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为国家献科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8章 火星气候系统上线成功!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东京。

防卫航天厅的屏幕上,

火星表面夜间温度曲线变得平滑。

首席气象顾问声音发颤:

“先生,他们把夜晚——‘调暖’了。”

大臣久久沉默。

“我们努力让卫星能拍到清晰的星星,

而他们,让星星能照暖一颗星球。”

纽约,《经济学人》头版标题直白得令人心寒:

《他们正在重写气候》

文中写道:

“火星调控系统 V2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套‘星球气候操作系统’。

它让昼夜差、热流分布、温室循环,

都进入算法可控范围。

这意味着——大夏已经不再研究‘气候’,

而是设计气候。”

社交网络彻底失控。

#火星天气#他们在制造昼夜#恒星的孩子

推特上,一条帖子火遍全球:

“他们让火星不再冷,

而我们,还在争论气候税。”

另一条留言更像是一声叹息:

“我们曾笑他们落后百年,

可现在,他们在给星球穿衣服。”

还有人写道:

“当大夏调暖火星,

我们才意识到——

未来的气象预报,不是天气预报,

而是‘文明预报’。”

巴黎天文学会会议上,

老学者兰伯特教授站起身,

手里捏着那张新闻照片。

那是火星的夜空——

星光下,轨道镜阵如同银环,温柔地护着整颗星球。

他声音颤抖着说:

“这张照片,让我第一次怀疑——

或许上帝,

真的来自东方。”

深夜,白宫的灯依旧亮着。

总统一个人站在窗前,

看着那颗红色星点,

喃喃自语:

“我们花一百年,才让地球理解‘气候平衡’,

而他们……用十年,

让另一颗星球听懂了人类的语言。”

他顿了顿,苦笑着补了一句:

“他们不是在探索宇宙,

他们在——训练宇宙。”

窗外风声静静掠过,

夜色寂静,

那颗红色星球在远方闪烁,

似乎在微笑。

那一刻,

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距离仍有上亿公里,

但当气候调控系统V2全面稳定、昼夜温差成功锁定在20度以内的消息传回,

整颗蓝色星球——瞬间沸腾了。

龙都,中枢航天城。

当中央屏幕上那条温度曲线趋于平直,

现场所有科研人员、工程师、调度员——

起立鼓掌。

掌声像海浪,一浪高过一浪。

巨幕上,火星的实时画面清晰播放:

橙红的天空下,曙光城被晨雾笼罩,

阳光穿透轨道镜阵的光带,

在地表投下一道道柔和的光环。

这是人类第一次——

让一颗外星球“拥有了天气”。

总指挥激动地喊道:

“昼夜平衡——稳定!

温度曲线锁定!

系统自适应启动成功!”

随即,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有人扔掉笔记本,有人激动得流泪,

更有人高声喊出一句话:

“火星,不再冷了!”

消息在十分钟内传遍整个大夏。

城市的大屏幕同时切换直播画面,

“火星气候调控系统 V2全面成功”的红色横幅铺满街头。

广场上,人群自发聚集。

孩子们拿着气球,模仿着轨道镜阵的旋转姿势,

学生们举着横幅在拍照,

上面写着:

“我们点亮了火星的天空!”

老教授在家门口抹着眼泪,

对着电视轻声说:

“我们这一代看着别人登月,

而下一代——

看到了自己让行星复苏。”

网络彻底炸了。

微博、星网、弹幕区像洪水一样刷屏:

“火星气候系统上线成功!”

“昼夜温差缩小,人类第一次调节行星天气!”

“火星不再是死星——它开始呼吸了!”

有网友发了一张对比图:

一边是地球气候危机的热浪图,

一边是火星温度曲线的平滑线。

配文只有八个字:

“他们在修复宇宙。”

另一条热评写道:

“我们不只是民族的骄傲,

我们是人类文明的希望。”

首都的上空,

成千上万架无人机升空,组成巨大的光影矩阵。

夜幕下,火星的轮廓被勾勒在天际——

红色星球的光带与大夏的国徽交织成画。

人们仰头,看着那一幕,

掌声与欢呼交织成整座城市的节奏。

地面上的灯光也随之闪烁,

以星球同步的节拍律动。

那一夜,

地球与火星,第一次——

共呼吸。

在新闻直播间,主持人几乎哽咽:

“这不是简单的科技胜利,

这是人类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改写了行星气候。”

科学家在解说时忍不住笑着摇头:

“过去我们研究‘如何预测天气’,

如今我们要研究‘如何设计天气’。”

镜头切到地球外轨道,

那一圈银白色的镜阵缓缓旋转,

如同一朵环绕火星的光之花。

记者的声音在广播里颤抖:

“它们正在为一颗星球调温。

这,是属于大夏的时代。”

那天晚上,

曙光城上空燃放起光子烟火。

那不是地球的焰火,

而是轨道能量塔以特定频率闪光,

在天空中绽放出人类制造的“极光”。

伍思辰站在观景舱外,

看着整个基地被淡橘色的光包裹,

通讯频道里传来地球的欢呼。

有人问他:“主任,您听到了吗?全地球都在庆祝。”

伍思辰微微一笑,

语气平和,却带着那种属于创造者的自信与温度:

“听到了。

他们在为自己庆祝。

我们,只是让火星——

也能拥有他们的温暖。”

他抬头望向窗外,

轨道镜阵的光带在星空中闪耀,

犹如一条柔和的银河,

正在环绕火星转动。

风从能量塔之间吹过,

带着微微的湿气与温度。

伍思辰深吸一口气,低声道:

“火星,不再是冷的石头,

它成了有温度的家。”

那一夜,

从龙都到曙光城,

从地球到火星,

亿万人在同一刻仰望同一片星空。

雾气在火星升腾,

烟火在地球绽放。

一蓝一红,隔着亿万公里,

互相照亮——

那是文明的回声,

是人类向宇宙宣告的瞬间:

我们不只是来生存,

我们,是来让星球——继续呼吸的。

庆典持续到深夜。

火星轨道的镜阵在夜空中闪烁,

地球的城市灯光与之呼应,

仿佛两颗行星在对视。

人们举杯,孩子欢笑,老兵落泪。

有人在屏幕前轻声说:

“我们这一代,看到了人类让行星有了天气。”

伍思辰站在曙光城的观测窗前,

望着远方那抹蓝光,

心中只有一句话——

“这不是终点,这是新的黎明。”

喜欢我为国家献科技请大家收藏:(m.8kxs.com)我为国家献科技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