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青瓦巷里的向阳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4章 王秀兰的“贺礼”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青瓦巷从来就不是一个密不透风的所在,各家各户的喜怒哀乐、起落沉浮,总能在饭后的闲谈、井边的偶遇中,如同水面的涟漪,一圈圈地扩散开来,最终传入该听到的人耳中。苏家近来的变化——苏卫东出狱归来,李春燕正式嫁入苏家,以及那间生意日渐红火的“春燕小吃铺”——这些消息,自然也未能逃过王秀兰那双时刻留意着风吹草动的耳朵。

她是在一次与巷口杂货店老板娘闲聊时,“无意中”听闻这些的。当时,她正拿着一小包新称的冰糖,手指捻着绳结,动作却在那老板娘絮絮的讲述中,几不可察地顿住了。

“……要说这苏家,还真是转运了。建国兄弟那炒货摊子支棱起来了,春燕妹子更是了不得,直接盘下店面当了老板娘!那小吃铺,生意好着呢!听说俩人是正经过到一起了,春燕妹子如今可是名正言顺的苏家媳妇了……”

王秀兰脸上的肌肉似乎僵硬了一瞬,那惯常挂着的、带着点居高临下意味的“关切”笑容,像是被寒风冻住,凝固在嘴角。她垂下眼皮,盯着手里那包晶莹的冰糖,仿佛能从中看出些什么。苏家没有如她预想中那般在重压下分崩离析,反而以一种她未曾预料到的韧性,重新黏合起来,甚至……还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李春燕,那个在她印象里温顺得甚至有些懦弱的女人,竟然有这般魄力,不仅嫁了过去,还撑起了一个店面?

一股极其复杂的情绪,像打翻的五味瓶,在她心中翻搅。有几分计划落空的愠怒,那精心保留、甚至可能动过手脚的“托孤”字条,随着李春燕的名分落定,几乎成了一张废纸,再难拿出来说事;有几分被“背叛”的恼火,李春燕的选择,无疑是对她之前那套“为你好”说辞的彻底否定;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和一种审时度势后的、冰冷的清醒。

她清楚地知道,今时不同往日了。苏家不再是那个只有苏建国一根顶梁柱、摇摇欲坠的破草房。苏卫东回来了,虽然坐过牢,但听说开了车,有了正经收入;李春燕如今是名正言顺的妻子,还掌握了家里最重要的经济来源;连那个傻小子苏卫民,都莫名其妙地弄出了什么画要去市里展览,得了名声。这个家,像一块被夯实了的地基,已然稳固。自己若再拿着那张字条上门,恐怕非但不能达到目的,反而会自取其辱,彻底撕破脸,成为青瓦巷的笑柄。

她王秀兰精明了半辈子,最懂得察言观色,权衡利弊。那“托孤”的计划,眼看是彻底行不通了,硬碰硬绝非明智之举。但让她完全咽下这口气,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她也做不到。她需要一个姿态,一个既能维持自己表面上的“大度”与“关怀”,又能微妙地宣示自己“知晓一切、但暂且放过”的姿态。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阳光懒洋洋地照着。“春燕小吃铺”里,李春燕刚送走最后一拨喝下午茶的街坊,正拿着抹布擦拭桌椅。苏建国在后院吭哧吭哧地劈着柴,规律的劈砍声传来。晓光还没放学,苏卫民安静地坐在他的专属角落。

一个半大的孩子,探头探脑地出现在店门口,手里捧着一个用旧报纸包着、方方正正的东西。

“婶子,王奶奶让我把这个送来。”孩子把东西往最近的一张桌子上一放,说完就要跑。

李春燕愣了一下,叫住他:“等等,哪个王奶奶?这是什么?”

“就是巷尾的王秀兰奶奶。”孩子挠挠头,“她说……说是给你们的贺礼,祝你们好好过日子。”孩子复述完,像完成了一项任务,一溜烟就跑没影了。

李春燕的心,猛地一跳。她走到桌边,看着那个报纸包,迟疑着,没有立刻去碰。王秀兰?贺礼?这几个字组合在一起,让她感到一种强烈的不真实和莫名的警惕。

苏建国听到动静,提着斧头走到后门边,沉声问:“怎么了?”

“王秀兰……让人送了东西来。”李春燕指了指桌子上的包裹。

苏建国的眉头立刻锁紧了,眼神变得锐利而深沉。他放下斧头,走进店里,来到桌边。他没有像李春燕那样犹豫,直接伸出手,解开了系着的旧麻绳,掀开了已经有些泛黄的报纸。

里面露出的,是一套白底蓝边、最普通不过的粗瓷碗碟,一共六个碗,六个盘子,叠得整整齐齐。瓷器看上去不算新,边角甚至有一两个极其细微的磕碰痕迹,但洗刷得干干净净。

没有贺帖,没有多余的话。只有那句由孩子转达的、不咸不淡的“好好过日子”。

空气仿佛凝滞了。李春燕看着那套碗碟,心情复杂到了极点。这算什么呢?示好?和解?还是某种隐晦的宣告,宣告她知道了这里发生的一切,宣告她暂时收手,但也提醒着他们,她王秀兰依然在看着?

苏建国伸出手,拿起最上面的一个碗,粗糙的指腹摩挲着冰凉的瓷边,眼神晦暗不明。他想起那张被自己藏在箱底、疑点重重的字条,想起王秀兰几次三番上门逼迫的嘴脸,想起那些因为这个女人而平添的煎熬与痛苦。这套碗碟,轻飘飘的,却像一块冰冷的石头,投进了他刚刚恢复平静的心湖。

“她这是什么意思?”李春燕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苏建国沉默了很久,才将碗慢慢放回去,用报纸重新盖好,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不管她什么意思。东西收下,话听到。”

他看向李春燕,眼神深沉:“她送她的,我们过我们的。从今往后,我们苏家的事,跟她王秀兰,再没有半点瓜葛。她若识趣,大家相安无事;她若还想生事……”

他没有说下去,但那双经历过太多磨难的眼睛里,闪过一道冷硬的光。那是一种被逼到绝境后反弹出来的、守护家园的坚定意志。

李春燕看着丈夫的眼神,心下稍安。她点了点头,默默地将那包碗碟拿到后院,放在了杂物架的角落里,与那些日常使用的、带着烟火温度的碗碟隔开。它们像是一个不和谐的符号,提醒着过往的纷扰,也被决绝地排除在现在的生活之外。

王秀兰这份突如其来的“贺礼”,如同一阵阴冷的风,短暂地吹进了小吃铺温暖的烟火气里,带来一丝寒意和提醒。但它终究没能改变什么。苏家人用他们自己的坚韧和努力,已经牢牢地将生活的缰绳握在了自己手中。那套被搁置的碗碟,静静地躺在角落,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王秀兰那个处心积虑的“托孤”计划,至此,彻底搁浅,再无实现的可能。而苏家的日子,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在铁锅的翻炒声和小吃铺的喧闹声中,继续热气腾腾地向前奔去。

喜欢青瓦巷里的向阳花请大家收藏:(m.8kxs.com)青瓦巷里的向阳花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