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千年一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92章 两京之议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紫宸殿内,随着内侍的传唤,空气仿佛又凝重了几分。武媚与李弘先后步入殿中。武媚步履从容,深青色的皇后常服在略显昏暗的殿内显得沉静而威仪,她目光扫过龙榻上的李治,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李弘则跟在她身后,身着杏黄色太子常服,面容清俊,眉宇间却笼着一层挥之不去的恭谨与些许压抑。

“臣妾(儿臣)参见陛下(父皇)。”两人依礼参拜。

“平身,看座。”李治的声音带着疲惫,他微微抬手,示意他们在榻前的绣墩上坐下。他没有绕圈子,直接切入主题,目光先落在武媚身上,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商议的意味:

“皇后,朕近日总觉得精神短少,这长安的天气,入了夏怕是更觉憋闷。太医也言,或可易地静养,于病体有益。”他顿了顿,观察着武媚的反应,“朕思忖着,欲往东都洛阳住上一段时日。那里宫苑清幽,伊洛之水也能让人心神宁静些。”

武媚神色不动,微微颔首:“陛下龙体为重,若能于洛阳将养得益,自是再好不过。臣妾当命人即刻打理东都宫苑,务必使陛下舒适。”

李治点了点头,随即目光转向李弘,语气中多了几分期许:“弘儿年岁渐长,学问政事,也需多加历练。此番东行,朕意欲带他同行。一则,可随侍朕躬,尽人子之孝;二则,洛阳亦是帝国枢机,让他熟悉东都政务,开阔眼界,于将来……大有裨益。”

此言一出,殿内陷入了一种微妙的寂静。

李弘闻言,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明亮的光彩,那是被寄予重任、得以脱离目前压抑环境的渴望与激动。他立刻起身,恭敬地躬身:“儿臣谨遵父皇之命!必当尽心侍奉,勤学政务,不负父皇期许!”

然而,武媚端坐的身姿几不可察地微微僵硬了一瞬。她何等聪慧,立刻便洞悉了李治此举的深层用意——绝不仅仅是养病和历练太子那么简单!这是要将太子带离她的直接影响范围,是要在洛阳为太子开辟一个相对独立的理政空间!名为随侍,实为疏离她与太子,并借此提升太子的权威。

一股冰冷的怒意与强烈的危机感瞬间攫住了她的心脏。她抬起眼,看向李治,那双凤眸深处锐光一闪而逝,但很快便被一层温婉得体、无可挑剔的关切所覆盖。

“陛下思虑周详。”她声音平稳,听不出丝毫异样,“弘儿能随侍父皇左右,亲聆教诲,实是他的福分。只是……”她话锋微转,带着恰到好处的担忧,“陛下玉体违和,东都虽好,终究不比长安太医署诸般便利。且朝廷政务繁杂,东西两京,皆需人坐镇操持。陛下与太子皆往东都,这长安大局……”

她的话语留白,既是表达对皇帝身体的关心,也是在委婉地提醒,长安作为国都,不可无人主持。

李治岂能不知她意?他虚弱地笑了笑,语气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倚重:“皇后所虑极是。正因如此,朕才更需要皇后留守长安,总理西京大局。皇后之才,朕素来深知。有皇后在长安坐镇,朕与太子在洛阳,方能安心静养,从容理政。这大唐的半壁江山,朕便托付与皇后了。”

他将“托付”二字咬得清晰,姿态放得极低,仿佛全然信赖,将她捧到了极高的位置。这既是安抚,也是将她牢牢按在长安的明确指令。

武媚袖中的手指微微蜷紧,指甲嵌入掌心。她看着李治那看似温和实则坚定的目光,又瞥了一眼旁边难掩期待之色的李弘,心中瞬间转过无数念头。硬抗?此刻绝非时机,只会显得她跋扈,不顾皇帝病体与太子前程。顺从?则意味着她将暂时失去对太子和部分朝政的直接掌控,眼睁睁看着太子的势力在洛阳悄然生长。

电光火石间,她已权衡利弊。脸上绽开一个雍容而恭顺的浅笑,她起身,向着李治深深一福:

“陛下信重,臣妾感愧万分。既如此,臣妾必当恪尽职守,稳定西京,处理日常政务,使陛下与太子无后顾之忧。唯望陛下在东都善加珍摄,早日康健。若有紧要军国大事,臣妾自当及时遣使奏报,恭请圣裁。”

她答应得干脆利落,姿态完美,将一个深明大义、辅佐夫君、爱护儿子的贤后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李治看着她,心中稍稍一松,却也知她绝非轻易妥协之人,此刻的顺从之下,必有深意。他疲惫地点点头:“如此甚好,有劳皇后了。”

李弘也连忙向武媚行礼:“儿臣远离长安,不能晨昏定省于母后身前,望母后保重凤体。”

武媚含笑看着他,目光慈和:“我儿放心前去,好生侍奉你父皇,用心学习。长安之事,有为娘在。”

殿内,一派母慈子孝、帝后和谐的景象。然而,那平静的表面之下,权力的暗流已然因这“两京之议”而改变了方向,向着更加未知和复杂的未来,汹涌而去。

喜欢千年一吻请大家收藏:(m.8kxs.com)千年一吻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