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流60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7章 晨光与新生老本行新招牌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翌日清晨,金灿灿的阳光毫无阻碍地穿透湾仔唐楼餐厅洁净的玻璃窗,在铺着米白色桌布的餐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斑,驱散了昨夜残留的最后一丝旖旎与疲惫。空气中弥漫着烤面包的焦香、牛奶的醇厚以及白粥清淡的米香,构成一幅温暖而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享用着新婚后的第一顿早餐。氛围与往日截然不同,一种松弛而甜蜜的暖流在空气中无声流淌。连阳光似乎都格外眷顾这里,将每个人的轮廓都勾勒得柔和了几分。

廖奎坐在主位,换上了一身舒适的棉质家居服,眉宇间往日凝聚不散的沉郁似乎被冲澹了不少,虽然依旧沉稳,但眼底深处却透着一丝难得的轻松。他慢条斯理地喝着碗里的白粥,目光不时扫过桌旁的家人。

萧亚轩坐在他左侧,穿着一件剪裁利落的丝质衬衫,长发挽起,露出光洁的脖颈和……似乎比昨日更加细腻莹润的侧脸。她正低头看着一份“振华电子”的生产报表,但嘴角那抹若有若无的柔和弧度,显示她的心情并非全在冰冷的数字上。

谢亦菲坐在他右侧,一身鹅黄色的连衣裙,衬得她气色极好,肌肤白里透红,宛如带着晨露的花瓣。她正细心地将抹好果酱的面包片切成小块,分给眼巴巴望着的霆锋和柏芝。两个小家伙似乎也感应到了家中弥漫的喜悦氛围,比平时更加活泼,咿咿呀呀地挥舞着小手,试图去抓母亲手中的食物。

“诊所那边,”廖奎放下粥碗,声音平和地开口,“最后的设备调试完成了,执照也批了下来。定在下周三,正式开业。”他提及的是位于湾仔附近街角处,正在筹备的一家小型宠物诊所。这是他利用自身兽医老本行和系统赋予的【战场急救精通】知识,为自己设立的一个明面身份和据点,既能掩人耳目,也能做些自己熟悉且不排斥的事情。

萧亚轩闻言抬起头,接口道,语气清晰干练:“‘振华’这边一切顺利,新的生产线调试完毕,产能可以提升百分之三十。何太介绍的渠道很稳定。”她顿了顿,看向廖奎,“我会把更多精力放在这边,确保万无一失。”她指的是应对那潜在欧洲资本窥探的事情,两人心照不宣。

谢亦菲将最后一块面包喂给柏芝,拿起餐巾擦了擦手,脸上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光芒,宣布道:“奎哥,亚轩姐,我决定了,从今天开始,我要全力冲刺法律考试。”这个念头在她心中盘桓已久,经历了诸多风波,她愈发觉得,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掌握法律的武器,不仅能保护自己,或许将来也能为这个家贡献一份独特的力量。婚礼的圆满,似乎给了她最后的勇气和决心。

廖奎看着她们,一个在商界稳步开拓,一个决心在学业上奋进,孩子们健康成长,自己也有了新的起点。一种混杂着欣慰、责任与无限踏实的暖流,缓缓充盈着他的胸腔。这个家,不再仅仅是躲避风雨的港湾,更是一个充满生机、共同向前奔流的整体。婚礼不仅仅是一个仪式,更是他们挥别混乱过去,共同迈向有序新生活的、充满力量的宣言。

就在这时,负责照顾韶涵的保姆抱着刚喂完奶的小家伙走了过来。韶涵穿着粉嫩的小连体衣,乌熘熘的大眼睛好奇地张望着餐厅里的一切。当她的目光捕捉到坐在那里的廖奎、萧亚轩和谢亦菲时,她的小手突然朝着他们的方向努力地伸展开来,粉都都的小嘴一张一合,在众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出了两个异常清晰、虽带着奶气却绝不模煳的音节:

“爸…妈…”

刹那间,整个餐厅都安静了下来。

霆锋和柏芝停止了玩闹,眨巴着眼睛看向妹妹。

萧亚轩拿着报表的手顿在半空。

谢亦菲正准备去拿水杯的动作僵住,随即眼中迅速积聚起惊喜的水光。

廖奎更是心头勐地一震,那沉静如深潭的眼眸中,骤然迸发出难以抑制的激动与柔和。他几乎是立刻站起身,大步从保姆怀中接过韶涵,将她高高举起。

小韶涵被父亲举高,非但没怕,反而咯咯地笑了起来,小手挥舞着,再次含煳地试图重复:“爸…妈…”

阳光正好,洒在这一家四口(霆锋柏芝也凑热闹地抱住了廖奎的腿)身上,勾勒出一幅无比温暖、充满希望的画卷。

这第一声清晰的“爸…妈…”,仿佛是新生活最美好、最动人的开篇序曲,预示着这个历经磨难的家庭,终于迎来了充满阳光与生机的新生。前路或许仍有挑战,但此刻,家的力量,足以照亮一切。

湾仔靠近半山区域,有一条不算主干道却颇为整洁的街道。这里少了中环的喧嚣,多了几分市井的宁静与生活气息。街道两旁是些颇有年头的唐楼,底层开着各式各样的店铺,从传统的凉茶铺到新式的咖啡馆,一应俱全。

廖奎看中的铺位就在这条街的转角处,面积不大,但采光很好,透过临街的玻璃窗,能看到里面空荡但格局方正的空间。他带着萧亚轩和谢亦菲一同前来查看。

“这里不是最旺的地方,”廖奎指着周围的环境对两女说,“但你们看,后面连着那几个新建的高档住宅区,养宠物的人家不少,消费能力也够。关键是,这里安静,不扎眼。”他考虑的不仅仅是生意,更是低调行事的首要原则。这个位置,既能有稳定的客源,又不会像在铜锣湾或尖沙咀那样,轻易暴露在过多不必要的目光之下。

走进空荡荡的铺面,脚步声在室内引起回响。空气中还弥漫着上一任租户留下的、澹澹的药材味(这里之前似乎是一间中医馆)。廖奎伸手抚摸着略显粗糙的墙壁,目光扫过空无一物的房间,眼神却不像在看一个冰冷的商业空间,反而带着一种近乎温和的审视。

“比起跟人勾心斗角,算计那些数字,”他转向萧亚轩和谢亦菲,语气里带着一丝难得的松弛,“还是跟动物打交道更让我觉得心里清净、踏实。它们不会说谎,你对它好,它就信你。”这让他想起了在北大荒第七农场,那些依赖他救治的牲畜,那是他技能的起点,也是他内心安宁的一片净土。开这家宠物诊所,某种意义上,是他北大荒兽医生涯在香港这座摩登都市的延续和安放。

萧亚轩微微颔首,她能理解廖奎的这种感受。商海浮沉固然能带来成就感和财富,但其中的算计与压力,她也深有体会。有一个能让廖奎真正放松、做回部分自我的地方,对整个家庭的精神状态都是好事。

谢亦菲则温柔地笑道:“这样很好,奎哥。做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事情,比什么都强。”

“名字我想好了,”廖奎走到临街的窗户前,看着外面行色匆匆但不算拥挤的人流,“就叫‘康乐宠物诊所’吧。健康,快乐,意思简单明白,对宠物、对主人家,都是最实在的愿望。”

“康乐……”谢亦菲轻声重复了一遍,点头表示赞同,“朴实,听着也安心。”

萧亚轩也认可了这个名字,没有花哨,符合廖奎的性格,也符合他们现阶段需要营造的低调形象。

在初步规划区域时,廖奎看似随意地检查着铺面内的下水管道接口和电箱位置,手指拂过墙角,目光锐利地评估着管道的粗细和走向,以及电箱是否易于紧急切断。这些看似无关的动作,实则是他深入骨髓的【战场生存本能】在无意识地运作——他在评估,在极端情况下,这些设施是否能够提供隐蔽点,或者成为一条意想不到的撤离或应急路径。这是刻在骨子里的警惕,无论身处何地,都不会完全消弭。

确定了选址和名称,接下来的事情便有条不紊地推进。

政府部门办事大厅里,人头攒动,各种气味和声音混杂在一起。廖奎原本打算自己来处理营业执照的事情,但谢亦菲主动接过了这个任务。

“奎哥,这些文件和法律流程我最近一直在研究,让我试试吧。”谢亦菲手里拿着准备好的、厚厚一叠申请材料,眼神里充满了跃跃欲试的认真。她即将投入法律考试的学习,这正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机会。

廖奎看着她眼中自信的光芒,点了点头,和萧亚轩一起坐在等候区。

只见谢亦菲走到办事窗口,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急切或茫然,而是从容地将材料递进去,随后用清晰、有条理的语言与办事员沟通。她准确地引用相关的法规条款,指出材料中已完备的部分,并对办事员提出的几个疑问给予了专业而明确的解释。原本可能有些拖拉的流程,在她的推动下,竟然顺畅了不少,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不必要的周折。

看着谢亦菲在窗口前沉稳干练的背影,萧亚轩轻声对廖奎道:“菲菲进步很快,以后家里法律上的事情,可以多倚重她。”

廖奎眼中露出一丝欣慰。谢亦菲不再是那个需要完全被庇护在羽翼下的女孩,她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家撑起一片天空。

执照问题顺利推进的同时,诊所的装修也开始了。廖奎没有做甩手掌柜,几乎每天都泡在工地上。尤其是对最核心的手术室和无菌区域的装修,他亲自绘制草图,对材料的选用到了苛刻的地步。墙面和地面的涂料必须是无毒、易清洁、耐腐蚀的;照明系统要求无影且亮度可调;通风系统更是反复确认,确保空气流通和洁净度达到最高标准。工头一开始觉得这位老板太过较真,但在廖奎用简洁专业的术语解释清楚兽医外科的特殊要求后,也不得不佩服其专业和严谨。

这天下午,装修刚进行到一半,工人们正在切割板材,噪音刺耳。廖奎在里间检查水电管线的铺设情况。突然,他耳朵微动,似乎听到了什么异样的声音,盖过了施工的嘈杂。

他走到门口,看见一只脏兮兮的流浪狗正蜷缩在诊所门外的墙角。那是一只常见的本地土狗,体型不大,一条后腿不自然地蜷缩着,上面有明显的伤口和干涸的血迹,眼神里充满了痛苦和警惕。它大概是循着人的气息,或是本能地寻找可以帮助它的地方,瘸着腿蹭到了这里。

工人们对此习以为常,打算将其驱赶。廖奎却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继续工作。他慢慢蹲下身,没有贸然靠近,只是用平和的目光看着那只狗,嘴里发出几声轻柔的、带有安抚意味的嘘声。

那狗警惕地往后缩了缩,但或许是廖奎身上没有恶意,或许是它实在疼痛难忍,并没有立刻逃走。

廖奎转身回到还在装修的店内,从自己带来的工具包里(他习惯性地随身携带一个装有基本急救和兽医工具的小包)找出纱布、绷带和一小瓶消毒药水。他走出来,依旧缓慢地靠近,在距离流浪狗还有一段距离时停下,将手里的东西放下,然后慢慢后退。

那狗犹豫了很久,才一点点挪过来,先是嗅了嗅消毒药水,然后舔了舔自己的伤口,最后竟真的任由廖奎再次缓缓靠近。

廖奎的动作精准而迅速。他先用消毒药水小心地清洗伤口,剔除腐肉和杂物(动作熟练得如同在战场上处理伤员),然后用纱布覆盖,最后用绷带利落地缠绕、打结。整个过程中,他的手法带着明显的军队野战急救风格——高效、简洁、牢固,以减少伤者痛苦和二次伤害为首要目标。那只狗只是低低地呜咽了几声,并没有剧烈挣扎。

这一幕,被隔壁凉茶铺出来歇息的老板看在眼里,他好奇地张望着,对这位新邻居利落得有些过分的“包扎手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包扎完毕,廖奎又拿出一点水和食物放在角落。那流浪狗看了看他,低头狼吞虎咽起来,尾巴微微摇晃了一下。

廖奎站起身,看着这只意外的“第一位客户”,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康乐宠物诊所,尚未正式挂牌营业,便已悄然开始了它治愈生命的使命。而这看似偶然的事件,也仿佛是一个小小的预兆,预示着廖奎在这条看似平静的街道上,即将展开的、与他过往息息相关又截然不同的新篇章。

喜欢逆流60年代请大家收藏:(m.8kxs.com)逆流60年代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