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章 你是陈兴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除夕夜

紫禁城张灯结彩,红绸绕檐,烛火如昼,处处透着辞旧迎新的暖意。

乾清宫内,团圆宴席早已摆妥。朱见深身着玄色常服,由内侍小心翼翼搀扶着步入殿中。

明黄的衬里掩不住他一身的衰颓,他已瘦得脱了形,满头白发用玉簪松松束起。

鬓角的碎发被烛火映得泛着银白,眼窝深陷,往日里威严的眉眼只剩浓重的疲惫。

他走得极慢,每一步都像是耗尽了气力,却在踏入殿门的刹那,刻意挺直了脊背,不让自己显得太过狼狈。

“儿臣(儿媳)参见父皇,愿父皇圣体安康。”太子朱佑樘与太子妃张氏齐齐躬身行礼,声音恭敬而恳切。

张氏身着素色吉服,眉眼温婉,手中还捧着一杯温热的姜茶,是怕他夜里畏寒特意准备的。

“都起来吧。”朱见深抬手,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今日除夕,不必拘礼,入座。”

三人依序落座,宴席悄然开席。殿内丝竹声轻柔,却衬得气氛愈发安静。

朱佑樘不时为朱见深布菜,拣的都是些软烂易食的菜肴,轻声询问:

“父皇,尝尝这道鹿肉羹,太医说温补,对身子有益。”

张氏也柔声附和:“这是儿媳照着御膳房的方子改良的,少了些油腻,父皇试试合不合口味。”

朱见深点点头,拿起银勺舀了一勺,入口温热,滋味尚可,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他忽然想起,往年除夕,万贞儿总会亲自为他做一碗桃花酥,酥皮层层起沙,馅料甜而不腻。

她会坐在他身边,看着他吃,眉眼间满是温柔。

如今,桃花酥的香气再也寻不到,身边的位置空着,这满桌的珍馐,竟都变得索然无味。

“父皇,近日儿臣处理户部清丈之事,已理清了部分州县的隐匿田产,年后便可推行新的赋税制度。”

朱佑樘见父亲神色沉郁,刻意说起朝政,想转移他的注意力。

朱见深“嗯”了一声,目光却落在案边的枣泥酥上,那是张氏的手艺,精致有余,却没有贞儿做的那份烟火气。

他记得当年,物资匮乏,贞儿用仅有的面粉和几颗红枣,为他做过一次枣泥饼,虽粗糙,却让他记了一辈子。

张氏见他心绪不宁,轻轻为他添了些姜茶:“父皇,喝点姜茶暖暖身子,夜里风大。”

朱见深接过茶杯,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心中却依旧寒凉。

他看着眼前的太子夫妇,朱佑樘仁厚沉稳,张氏温婉贤淑,两人相敬如宾,默契十足。

本该是让他安心的景象,可他偏偏想起,当年他和贞儿也是这样,只是如今,只剩他一人了。

宴席过半,朱见深便放下了银勺,再好的菜肴也难以下咽。

他端起姜茶抿了一口,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却冲不散心底的孤寂。

“朕有些乏了,先行回宫歇息。”他缓缓起身,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

朱佑樘连忙起身想搀扶:“父皇,儿臣送您回去。”

“不必。”朱见深抬手制止,“你们继续吧,不必管朕。”

内侍上前扶住他,他一步步走出乾清宫。身后的丝竹声、轻声交谈声渐渐远去。

他没有回养心殿,而是径直走向了坤宁宫。这里依旧保持着万贞儿在世时的模样。

一切都恍如昨日,只是殿内没有张挂任何喜庆的装饰,只有一盏长明灯在灵前摇曳。

内侍为他奉上暖茶,便悄然退下,殿内只剩朱见深一人。

他缓缓走到牌位前,脱下玄色常服,只留一身素色里衣,在蒲团上静静坐下。

没有说话,只是凝望着牌位上的字迹,目光温柔得像是在与爱人对视,眼眶却渐渐红了。

“贞儿,”他终于开口,声音低哑得几乎听不见,“今日除夕,朕来陪你了。”

“乾清宫的宴席很热闹,佑樘和张氏很孝顺,做了不少点心,可朕吃着,都不如你做的桃花酥合口。”

“他们说朕该保重身子,可没有你,这身子好不好,又有什么要紧?”

他絮絮叨叨地说着,像从前无数个夜晚那样,与万贞儿闲话家常。

说朝堂的琐事,说宫里的变化,说朱佑樘的成长。

语气平和,仿佛她从未离开,只是静静地坐在他身边,听他倾诉。

说着说着,泪水便顺着脸颊滚落,滴在牌位前的供桌上,晕开一小片水渍。

他抬手想去擦拭,指尖却触到了牌位冰冷的边缘,那寒意瞬间蔓延至心底,让他想起她离去时的温度。

“贞儿,朕好想你。”这一声呼唤,带着压抑了半年的悲痛,撕心裂肺,却又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沉睡的她。

他就这样跪在牌位前,静坐了一夜。时而低声倾诉,时而默默流泪,时而只是凝望着牌位,眼神空洞而哀伤。

天快亮时,东方泛起鱼肚白,殿内的烛火渐渐黯淡。

朱见深缓缓起身,双腿早已麻木,他踉跄了一下,扶住桌沿才站稳。他最后看了一眼牌位,眼中满是眷恋:

“贞儿,朕该回去了。明日,朕再来看你。”

说罢,他转身走出坤宁宫,迎着清晨的寒风,背影依旧孤单。

-----

未到开春,朱见深终是熬不住了,龙榻上的他形销骨立。呼吸微弱得像风中残烛。

枯瘦的手指无意识地蜷缩着,唯有看向殿门的目光,还残留着一丝微弱的期盼。

陈兴踏着沉重的脚步走进来,素袍沾着宫外的早霜。他刚靠近榻边,朱见深浑浊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脸上。

嘴角艰难地牵起一抹极淡的笑意:“先生……你来了……” 声音细若游丝,却带着跨越数十年的熟稔与安心。

“我在…”陈兴在榻边坐下,紧紧握住他冰凉枯瘦的手。

这双手曾执掌玉玺、批阅奏章,曾温柔地为万贞儿整理鬓发,如今却只剩一层薄皮裹着骨头,连握紧的力气都没有了。

朱见深的目光渐渐悠远,似穿透了殿宇,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东宫书房。“陈…承兴…就是…陈…兴”

他顿了顿,气息愈发微弱,每说一个字都耗尽了气力,“对…吗…洪武朝…长兴…侯…陈兴…”

陈兴眼眶瞬间泛红。他怎会忘记?那年朱见深才几岁,没想到,这一句承诺,小小的人竟守了三十多年。

“见深……”陈兴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哽咽。

朱见深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像是被点燃的火星,嘴角的笑意深了些:

“高祖…朕……做到了……守了三十多年……没对任何人说过……”

他喘着气,眼神里满是“不负所托”的释然,“连贞儿……都没告诉……”

“高祖知道。”陈兴握紧他的手,指尖微微颤抖,“深儿守信如金,三十多年来,从未泄露过半字。”

“我心中,一直感念你的信任与坚守。”

“你从小就是个聪明的孩子,猜得没错,陈承兴就是陈兴。洪武朝的陈兴!那幅画里的人,是我。”

听到这句确认,朱见深没有丝毫震惊,反而像是了却了毕生心愿,轻轻“嗯”了一声,眼中的光亮渐渐柔和。

他守了三十多年的秘密,终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得到了最真切的印证。

“朕……这一生……”朱见深的声音断断续续,带着对世事的眷恋与遗憾,“整饬吏治……安边抚民……朕尽力了……”

他的目光扫过殿内熟悉的陈设,最终落在陈兴脸上,“只是……贞儿走得早……朕……也撑不住了……”

“见深,你是一位好皇帝,非常优秀。”陈兴打断他,语气无比诚恳,带着发自内心的敬佩。

“在位这些年,体恤民生,让历经战乱的大明渐渐恢复生机。或许有遗憾,但从未有过懈怠,对得起江山,对得起百姓。”

他顿了顿,眼中满是惋惜:“只可惜,你要这么早走了。”

“若是你能再多些时日,凭着你的智慧与担当,大明定会更加强盛,百姓也会更加安乐。”

朱见深听着这话,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却轻轻摇头:“不必了……贞儿在等朕……”

他的手微微用力,似乎想再握紧些什么,最终却只是无力地垂下。

“大明……就托付给高祖了……您…辛苦…佑樘……性子温和……多帮衬他……”

“放心!”陈兴重重点头,泪水终于滑落,滴在朱见深的手背上。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定当竭尽所能,辅佐佑樘,守护大明江山,不辜负嘱托,更不辜负深儿三十多年的信任。”

朱见深望着他,眼中满是放心与眷恋。他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说什么,却终究没能发出声音。

呼吸渐渐微弱,眼睛缓缓闭上,嘴角还残留着一丝淡淡的笑意。

铜漏依旧滴答作响,烛火摇曳着,将龙榻上的身影拉得很长。

陈兴坐在榻边,久久没有动,只是紧紧攥着朱见深渐渐冰冷的手,泪水无声地浸湿了衣襟。

喜欢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