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组脚印,大概率,属于一名女性。”
电话那头,陆远的声音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
林渊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手机里传来的、勘查人员低声交谈的背景音。他的大脑,如同一台超高速运转的计算机,瞬间将这几个看似矛盾的线索——高档西装的纽扣、男性化的行凶手法、以及女性的脚印——全部输入,进行着疯狂的排列组合。
一个穿着高档西装的男人,和一个女人,在天手将李浩推了下去?
或者,行凶者是一个穿着男士西装的女人?为了混淆视听?
再或者,纽扣是陷阱,是凶手故意留下的误导性线索,真正的凶手只有一个,就是那个留下脚印的女人?
每一个猜测都像一条岔路,通向截然不同的侦查方向。但无论哪一条,都指向了一个比单纯的学术剽窃、激情杀人更为复杂、更为阴冷的深渊。
“我知道了。”林渊开口,声音里听不到半分波澜,“陆远,调整侦查重点。第一,秘密排查江城大学所有与张承安、李浩有过密切接触的女性,特别是那些在校内有一定职权或特殊身份的。第二,那枚纽扣,不要声张,作为我们的底牌。第三,把那块提取到脚印的积灰样本,原样封存,列为最高等级物证。”
“明白。”
“辛苦了,注意安全。”
挂断电话,林渊将手机揣回兜里,靠着医院冰冷的墙壁,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白色的雾气在他面前升起,又迅速消散在走廊的灯光下。
他感觉自己像是在剥一个洋葱,每剥开一层,都会流更多的眼泪,也离那腐烂的内核更近一步。赵凤年和曹坤的案子,虽然牵扯巨大,但他们的罪恶是直白的、粗暴的,像是野兽的爪牙。而眼下这个案子,罪恶被包裹在知识、声望和体面的外衣之下,它不咆哮,只在暗处吐着信子,更令人不寒而栗。
夜色渐深,医院的走廊也渐渐安静下来。石磊那边还没有消息,想来调取大学的监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林渊没有催促,他知道,对付这种盘根错节的独立王国,急不得。
凌晨四点,当东方泛起一丝鱼肚白时,林渊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纪委大楼。他没回家,只是想在办公室的行军床上眯一会儿。
刚走进办公区,就看到自己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办公室主任小李正焦急地等在门口,看到他回来,像是看到了救星。
“林书记,您可算回来了!”小李快步迎上来,手里捧着一份用红色文件夹装着的文件,“省里刚下来的,特急件,指明要亲手交给您。”
林渊接过文件,入手的分量让他微微一怔。文件夹的封面上,没有任何标题,只有一个烫金的省委省政府的徽章。
他拆开封口,抽出里面的文件。
映入眼帘的,是几个硕大的黑体字:《关于对“9.12”系列重大违纪违法案件侦办工作予以嘉奖的通报》。
文件不长,言简意赅地肯定了江城市委、市纪委在侦破赵凤年、陈光等系列案件中的突出贡献,表彰了专案组不畏艰难、攻坚克难的精神。
林渊的目光快速扫过,在文件末尾那份长长的有功人员名单里,他看到了许多熟悉的名字:钱振华、石磊、陆远……
而在那份名单的第二排,一个并不起眼的位置,赫然印着三个字——林渊。
这是他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省一级的官方红头文件上。
与那些省厅、省纪委的大佬们排在一起,显得有些突兀,却又无法忽视。这不仅仅是一份表彰,更是一张无形的“护身符”,一个来自更高层面的认可。它意味着,林渊这个名字,已经从江城这个小池子,进入了省里某些大人物的视野。
这为他未来的仕途,铺上了一块无比坚实的垫脚石。
小李在一旁看着,眼睛里全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和崇拜。二十六岁的年纪,就被省委省政府通报嘉奖,这是何等的荣耀!整个江城市,不,放眼全省,都找不出第二个来。
“林书记,这……这真是太好了!”小李的声音都有些发颤,“我马上把这份通报复印,分发给各个处室,让大家都学习学习!”
“不用了。”林渊将文件轻轻放回文件夹,语气平淡,“一份文件而已,收进档案柜吧。”
他的反应,让小李愣住了。那可是省里的嘉奖令,是无数人奋斗一辈子都求不来的政治资本,可在林书记这里,好像还不如他桌上那杯凉透了的茶水重要。
林渊没有解释。
荣耀吗?或许吧。
但此刻,他的脑海里,只有李浩躺在病床上那张毫无血色的脸,只有天台护栏下那枚诡异的纽扣,只有积灰里那串模糊的女性脚印。
一份迟来的嘉奖,与一条被毁掉的年轻生命、一场正在进行的肮脏阴谋相比,显得那么轻飘飘,甚至有些讽刺。
他真正需要的,不是这份文件上的名字,而是这份文件背后所代表的、能让他将调查进行到底的权力。
“叮铃铃——”
桌上的红色电话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打断了办公室的宁静。
林渊拿起电话,是市委书记钱振华的专线。
“林渊,看到省里的通报了?”钱振华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笑意,听得出来,他心情不错。
“刚看到,感谢书记的栽培。”
“这不是我栽培你,是你自己挣来的。”钱振华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我打电话不是为了给你道喜。是想问你,江城大学那边的事,我听说了。你把动静搞得很大啊。”
“一个年轻人,用最极端的方式在求救。我如果还悄无声息,就对不起我坐的这个位置。”林渊回答得不卑不亢。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温鸿图这个人,不简单。”钱振华缓缓开口,“他是我们省里出去的知名学者,在京城教育部都有人脉。他的很多老同学、老朋友,现在都在省里担任要职。你动他,牵一发而动全身,压力会很大。”
“我知道。”
“知道你还一头往上撞?”
“书记,”林渊的声音平静而坚定,“我办案,只看证据,不看关系。只要他犯了法,别说是校长,就算是天王老子,我也要把他拉下马。”
这番话,与昨夜在陆远家说的话如出一辙,但此刻,从一个刚刚被省里通报嘉奖的“功臣”嘴里说出来,分量又重了许多。
钱振华在那头又沉默了。良久,他才吐出一句:“需要什么支持,直接跟我说。放手去做吧。”
挂断电话,林渊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钱振华的支持,是信任,也是期许。这场仗,只能赢,不能输。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石磊一脸疲惫地走了进来,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书记,监控拿到了!”他将一个移动硬盘拍在桌上,“江大保卫处那帮人,一开始还跟我们打太极,说什么监控系统坏了。我把您的话原封不动地告诉他们处长,那家伙的脸当场就绿了,半个小时不到,就把所有备份都交了出来。”
“有发现吗?”林渊立刻来了精神。
“有!”石磊的表情变得古怪起来,“我们连夜把科研大楼周边所有摄像头的录像都看了一遍。在案发前一个小时,也就是晚上八点半左右,通往天台的那个消防通道的摄像头,拍到了两个人影。”
“两个人?”林渊的心猛地一跳。
“对。”石磊点点头,将硬盘接上电脑,调出一段监控画面,“画面很模糊,光线也暗。但可以肯定,走在前面的是李浩。而跟在他身后的那个人……”
石磊将画面定格,指着屏幕上那个模糊的、几乎与黑暗融为一体的影子。
“……从身形和步态来看,也是个男人。”
林渊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男人?
那陆远在天台发现的女性脚印,又该如何解释?
难道天台上,当时有三个人?李浩,一个男人,还有一个女人?
“最诡异的不是这个。”石磊的脸色愈发凝重,“我们把所有监控都对了一遍,发现了一个根本无法解释的问题。”
“什么问题?”
“从晚上八点半,这两人进入消防通道,一直到九点半左右李浩坠楼。这整整一个小时之内,通往天台的所有通道,包括电梯和两个消防梯,再也没有第三个人上去过。而且,”石磊加重了语气,“案发后,我们也只看到一个黑影,匆匆忙忙地从消防通道跑下来,然后消失在校园的夜色里。”
“一个人?”
“对,只有一个人下来。”
林渊盯着屏幕,大脑飞速运转。
两个人上去,一个人下来。
另一个人呢?
难道……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
“书记,还有更要命的。”石磊的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被墙壁听见,“通往天台的最后那一段楼梯,以及天台门口的那个关键摄像头,案发时段的录像,全都没有了。”
“没了?”
“对,不是被删了,是根本就没录上。就像是……有人提前关掉了那里的电源。”石-磊一字一顿地说道,“保卫处的人说,可能是电路老化,短路了。可我看了,那里的电路,上个月刚检修过。”
喜欢官场天眼:我能看到清廉值请大家收藏:(m.8kxs.com)官场天眼:我能看到清廉值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