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春燕小吃铺”升腾的炊烟和苏建国铁锅里翻滚的炒货香气中,平稳而充满希望地流淌着。这个家,像一艘修补好的旧船,虽然依旧朴素,却终于驶离了惊涛骇浪的区域,进入了虽然忙碌却踏实安稳的航道。然而,谁也没有料到,一道绚丽而奇特的彩虹,会毫无预兆地,降临在全家最安静、最不引人注意的角落——苏卫民的身上。
那是一个寻常的傍晚,夕阳的余晖将青瓦巷染成温暖的橘黄色。一位戴着眼镜、腋下夹着公文包的街道干部,带着两个看起来像是文化馆工作人员模样的人,敲响了苏家的院门。
李春燕刚收拾完小吃铺,手上还带着皂角的清香,有些疑惑地迎了出来。苏建国也闻声从屋里走出,苏卫东刚出车回来,正蹲在院子里检查轮胎。晓光在里屋写作业,苏卫民则照例待在他的角落,摆弄着彩线和布头。
“是苏卫民同志的家吗?”街道干部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公事公办和难以抑制的喜悦神情。
“是,是啊,同志,您这是……”李春燕心里有些打鼓,生怕卫民在福利厂惹了什么麻烦。
那位文化馆的工作人员笑着上前一步,语气热情地说:“您别紧张,是好事,大好事!苏卫民同志在福利厂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糊盒女工》,经过我们区文化馆的评审,被选中了!即将参加下个月市里举办的‘群众美术展览’!”
“什……什么?”李春燕愣住了,以为自己听错了。苏建国也怔在原地,手里拿着的抹布掉在了地上。连蹲在地上的苏卫东都猛地站了起来,一脸难以置信。
油画?展览?市里?这几个词,无论哪一个,都与他们这个家,尤其是与平日里沉默寡言、智力如同孩童的苏卫民,显得那么格格不入,那么遥远。
晓光听到动静从屋里跑出来,正好听到这句话,她惊愕地捂住了嘴,眼睛瞪得溜圆。
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似乎对这家人的反应并不意外,他耐心地解释道:“是的,就是那幅画。画的是福利厂里女工们糊纸盒的场景。构图大胆,色彩浓郁,充满了……一种非常原始、非常真挚的生命力!评委们都很受触动,认为这恰恰体现了我们群众艺术最可贵的精神内涵!”
直到这时,一家人才仿佛从巨大的震惊中缓缓回过神来。李春燕的声音带着颤抖:“同……同志,您没弄错吧?真是我们家卫民画的?他……他平时就是瞎画着玩……”
“绝对不会错!”街道干部肯定地说,“福利厂的同志核实过了,就是苏卫民同志利用休息时间,在厂里美术辅导员的简单指导下完成的。画现在就在文化馆,我们已经帮忙装裱好了。”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齐刷刷地投向了那个依旧坐在角落里、对这场围绕他掀起的风暴似乎毫无所觉的苏卫民。他手里还捏着一根红色的彩线,正试图把它缠到一个小木棍上,表情专注而平静,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卫民!卫民!”李春燕激动地声音都变了调,几步冲过去,蹲在他面前,抓住他的胳膊,“你听见了吗?你的画!你的画要被送到市里去展览了!”
苏卫民被她突如其来的动作和拔高的声音吓了一跳,手里的木棍和彩线掉在了地上。他抬起头,茫然地看着嫂子激动得泛红的脸庞,又看看院子里多出来的陌生人,还有大哥、二哥、晓光姐姐全都盯着他看的、闪着奇异光芒的眼睛。他本能地感到一丝害怕,身体往后缩了缩,喉咙里发出含糊的、带着戒备的呜咽声。
“别吓着他。”苏建国走上前,按住李春燕的肩膀,示意她冷静。他蹲下身,与卫民平视,用尽可能平稳温和的语气,慢慢地说:“卫民,是好事情。你画的画,就是……就是你用笔和颜色涂的那个,画厂里阿姨干活的那个,别人说画得好,要拿到一个很大的地方,给很多人看。”
苏卫民浑浊的眼睛里,茫然依旧,但他似乎从大哥沉稳的语气和眼神里,感觉到这不是坏事。他眨了眨眼,目光下意识地转向自己那个放“宝贝”的旧木箱——那里面,有他画的很多“画”,有笑脸,有小鸟,也有他偷偷画的、印象中厂里那些忙碌的阿姨们佝偻着背、手指翻飞糊纸盒的样子。他画那些,只是因为那些线条和颜色让他觉得熟悉,让他待在厂里时不那么害怕。他不懂什么叫“油画”,什么叫“展览”,他只知道,大哥和嫂子好像因为他的“画”很高兴。
看着他这副懵懂又带着一丝怯意的样子,李春燕的激动渐渐化作了汹涌的心酸和巨大的骄傲,眼泪毫无征兆地滚落下来。她一把将卫民搂进怀里,哽咽着:“好孩子,我们卫民是个有出息的孩子!哥,嫂子为你高兴!为你高兴啊!”
苏建国这个硬汉,此刻也感觉眼眶发热,他别过头,用力眨了眨眼。苏卫东站在一旁,看着三弟,胸膛剧烈起伏着,一种与有荣焉的激动让他攥紧了拳头。晓光更是又哭又笑,跑过去拉住卫民的手:“三舅!你真棒!你的画要去市里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青瓦巷。邻居们纷纷前来道贺,脸上带着惊奇和真诚的笑容。谁能想到,这个平日里不声不响、甚至有些被人在背后同情的“傻孩子”,竟然有这么一手!还要去市里参加展览!这简直是青瓦巷几十年未有过的稀奇事、光荣事!
苏卫民被围在中间,感受着从未有过的关注和善意。他依旧不太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嫂子滚烫的泪水,大哥微微颤抖的手,二哥亮晶晶的眼睛,晓光姐姐雀跃的笑容,还有邻居们那些他听不懂却感觉是夸奖的话,都像一股股暖流,汇入他单纯而闭塞的心田。他不再害怕,反而从心底里,生出一种模糊的、从未体验过的……欢喜。他咧开嘴,露出了一个纯粹而毫无杂质的、大大的笑容,那笑容,比他画过的所有笑脸,都要明亮,都要动人。
这个夜晚,苏家小院灯火通明,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如同节日般的喜庆气氛。苏卫民,这个家庭的“隐形人”,以这样一种谁也无法预料的方式,站到了属于他的“高光”时刻之下,不仅照亮了自己,更给这个历经磨难的家庭,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荣耀和希望。他的画,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个沉默灵魂的呐喊,一曲平凡生命的赞歌,它证明了,即使是在最不起眼的角落,也蕴藏着足以撼动人心的、朴素而伟大的光芒。
喜欢青瓦巷里的向阳花请大家收藏:(m.8kxs.com)青瓦巷里的向阳花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