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赤贫到半岛财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9章 韩国农林业联盟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李成柱谦逊地笑笑:

“科长,我们李会长常说要‘成果共享’。帮乡亲们建设家乡,也是我们强盛的责任。以后还有很多地方要仰仗您呢。”

“好说,好说!”

赵科长拍着胸脯:

“只要是为了村里好,符合政策,我们一定开绿灯!”

中午时分,修路工程正式启动。

强盛集团带来的简易食堂也支了起来,几口大锅里炖着香喷喷的猪肉土豆,米饭管够。

干活的村民们排着队,端着粗陶大碗,看着碗里实实在在的肉块,闻着那久违的肉香,一个个眼眶发红。

“多少年没这么痛快吃过肉了……”

“强盛……真是活菩萨啊!”

“好好干!对得起人家这顿饭!”

朴大勇从建筑公司调来的几个熟练工,负责指导村民们如何平整路基、搅拌混凝土、铺设水泥。

他们不像监工,更像师傅,手把手地教,嘴里喊着:

“基础要打实!水泥和砂石比例要对!这样路才耐用!”

村民们干得热火朝天,汗流浃背,却没有人叫苦叫累。

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在修自己家门口的路,是在强盛集团的帮助下,为自己、为子孙后代修一条通往好日子的路!

李成柱的父亲李老汉,也默默地拿着铁锹在人群里干活。他看着儿子穿着那身蓝色制服,忙前忙后地协调、指挥,看着强盛的人真的说到做到,看着村里人脸上洋溢着的希望,他之前所有的愤怒和不解,都化为了沉默的行动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

傍晚,当夕阳西下,一段平整、坚实的水泥路面已经初具雏形,在暮色中泛着青灰色的光。

村民们站在新修的路基旁,舍不得离开,用手小心翼翼地摸着那光滑的表面,脸上洋溢着做梦般的笑容。

赵科长和乡镇干部们看着这热火朝天的场面,看着村民们对强盛发自内心的感激,心里也暗暗点头。

这强盛集团,不仅把事情办成了,还把人心也收买了。

这政绩,妥妥地算在他们地方政府头上,上面肯定会表彰。

而且,跟这样会办事、有实力的企业打交道,以后说不定还有更多好处。

“李同志,”

赵科长临走前,亲热地握着李成柱的手:

“明天我让乡里再调拨一批工具过来!有什么困难,直接给我打电话!我们一定全力配合强盛,把咱们村,建成新村运动的模范村!”

“多谢赵科长!”李成柱真诚地道谢。

夜幕降临,发电机轰鸣,几盏大灯将村口照得亮如白昼。

一些村民还围在灯光下,兴奋地议论着,孩子们在灯光下追逐嬉戏。那光亮,不仅照亮了村庄,更照亮了每一个村民的心。

..

....

庆尚南道的那个小山村,仿佛一夜之间被注入了沸腾的活力。

村口那段新铺的水泥路,像一条灰白色的带子,在阳光下闪着坚硬的光泽。

孩子们赤着脚在上面疯跑,感受着从未有过的平整和干净,笑声传出老远。

大人们则小心翼翼地用脚底摩挲着路面,脸上带着近乎虔诚的喜悦。

这不再是那条一下雨就变成烂泥塘,能把牛车都陷进去的绝望之路了。

强盛运输队的卡车依旧定期到来,运来更多的建材,也运来了希望。

通电通水工程进展神速。

强盛带来的技术工人带着村里指派的几个机灵年轻人,立电线杆,拉电线,铺设管道。

当第一盏电灯在村长老朴家的屋檐下亮起,昏黄却稳定的光芒驱散了煤油灯的昏暗时,几乎半个村子的人都围了过来,仰着头,发出长长的、带着不可思议的惊叹。

“亮了!真的亮了!”

“以后晚上做针线活,再也不怕伤眼睛了!”

“这光……真暖和啊!”

当清澈的自来水从新安装的水龙头里“哗啦啦”涌出,几个老妇人用颤抖的手捧着喝了一口,那甘甜、没有丝毫土腥味的滋味,让她们激动得直抹眼泪。

再也不用走几里山路去挑那浑浊的井水了。

强盛集团的名字,在村民口中,已经从最初的怀疑,变成了交口称赞的“恩人”。

连最初极力反对李成柱回来的李老汉,如今走在村里,腰杆都比以前挺直了不少,偶尔有人夸他儿子有出息,他嘴上哼一声,眼里却藏不住那点骄傲。

就在修路和通水通电工程如火如荼进行时,两辆风尘仆仆的吉普车再次开进了村子。

车上下来几个人,为首的是一位戴着眼镜、看起来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同样穿着强盛的制服,但气质更显文雅和精干。

他叫吴世勋,强盛集团新成立的“农村资源规划课”课长,也是李振宇亲自从本部抽调、火线提拔的年轻干将。

吴世勋出身全罗道的农家,对农村有着深刻的了解,也怀揣着改变农村面貌的抱负。

他一下车,没有先去见地方干部,而是直接找到了正在协调物料发放的李成柱。

“成柱大哥,辛苦了!我是总部农村资源规划课的吴世勋。”

吴世勋主动伸出手,笑容温和有力:

“会长和夫人对前线的工作非常满意,特别指示我过来,配合你们,进行下一步的规划。”

李成柱赶紧握手,有些疑惑:

“吴课长,下一步规划?路和水电不是已经在搞了吗?”

吴世勋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村庄周围连绵的山坡和远处略显杂乱、产出低下的农田,眼神中闪烁着一种李成柱看不懂的光芒。

“成柱,路和水电,是基础,是‘输血’。”

吴世勋语气沉稳:

“但要让农村真正富裕起来,必须要有自己能‘造血’的产业。

会长高瞻远瞩,认为我们强盛帮助农村建设,不能只停留在盖房子修路上,更要帮助他们发掘自身的资源潜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他指着周围:

“你看,你们村,背靠山林,前面有河谷平地。

这里的土壤、气候适合种什么?

山林里除了柴火,还有什么经济作物可以开发?

这些都是宝藏,只是没有被好好规划。”

李成柱听得一愣一愣的,他只知道种地、砍柴,从来没想过这些。

喜欢从赤贫到半岛财阀请大家收藏:(m.8kxs.com)从赤贫到半岛财阀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