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的信使快马加鞭,马蹄踏过黄土飞扬的驿道,溅起一路尘土。他的脸上沾满了风霜,胡须纠结在一起,身上的衣服被汗水和尘土浸透,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但他毫不在意,只是死死地抱着怀里的密报,仿佛那是他的生命。经过三天三夜的奔波,他终于将最后一封密报送进了长安城,送到了李世民的手中。
密报的封蜡已经有些磨损,边角处裂开了一道细小的缝隙,上面还沾着草原的尘土和暗红色的血迹,显然是历经了千辛万苦才送到。信纸是用粗糙的麻纸做的,边缘参差不齐,上面的字迹潦草而急促,墨色深浅不一,有的地方因为写作者的手颤抖而晕开,仿佛写作者正身处险境,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李世民在御书房拆开密报,檀香的气息与密报上的尘土味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奇特的味道。他的手指抚过粗糙的信纸,感受着上面凹凸不平的字迹。密报中写道:“突厥可汗颉利的牙帐里,工匠们正按错误的配方调试‘火药筒’,昨日试验时发生意外,炸伤了三名骑兵,其中一人伤势过重,恐难存活。那火药筒炸开时,声响如雷,黑烟滚滚,却不见有多大威力,碎片也只是划破了皮肉,若非其中一人被碎片击中咽喉,也不至于丧命。”
信纸的末尾,还附着一幅校尉画的简笔画。画得虽然粗糙,却十分传神:几个突厥人围着一个受伤的骑兵,骑兵躺在地上,痛苦地扭曲着身体,鲜血从伤口渗出,染红了身下的草地。旁边的突厥人手里拿着一块香皂,正用火将其熔化成膏状,小心翼翼地涂在伤口上,神情专注,仿佛那熔化的香皂是什么灵丹妙药。旁边注着一行字:“此乃突厥人唯一学会的‘大唐技术’。”
李世民看着简笔画,嘴角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像冬日里湖面的薄冰。“愚昧者学皮毛,聪慧者学根本。” 他将密报递给一旁的李杰,手指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你看,这颉利可汗,只学到了些旁门左道。”
李杰接过密报,仔细看了看。画上的突厥人穿着厚重的皮袍,头发散乱,脸上带着虔诚的表情。他不禁想起自己刚穿越时,用香皂清洁伤口的场景,那时只是为了简单的消毒,没想到这一简单的做法,竟成了突厥人唯一掌握的大唐技术。他的心中既有一丝好笑,又有一丝警惕。
“陛下说得是。” 李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严肃,“火药的配方和工艺,岂是轻易就能模仿的?他们只看到火药的威力,却不知其背后的提纯、配比等关键技术,提纯时不知用沸水重结晶,配比时硝石、硫磺、木炭的比例胡乱搭配,最终只能弄巧成拙。而香皂疗伤,不过是最浅显的应用,他们却视若珍宝,真是可悲又可叹。”
李世民点点头,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像一把出鞘的利剑:“所以,你的火药和水渠,才是大唐的根本。有了强大的武器,我们才能抵御外敌,保家卫国;有了完善的水利,我们才能保障民生,让百姓安居乐业。这两样,缺一不可,是支撑我大唐的两根支柱。”
“臣明白。” 李杰躬身道,腰弯得很低,“臣定会加快火药试验和水渠修缮的进度,不辜负陛下的期望。请陛下放心,臣已经让人准备好新的火药配方,明日便可进行试验,争取早日做出能炸穿铁甲的火药。水渠方面,也已经画出了详细的图纸,只待陛下批准,便可动工。”
密报上的字迹仿佛还带着草原的寒意,让李杰心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突厥人的愚昧和急功近利,恰恰反衬出大唐技术的先进和深厚底蕴。但他也知道,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突厥人既然已经开始模仿,就说明他们对大唐的技术虎视眈眈,必须不断进步,才能始终保持领先,让他们望尘莫及。
窗外的风卷着沙尘,敲打着窗棂,发出 “呜呜” 的声响,像草原上的马蹄声在远方回荡,低沉而急促。李杰知道,一场新的较量已经在无形之中展开,而他手中的技术,就是大唐最锋利的武器,能斩断一切来犯之敌。他的眼神变得更加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唐军队使用火药武器,大败突厥骑兵的场景。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请大家收藏:(m.8kxs.com)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