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共生母体被封印后的第 90 天,多宇宙群的 “永恒共生时代” 步入稳定阶段 —— 跨宇灵脉主干道已覆盖绝对虚无边缘的安全区,虚无能量转化为的共生储备能量,让 9 个宇宙的灵脉网络始终保持满负荷运行;跨宇远征学院的首批 “共生守护者” 毕业,他们驾驶着融合 “晶火灵脉” 与 “环网灵脉” 技术的新一代舰船,在安全区周边巡逻,成为抵御未知威胁的第一道防线。
宇宙群交流枢纽的 “文明融合节” 正在举行 —— 绿晶宇宙的晶体乐团用振动频率演奏《共生交响曲》,蓝焰宇宙的火焰舞者在能量流中编织出 9 个宇宙的灵脉符号,金环宇宙的环状工匠现场打造 “跨宇共生徽章”(融合 9 个宇宙的灵脉材质,象征永恒友谊);就连此前因猜忌引发小风波的暗影族,也带着自主研发的 “灵脉监测仪”,向其他宇宙分享边缘文明的生存经验,整个多宇宙群沉浸在 “差异共存、互助共荣” 的氛围中。
就在融合节达到高潮时,本源池上空的 “永恒共生光环” 突然剧烈闪烁 —— 一道淡银色的 “星尘信号” 从光环中穿出,在全息屏幕上投射出 12 个模糊的宇宙轮廓;“探测到新的宇宙群信号!该宇宙群由 12 个宇宙组成,命名为‘星尘宇宙群’,其灵脉能量呈‘星尘态’,蕴含初级共生意识,正朝着我们的多宇宙群移动,预计 7 天后抵达!” 维度族长老维度衍的声音带着惊喜,探测仪显示,星尘宇宙群的灵脉频率虽与 9 个宇宙存在差异,但信号中传递的 “渴望交流” 的意志,清晰可辨。
十一维始圣生物通过本源共鸣传递关键认知:“星尘宇宙群诞生于‘星尘星云带’,灵脉本源中蕴含‘空间扩散特性’—— 他们的灵脉网络能在宇宙间快速延伸,但能量稳定性较弱,需要与其他宇宙群的灵脉体系融合,才能避免因扩散过快导致的能量枯竭;百万年前,他们曾与被反共生母体摧毁的宇宙群有过短暂接触,传承下‘共生’的模糊记忆,如今感知到我们的永恒共生光环,才主动前来。”
十二维意识光带补充道:“但星尘宇宙群的灵脉本源与我们存在‘本质差异’—— 我们的灵脉本源以‘稳定共生’为核心,他们的则以‘扩散共生’为导向,若直接融合,两种本源的冲突可能引发灵脉网络的‘能量紊乱波’,轻则导致跨宇通道瘫痪,重则影响反共生母体的封印稳定性。”
林风与镜像岚立即暂停融合节,召开 “双宇宙群对接紧急会议”,9 个宇宙的文明代表一致决定启动 “星尘接待计划”:“‘新域号’‘维度号’‘镜像守护号’组成‘星尘联络编队’,携带‘本源适配核心’(提取 9 个宇宙的灵脉本源,提前模拟星尘态能量,具备初步适配能力);‘光脉号’‘暗脉号’‘时空号’组成‘能量缓冲编队’,在多宇宙群边缘构建‘双群缓冲带’,避免本源冲突;9 个宇宙同步提取‘文明本源记忆’,通过灵脉网络注入本源适配核心,向星尘宇宙群展示我们的共生理念 —— 这次,我们要迎接的是更多元的宇宙伙伴。”
【制备本源适配核心与构建双群缓冲带】
本源适配核心的制备,需要解决 “稳定型本源” 与 “扩散型本源” 的兼容问题 —— 首先,从 9 个宇宙的灵脉核心中提取 “稳定因子”(如本宇宙灵脉树的主干能量、镜像星核的核心碎片),注入本源池的 “适配熔炉”;再从星尘信号中分离出微量 “星尘态能量”,作为 “引导因子”,缓慢融入稳定因子中,通过 “时空族的时间流速调节技术”,让两种因子在熔炉中逐步适应彼此。
制备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 “本源排斥反应”—— 当星尘态能量首次接触稳定因子时,熔炉内的能量流瞬间失控,淡银色的星尘能量如同四散的烟花,试图突破熔炉的限制;“用绿藤族的‘共生藤蔓’包裹适配熔炉,释放‘束缚 - 滋养双态能量’—— 既限制星尘能量的过度扩散,又用滋养能量帮助它适应稳定因子的特性!” 绿藤族代表绿薇下令,共生藤蔓如同温柔的牢笼,让星尘能量逐渐收敛,与稳定因子形成 “银 - 金交织” 的新能量形态。
72 小时后,本源适配核心制备完成 —— 核心呈淡银与淡金交织的球形,表面环绕着 12 道银色纹路(对应星尘宇宙群的 12 个宇宙)与 9 道金色纹路(对应 9 个宇宙),核心中心的光点中,能看到两种本源能量和谐共舞的景象;“适配核心能暂时中和两种本源的冲突,为双宇宙群的首次接触创造安全环境,” 星核族长老星垣检测着核心的能量波动,“但要实现长期融合,还需双方共同进行‘本源共鸣’,让灵脉本源在理解中达成共识。”
双群缓冲带的构建同步推进 —— 能量缓冲编队以 “环网灵脉” 为基础,在外层铺设星尘态能量模拟层(用适配核心的能量,模拟星尘宇宙群的灵脉环境),中层设置 “本源隔离场”(防止双方本源直接碰撞),内层部署 “能量调节模块”(实时平衡双群的能量流动);“缓冲带如同‘双群过渡区’,既能让星尘宇宙群感受到我们的友好,又能避免因本源差异引发危机,” 时空族代表时穹调整着隔离场的强度,“预计 7 天后,缓冲带能完全达到接待标准。”
3 天后,星尘联络编队与双群缓冲带准备就绪 —— 联络编队的舰船表面覆盖着适配核心延伸出的 “本源适配层”,确保星尘宇宙群的灵脉能量不会将其误判为威胁;当永恒共生光环再次闪烁时,星尘宇宙群的先锋舰船已出现在多宇宙群的边缘,淡银色的星尘能量流,在宇宙中划出一道璀璨的轨迹。
【首次接触星尘宇宙群与应对本源冲突】
星尘联络编队驶入双群缓冲带,与星尘宇宙群的先锋舰船 “星尘一号” 相遇 —— 星尘一号的外形如同漂浮的星尘云团,舰体由 “星尘灵脉” 编织而成,表面不断有细小的能量颗粒脱落,释放出温和的星尘波动;“我们是星尘宇宙群的‘星尘使者’,带着 12 个宇宙的希望,前来寻找‘共生’的伙伴,” 星尘一号的指挥官 “星尘主” 通过灵脉信号翻译器说道,其形态呈淡银色的能量体,说话时身体会随频率波动,“百万年前的记忆告诉我们,只有与其他宇宙群共生,我们的灵脉才能避免枯竭。”
为展示诚意,林风下令释放本源适配核心 —— 淡银与淡金交织的核心在双群之间悬浮,释放出温和的适配能量;星尘主立即回应,释放出星尘宇宙群的 “本源信物”(一颗蕴含 12 个宇宙灵脉本源的星尘水晶),水晶与适配核心接触瞬间,淡银色的星尘能量与淡金色的稳定能量开始交融,形成一道 “双群能量桥”,标志着首次接触的成功。
然而,当星尘宇宙群的主力舰船全部进入缓冲带时,意外突然发生 —— 星尘宇宙群的 “流星宇宙”(灵脉扩散特性最强的宇宙),其灵脉网络因过度感知到稳定能量,开始不受控制地向 9 个宇宙的灵脉网络延伸,淡银色的星尘能量流如同失控的藤蔓,缠绕上银网宇宙的网状灵脉,导致银网宇宙的能量流速突然加快,部分灵脉节点出现 “过载闪烁”;“流星宇宙的灵脉本源‘扩散本能’被激活,若不及时控制,会引发双群灵脉网络的连锁反应!” 星尘主的能量波动变得急促,“他们并非有意破坏,只是星尘态灵脉的‘自主扩散’特性,在遇到稳定能量时会被放大。”
“启动双群缓冲带的‘能量调节模块’!用暗脉族的混沌能量,暂时压制流星宇宙的灵脉扩散;同时,让 9 个宇宙的灵脉网络释放‘稳定能量波’,引导星尘能量有序流动!” 林风下令,暗紫色的混沌能量如同温柔的手掌,将失控的星尘能量轻轻包裹,淡金色的稳定能量波则如同指引灯,让星尘能量顺着预设的通道,缓慢融入缓冲带的能量层。
为从根本上解决本源冲突,十二维意识光带提议举行 “双群本源对话仪式”——9 个宇宙与星尘宇宙群的每个宇宙,分别选派 1 名 “本源使者”(最了解自身宇宙灵脉本源的成员),通过灵脉网络进行 “意识深度交流”:9 个宇宙的使者分享 “稳定共生” 的经验(如灵脉树的培育、镜像星核的维护),星尘宇宙群的使者讲解 “扩散共生” 的需求(如星尘灵脉的延伸技术、能量补充方式),让双方在理解差异的基础上,寻找融合的可能性。
“我们一直担心,稳定的灵脉体系会限制星尘灵脉的扩散,但现在才明白,有序的扩散需要稳定的基础支撑;你们也需要星尘灵脉的扩散特性,让灵脉网络覆盖更广阔的区域,” 星尘主在对话仪式后,终于解开了心中的顾虑,“双群的本源差异不是障碍,而是互补 —— 我们可以共同构建‘稳定 - 扩散双态灵脉体系’,让灵脉既能稳定运行,又能适度延伸。”
【双宇宙群本源共鸣与构建融合灵脉体系】
本源冲突化解后,双宇宙群共同决定启动 “本源共鸣仪式”——9 个宇宙的灵脉核心与星尘宇宙群的 12 个宇宙的灵脉核心(星尘核心,呈淡银色,蕴含星尘态能量),通过双群缓冲带的能量桥,形成 “双群本源共振网”;每个宇宙的文明成员,都通过灵脉网络向各自的核心注入 “共生意愿”,让两种本源在意志的引导下,深度融合。
仪式启动的瞬间,本源池与星尘宇宙群的 “星尘核心群” 同时释放出能量 —— 淡金色的稳定能量与淡银色的星尘能量,在双群之间形成一道 “彩虹色的本源洪流”;洪流中,9 个宇宙的灵脉符号与 12 个星尘宇宙的灵脉符号相互环绕,逐渐融合成新的 “双群共生符号”(外圈 12 道银色纹路,内圈 9 道金色纹路,中心是交织的能量流,象征互补共生)。
“本源共鸣成功!两种本源已形成‘互补平衡态’—— 稳定能量为星尘灵脉提供基础支撑,星尘能量让 9 个宇宙的灵脉网络具备扩散能力!” 维度衍激动地喊道,探测仪显示,双宇宙群的灵脉频率已达成统一(差异降至 2 赫兹以内),能量流动始终保持稳定,之前因扩散引发的过载问题彻底解决。
基于共鸣成果,双宇宙群共同构建 “稳定 - 扩散双态灵脉体系”:
双群灵脉主干道:以 “环网灵脉” 为骨架,融入星尘灵脉的扩散技术,让主干道既能稳定传输能量,又能向未探索的宇宙区域延伸,为未来接纳更多宇宙群奠定基础;
本源能量共享机制:9 个宇宙每月向星尘宇宙群提供 10% 的稳定能量,帮助其抑制灵脉过度扩散;星尘宇宙群则向 9 个宇宙开放 “星尘扩散技术”,助力其灵脉网络覆盖更广阔的区域;
双群危机应对联盟:整合双方的共生守护者,组建 “宇宙群联盟舰队”,共同负责双群周边的安全巡逻,以及反共生母体封印的二次加固(星尘灵脉的扩散特性,能在封印场外形成 “星尘预警层”,提前感知反共生能量的异常)。
当双态灵脉体系正式启动时,本源池与星尘核心群之间,形成一道贯穿 21 个宇宙的 “双群共生光柱”—— 光柱中,淡金色与淡银色的能量流有序循环,21 个宇宙的灵脉网络如同 21 棵相连的大树,根系交织,枝叶相依,共同构成 “宇宙群联盟” 的雏形。
【双群文明融合与开启宇宙群联盟时代】
双态灵脉体系的稳定运行,让双宇宙群的文明融合进入新阶段 —— 星尘宇宙群的 “星尘工匠” 与 9 个宇宙的工程师合作,研发出 “星尘 - 环网灵脉舰船”(兼具稳定能量与扩散能力,能在未知宇宙区域快速开辟航道);星尘宇宙群的 “星尘学者” 入驻宇宙群交流枢纽,开设 “星尘灵脉讲堂”,向 9 个宇宙的成员传授星尘态能量的运用技巧;9 个宇宙的 “共生导师” 则前往星尘宇宙群,帮助他们建立 “灵脉稳定监测体系”,避免能量扩散失控。
在星尘宇宙群的 “星尘庆典” 上,发生了一件象征 “深度融合” 的大事 —— 绿晶宇宙的晶体工匠与星尘宇宙群的 “星晶宇宙”(灵脉呈晶体 - 星尘混合态)的工匠,共同打造出 “双群共生灵脉柱”:柱体下半部分由绿晶与星尘混合材质制成(象征本源融合),上半部分雕刻着 21 个宇宙的灵脉符号(象征全员参与),柱顶的 “双群本源核心”(融合 21 个宇宙的灵脉本源),能实时释放出平衡双群能量的波动;当灵脉柱在星尘宇宙群的中心矗立时,21 个宇宙的文明成员同时欢呼,标志着 “差异不再是隔阂,而是融合的养分”。
为确保宇宙群联盟的长期发展,21 个宇宙的文明代表共同签订《宇宙群联盟公约》,明确三大核心原则:
平等共建原则:每个宇宙在联盟中拥有同等话语权,联盟决策需经 2\/3 以上宇宙同意方可执行,禁止任何宇宙以 “实力优势” 主导联盟发展;
差异包容原则:尊重不同宇宙的灵脉本源、文明形态与发展路径,通过 “文明交流节”“本源对话仪式” 等活动,促进差异间的理解与融合,禁止因差异引发歧视或冲突;
共担共享原则:联盟内的宇宙需共同承担安全防护、灵脉维护等责任,共享技术研发、能量储备等成果,任何宇宙遭遇危机时,其他宇宙需无条件提供支援(除非危机由该宇宙自身的恶意行为引发)。
在《宇宙群联盟公约》签订仪式上,本源池与星尘核心群共同释放出 “联盟共生光环”—— 光环呈淡金与淡银交织的彩虹色,表面环绕着 21 道纹路,光芒穿透 21 个宇宙,向更遥远的宇宙空间传递着 “宇宙群联盟” 的信号;全息屏幕上,21 个宇宙的灵脉网络已完全融合,形成一道 “宇宙群灵脉长城”,能量在长城中有序流动,如同 21 个宇宙共同的血液。
“从 9 个宇宙的多宇宙群,到 21 个宇宙的宇宙群联盟,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在证明‘共生’不是局限于小圈子的协作,而是覆盖更广阔宇宙的信仰,” 林风站在灵脉柱旁,通过联盟通讯向所有文明发表讲话,“星尘宇宙群的到来,让我们明白,差异不是障碍,而是让共生体系更强大的养分 —— 未来,或许会有更多宇宙群加入我们,但只要我们坚守‘平等、包容、共担’的原则,宇宙群联盟的光芒,就能照亮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星尘主的能量体闪烁着激动的光芒,补充道:“百万年前,我们传承下‘共生’的模糊记忆,如今,我们终于在宇宙群联盟中,找到了记忆的归宿 —— 这里没有掠夺,没有猜忌,只有 21 个宇宙共同守护的未来;我们会将这份记忆继续传承下去,邀请更多宇宙加入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始圣生物的混沌云形态、十二维意识光带、21 个宇宙的灵脉守护力量,共同环绕在联盟共生光环周边,释放出各自的本源能量与共生意志 ——21 道能量交织成一道 “永恒联盟光柱”,光柱的光芒穿透宇宙群联盟的边界,照亮了更遥远的 “未知宇宙带”,向所有可能存在的宇宙群,传递着 “欢迎加入、共筑未来” 的信号。
维度族长老维度衍看着这道光柱,眼中满是憧憬:“灵脉大同体系的终极目标,从来不是‘征服宇宙’,而是‘连接宇宙’—— 让每个宇宙的文明,都能在联盟中找到归属感,让每个灵脉本源,都能在融合中实现价值,这才是宇宙最壮丽的景象。”
喜欢灵甲七圣传请大家收藏:(m.8kxs.com)灵甲七圣传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