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千年一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15章 雍王才名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册立新太子的诏书虽已颁下,但正式的典礼尚需时日准备。洛阳宫内外仍沉浸在太子李弘早殇的悲戚氛围中,然而,在那些关乎国本前程的私下场合,朝臣们的低语间,一个名字被愈发频繁地提起——雍王李贤。

这日午后,几名官员从宫中下直,并未立刻归家,而是不约而同地聚到了洛水畔一处较为清静的茶舍雅间。窗外河水汤汤,室内茶香袅袅,却驱不散几人眉宇间残留的凝重与一丝对新局的探讨欲。

“雍王殿下……”一位年资较深的门下省给事中捻着胡须,率先打破了沉默,声音压得颇低,“去岁圣人命诸王荐佳文以献,雍王殿下所呈《君臣论》诸公可还有印象?其文辞赡丽,立意高远,论及君臣相得、共治天下之道,引经据典,鞭辟入里,便是翰林院的几位老学士看了,也暗自点头称许啊。”

他对面坐着的是一位中书舍人,闻言接口道:“何止是《君臣论》。听闻殿下酷爱史学,尤精《汉书》,于其间的典章制度、人物得失,常有独到见解。前些时日,殿下召见王府侍读,论及《后汉书》中光武中兴之策,竟能就‘柔道治国’与‘铁腕肃贪’之间的平衡,发前人所未发,令那几个以学问自诩的侍读也汗颜不已。” 他顿了顿,声音更压低几分,“更有风声传出,殿下有意召集学者,欲为《后汉书》作注疏,此非一般亲王所能企及的志向与学养。”

坐在窗边一直沉默倾听的,是一位刚从长安调来洛阳不久的礼部郎中,他微微颔首:“下官在长安时,亦曾听闻雍王殿下才名。据说殿下少时入弘文馆读书,授业的大儒曾以《尚书》中艰深篇章相试,殿下竟能过目成诵,且析解其义,清晰透彻,当时便被陛下偶然听闻,抚掌笑赞‘此子类先帝’。” 他目光中流露出追忆与感慨,“‘类先帝’三字,出自陛下之口,何其重也!”

那给事中叹了口气,语气复杂:“太子殿下(李弘)仁孝宽厚,朝野共知,然性情终究偏于柔韧。如今雍王殿下,聪敏果决,颇有先帝遗风,于文事武功皆有涉猎,非止是读书种子,骑射之术亦是不凡。去岁冬狩,陛下面前,殿下弓马娴熟,独猎一豹,英武之气,令人侧目。”

“是啊,”中书舍人点头,随即又微微蹙眉,“只是……殿下锋芒较之先太子,似乎更锐利些。行事自有章法,主见极强。昔日为王府属官配置,殿下便曾力排众议,坚持启用了几位以刚直敢言着称的寒门士子,而非全然倚重勋贵子弟。此等魄力,固然可嘉,然则……”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在座几人都明白那未尽之意。在如今天后权柄日重、朝局微妙之际,一位过于有主见、且能力出众的储君,未来的路,恐怕不会太平顺。他是否会如先太子那般,在某些事上对天后有所迁就?还是会……

雅间内一时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听得窗外洛水奔流不息。几位大臣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对新太子才华的认可,以及对未来朝局那一丝难以言说的忧虑与期待。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格,将他们的身影拉得长长的。雍王李贤的才名,便是在这样交织着赞赏与审慎的私语中,如同水面的涟漪,悄然扩散开来,为即将入主东宫的新主人,蒙上了一层既令人向往又暗藏机锋的光晕。

喜欢千年一吻请大家收藏:(m.8kxs.com)千年一吻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