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的阳光,带着与赫尔辛基截然不同的、干燥而灼热的气息。重返“普罗米修斯”总部,团队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A-的“基石”评级不仅是一纸认可,更是撕开市场与资本坚冰的利刃。媒体头条争相报道,之前犹豫的投资人纷纷重新叩门,顾知行的日程被各种会谈塞满。
然而,林微光几乎没有时间品味这份胜利的甘甜。回国后不到二十四小时,陆时砚承诺的“星火”计划详细纲要,便已送达她的加密终端。
“星火”计划,目标明确而宏大:在十二个月内,于全球范围内筛选并完成至少五个不同气候带、不同城市类型的“场协同”技术规模化应用示范项目,单个项目覆盖面积不低于十万平方米。这不再是原型测试,而是真正的商业化前奏,旨在验证技术在大规模、复杂真实环境下的经济可行性与运营模式,为最终的全面市场引爆积累数据、建立标杆、打磨团队。
“五个示范项目……十万平米……”顾知行看着纲要,深吸一口气,“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一年内,完成相当于过去几年总和的部署量,而且是在全球各地。这对我们的项目管理、供应链、本地化支持都是极限挑战。”
“这正是‘星火’的含义。”林微光站在办公室的巨幅世界地图前,目光锐利,“我们要让‘场协同’的技术之火,在不同土壤上同时点燃,形成燎原之势。这是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壁垒的唯一途径。”
她立刻进行了部署。
“伊莎,你的核心任务转变。不再仅仅是技术研发,而是领导‘产品化攻坚小组’。目标:在六十天内,基于‘基石’定制版,开发出稳定、可靠、易于大规模部署和维护的‘星火’标准产品套件。必须极致优化成本(bom成本目标:在赫尔辛基版本基础上降低35%),并简化安装调试流程。”
伊莎贝尔神色凝重地领命,这无疑是另一场硬仗。
“顾总,你负责组建‘星火项目拓展部’,立刻启动全球示范项目的选址和商务谈判。优先考虑政策支持力度大、合作伙伴靠谱、且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区域。”
顾知行点头,眼中闪烁着开拓的兴奋。
“david,配合顾总,制定‘星火’计划的整体品牌传播策略。我们要让每一个示范项目,都成为一次强有力的市场宣言。”
david摩拳擦掌:“明白!”
“周先生,”林微光看向周景明的全息投影,“我需要你监控全球主要市场动向,尤其是苏氏及其联盟在‘星火’计划公布后的反应。同时,评估各个候选项目地的潜在非技术风险。”
“已在布网。”周景明简短回应。
庞大的机器再次轰鸣着启动,但这一次,目标不再是单一的技术高点,而是广阔的市场疆域。
然而,就在“星火”计划紧锣密鼓推进之时,一股潜藏的寒流,正沿着资本的脉络悄然涌动。
周景明带来了一个不利消息:“我们监测到,苏氏集团联合了另外两家与他们在专利诉讼中立场一致的基金,正在二级市场秘密吸纳‘普罗米修斯’的流通股,同时接触我们几家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他们可能试图通过资本运作,增加在董事会的影响力,甚至……寻求恶意收购的可能性。”
专利诉讼的战场上未能如愿,对方转而开辟了资本的战线。
“另外,”周景明补充道,“之前被我们挫败的tUKES特别安全审查,虽然针对赫尔辛基的项目已经撤销,但苏氏正在欧盟层面积极游说,试图推动一项针对‘主动环境干预技术’的更严格通用法规。如果他们成功,将为‘星火’计划在欧洲的推广设置新的障碍。”
法律与资本,双线施压。
林微光眼神微冷。苏氏果然不会坐以待毙。“通知集团法务和投资关系部,密切监控股权变动,准备反收购预案。欧盟层面的游说……我们需要找到我们在布鲁塞尔的盟友,不能让他们只手遮天。”
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但最迫在眉睫的挑战,却来自内部,来自伊莎贝尔的“产品化攻坚小组”。
将实验室里千锤百炼的“基石”定制版,转化为能够大规模量产、成本可控、安装便捷的“星火”标准品,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量产鸿沟”。
“为了降低成本更换的国产传感器,精度和一致性不达标,导致节点间感知数据存在系统偏差,严重影响协同效果!”
“简化后的散热设计在高温高湿环境模拟测试中,出现了过热风险!”
“标准化安装流程要求将调试时间压缩70%,但这需要算法具备更高的自适应性,目前还做不到!”
一个个问题被抛出,伊莎贝尔的眉头越锁越紧。追求极致的性能与残酷的成本控制、大规模部署的便利性之间,存在着几乎不可调和的矛盾。
“我们可能……需要重新定义‘星火’产品的性能底线。”一次激烈的内部讨论后,一位产品经理无奈地提议,“放弃一部分极致的协同优化效果,换取稳定性、成本和易用性。对于大多数商业应用场景,也许80分的效果已经足够,而追求95分则代价高昂。”
这个提议遭到了伊莎贝尔和部分技术核心的强烈反对。
“妥协性能,等于自废武功!‘场协同’的价值就在于其卓越的效果!”伊莎贝尔几乎是在低吼。
会议室里陷入了僵局。一边是商业推广的现实压力,一边是技术人不容玷污的坚持。
林微光静静地听着双方的争论,没有立刻表态。她理解伊莎贝尔对技术纯粹的守护,也清楚市场化必须面对的取舍。
“也许,我们搞错了方向。”林微光缓缓开口,声音打破了僵持,“我们不应该想着做一个‘万能’的标准品去覆盖所有场景。而是应该针对‘星火’计划瞄准的不同示范项目类型,设计不同的‘产品配置’。”
她走到白板前,画了一个简单的矩阵:“比如,针对注重极致员工体验的顶级办公楼,我们提供‘性能优先’配置,保留更复杂的算法和更高成本的传感器;针对注重投资回报率的大型园区,我们提供‘均衡’配置,在保证基础效果的前提下,优先成本和部署效率;针对一些特定的工业或特殊环境,我们再定制‘专用’配置。将选择权交给市场,而不是我们替市场做一刀切的决定。”
这个思路,将单一的“标准品”概念,转化为了灵活的“产品组合”,既保住了技术内核的尊严,又满足了商业化的多样性需求。
伊莎贝尔的眉头稍稍舒展,这似乎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折中方案。
“但是,这会对供应链管理、生产计划和现场支持带来更大挑战。”顾知行提醒道。
“挑战,本就是‘星火’计划的一部分。”林微光看向他,“我们要学会的,正是在复杂性和规模化之间,找到最优的平衡点。”
会议结束,新的方向确定。团队再次投入到了针对不同配置的产品定义和开发中。
林微光回到办公室,看着窗外这座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现代都市。她知道,“星火”计划的征途,远比攻克一个技术堡垒要复杂得多。它是一场涉及技术、产品、市场、资本、政策的全面战争。
但这一次,她不再是那个只专注于技术蓝图的工程师。
她是必须统筹全局的掌舵者。
星火已燃,前路漫漫,她必须带领她的船队,穿越这片充满未知与风浪的商业蓝海。
《星光偏要吻烟台》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8k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8k小说!
喜欢星光偏要吻烟台请大家收藏:(m.8kxs.com)星光偏要吻烟台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