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的黎明,是在一种近乎凝固的期待中到来的。当北京奥运的狂欢余韵尚未完全散去,当世界的目光还停留在中国展现的文明盛宴上时,西北航天城的每一个脉搏,都已被数百公里外那座发射塔架牢牢牵引。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5,4,3,2,1,点火!起飞!”
巨大的轰鸣声撕裂了戈壁的寂静,长征二号F遥七运载火箭尾部喷吐出炽烈的火焰,托举着神舟七号飞船,如同一位挣脱了大地束缚的巨人,缓缓上升,随即加速,拖着耀眼的尾焰,义无反顾地刺向墨蓝色的天幕。
在基地飞行控制中心,以及在各个分系统监控室,所有人在火箭点火腾空的那一刹那,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林卫东紧握的双拳关节已然发白,目光死死锁定在代表飞船飞行轨迹和各项参数的大屏幕上。直到那一声声“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一二级分离”、“整流罩分离”、“船箭分离”……直至“太阳能帆板展开正常”的报告次第传来,最终,“神舟七号进入预定轨道!”的确认声响起,控制中心里才爆发出第一阵压抑已久的、充满如释重负感的掌声和低呼。
“成功了!”
“入轨了!”
林卫东长长地舒出了一口气,感觉后背的衬衫已被汗水微微浸湿。这成功的第一步,为后续更关键的任务铺平了道路。但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他下意识地看向身旁的刘工,老人紧抿着嘴唇,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握着拐杖的手微微颤抖,但他坚持坐着,如同钉在了椅子上。
飞船在轨飞行数日,一切正常。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状态良好。而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关注航天的人们,都在等待着那个预定在9月27日下午发生的、历史性的时刻——中国航天员的首次太空出舱活动。
27日下午,距离出舱活动开始还有一段时间,基地各关键岗位已然就位。气氛比发射时更加凝重。出舱活动,是载人航天活动中技术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环节之一。舱外航天服的可靠性、气闸舱的操作、航天员在失重和极端环境下的适应与操作、天地协同的精准……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都不容有失。
林卫东所在的监控室,空气仿佛停止了流动。他面前屏幕上,关乎舱外服材料性能的数据曲线平稳运行,但他不敢有丝毫松懈,仿佛能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沉重跳动的声音。刘工依旧坐在他身边,闭着眼睛,像是在养神,但那微微起伏的胸膛和不时轻叩拐杖的手指,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终于,指令传来!
“神舟七号报告,舱外服气密性检查完成,各项指标正常!”
“开启轨道舱舱门!”
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清晰地呈现出飞船轨道舱内的画面。航天员翟志刚在队友刘伯明的协助下,开始操作,准备开启那扇通往浩瀚太空的门户。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最初尝试开启舱门时,遇到了意料之外的阻力。地面控制大厅和各个监控室里,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林卫东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目光紧紧锁住相关系统的数据反馈。
“别慌,按预案操作。”地面指挥员冷静的声音通过天地通讯频道传去。
经过短暂的天地协同分析和航天员的冷静处置,故障被排除。
舱门,终于被缓缓打开!
漆黑的宇宙背景,如同巨幕般呈现在全世界面前。紧接着,身着中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的航天员翟志刚,以浩瀚宇宙为背景,缓缓“游”出了舱口!
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
在西北基地,在电视机前,在每一个关注着这一刻的中国人心中,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自豪,如同火山般喷发!
翟志刚的身影稳稳地悬浮在太空之中,他先是进行了一系列规定的舱外操作检查。然后,在那个所有中国人永生难忘的时刻,他一只手固定住身体,另一只手,庄重地、有力地向舱外挥舞起了一面小小的、鲜艳的五星红旗!
那面红旗,在深邃的太空背景下,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如此耀眼,如此夺目!
“神舟七号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问好!”
清晰而沉稳的声音,通过电波,传回地面,传遍神州,传向世界!
“轰——!!!”
积蓄了太久太久的情绪,在这一刻彻底引爆!
在西北基地飞行控制中心,震耳欲聋的、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猛然爆发,如同惊雷,几乎要掀翻屋顶!平日里严谨、克制甚至有些刻板的工程师、科学家们,此刻全都忘情地跳了起来,用力地拥抱身边的人,互相捶打着后背,许多人脸上早已泪水纵横!那是喜悦的泪,自豪的泪,是无数个日夜艰辛付出后,终于收获最甜美果实的释放!
在林卫东的监控室里,同样是一片欢腾。年轻的技术员们激动地呐喊着,击掌相庆。林卫东猛地转过身,紧紧握住了身旁刘工的手。他发现,老人的脸上也早已老泪纵横,泪水顺着他深刻的皱纹蜿蜒而下,但他却在笑,那是一种无比欣慰、无比畅快的笑容。
“刘工!我们成功了!我们做到了!”林卫东的声音带着哽咽,他用力摇晃着刘工的手。
“看到了……看到了……”刘工反握住林卫东的手,力量大得惊人,他泣不成声,只是反复说着,“好啊……真好……这辈子,值了……值了……”
这一刻,所有的计算、所有的模拟、所有的试验、所有的挑灯夜战、所有的离别与坚守……所有航天人付出的青春、智慧与汗水,仿佛都融入了那面在太空中挥舞的五星红旗之中,得到了最崇高、最圆满的回报。
这是中国航天员迈向太空的第一步,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它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这看似个人的“一小步”,其背后凝聚的是几代航天人近四十年的接续奋斗,是中华民族在探索浩瀚宇宙的“通天之路”上,迈出的无比坚实的“一大步”!
当翟志刚完成所有预定任务,安全返回轨道舱,舱门成功关闭的那一刻,控制大厅内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
欢庆过后,控制中心和各岗位开始进行任务后的初步总结和数据封存。林卫东安排好后续工作,搀扶着情绪依旧激动的刘工,缓缓走出监控室。戈壁的夜空,繁星格外明亮,仿佛在向这些地上的同行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林卫东仰望星空,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豪情与使命感。他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前方还有更遥远的深空等待着他们去探索。而此刻,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与远在北京、刚刚经历了奥运荣耀的家人们分享。来自太空的捷报与地上的盛典,即将在林家人的血脉中,汇成一首交织着汗水、泪水与无比自豪的双重荣耀交响曲。
喜欢三江奔流请大家收藏:(m.8kxs.com)三江奔流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