋岛国的使臣。
他们,皆为那传说中的“丰女一号”良种与种植技术而来。
赵小满在村中议事堂接待了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她依旧是一身半旧的青色官服,身形单薄,面色因操劳而略显苍白,但端坐于主位之上,目光沉静,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仪。李青山如同往常一样,沉默地立于她身侧后方,如同一道坚实的屏障,锐利的目光扫过这些异域来客,评估着任何潜在的风险。
通译在一旁紧张地工作着。
西域使者率先开口,他的大燕官话带着浓重的口音,但言辞极为恭敬:“尊贵的农桑女官阁下,我等奉龟兹、疏勒国王之命,万里而来。听闻贵国育有天神赐福之嘉禾‘丰女一号’,亩产惊人,能解万民饥馑。我国王心向往之,愿以良马百匹、美玉十车、葡萄干千斤为礼,恳请换取粟种千斤,并求赐种植之法!”他的目光热切,西域诸国多位于绿洲,粮食生产受限,若能得此高产良种,无疑是固国之本。
南洋使者紧接着躬身施礼,语气更加谦卑:“女官大人,小臣来自爪哇。我邦土地肥沃,然稻种易病,产量不稳。闻中土有粟,不畏旱涝,丰产稳收,实乃天赐之宝。我王愿献上象牙十对、珍珠百斛、珍稀香料五十箱,只求换取粟种五百斤,并派遣学子三人,留此学习神技,望大人恩准!”南洋诸国虽稻作历史悠久,但面对如此高产的旱地作物,亦视为补充国力、应对灾荒的奇货。
议事堂内,本地的州县官员们面面相觑,既感自豪,又觉棘手。良种外流,关乎国本,绝非小事。
赵小满安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波澜。她心口那殷红的胎记,在这些使者提及对粮食的渴望时,传来一阵温热的共鸣。她能模糊地感知到,这些使者身后所代表的土地,同样充满了对生命的渴求,只是受限于不同的天地与法则。
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目光投向堂外那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试验田,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平稳:
“诸位使者远来辛苦,所求之物,我已知晓。”
“然,‘丰女一号’并非天神所赐,乃是我大燕农人,于田间地头,观察天时,顺应物性,历经无数失败,耗费无数心血,方得以培育而成。”
她的话语通过通译传递过去,让两位使者神色一凛。
“此种种,”她继续道,“关系我大燕万民生计,国之根基。其种其法,皆乃无价之宝,非金银珠玉可以轻易衡量。”
西域使者脸色微变,以为赵小满要拒绝,急忙道:“女官阁下,若嫌礼薄,我等还可再议!”
赵小满微微抬手,止住了他的话头。
“我并非此意。”她目光扫过两位使者,眼神深邃,“粮食,乃活命之本,不应成为谋求暴利之器,更不应成为挑起纷争之源。我大燕皇帝陛下,胸怀四海,泽被苍生。”
她顿了顿,语气转为郑重:“良种与种植技术,可以交换。”
两位使者顿时面露喜色。
“但是,”赵小满话锋一转,“需遵循我朝规矩。第一,所换之物,需经司农寺与户部核定,以等价之物资或技术相易,具体条款,需与朝廷专使商议。第二,换取之良种,必须立下文书,保证仅用于本国耕种,不得私下转售、囤积居奇,更不得用于资助兵戈,祸乱四方。第三,种植技术,我可派遣熟谙此道的农师随行指导,但贵国需保证农师安全,并允许其按期返回。”
她的条件,条理清晰,既维护了国家利益,又彰显了天朝上国的气度与责任,更暗含了对和平的期许。
“此外,”赵小满最后补充道,目光落在那些使者带来的、作为样品的本国特产上,“我观贵国亦有独特物产,如西域之葡萄、南洋之稻米。若有可能,我亦希望与贵国交流此类作物的种苗与培育经验。农桑之道,博大精深,互通有无,方能共同进步。”
她这番话语,超越了简单的买卖,上升到了文明交流与共同发展的层面。不仅两位使者动容,连在场的州县官员也暗自点头,心道这位赵女官,眼界果然非同一般。
西域与南洋使者相互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与敬佩。他们原本以为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甚至可能遭到拒绝,没想到这位看似柔弱的女性官员,不仅同意了交换,还提出了如此公允且富有远见的条件。
“女官阁下胸怀之广阔,令我等钦佩!”西域使者由衷赞道,“一切但凭阁下与朝廷安排!”
“小臣谨代表我王,谢过女官大人恩典!”南洋使者也深深鞠躬。
接下来的日子,丰女村变得更加热闹。朝廷派来了精通外交与贸易的专员,与两国使者展开了具体的谈判。赵小满则亲自挑选了经验丰富、口齿伶俐的农师,为他们详细讲解“丰女一号”的习性、栽培要点、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并让他们在试验田里实地操作。
她自己,也在与使者的交流中,饶有兴致地了解着西域的干旱农业和南洋的水稻种植,心口的胎记时常因为接触到全新的、充满异域生机的植物样本而传来温热的悸动。她隐隐感觉到,这种跨越地域的农业交流,似乎也在反过来滋养着她与“大地之心”的连接,使其变得更加包容,更加浩瀚。
万邦来朝,求取良种。
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输出,更是大燕国力与文明影响力的彰显。而赵小满,这位扎根于丰女村的农桑女官,正以她独特的方式,站在了这时代交汇的风口浪尖,将大燕农业的智慧与荣光,播撒向更遥远的世界。
喜欢荒村辣媳请大家收藏:(m.8kxs.com)荒村辣媳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