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了“医毒同源”之理,江易辰并未满足于理论。他深知,要真正应对黑水寨的危机,尤其是追踪那些可能隐藏极深的降头师,仅靠辨蛊解蛊还不够,需得掌握一些蛊术的主动运用。
他向蛊婆婆提出了学习养蛊的请求,目标并非炼制那些凶戾的战斗蛊虫,而是一种最基础、却也最实用的辅助性蛊虫——**感应蛊**。
“感应蛊,形如微尘,性喜灵气,能与饲主建立微弱精神联系,可依附于目标身上或物品之上,在一定范围内传递模糊的位置信息和危险预警。”蛊婆婆解释道,“炼制不难,难在‘启灵’与‘通心’两关,需以自身精血与神识温养,方能如臂使指。”
竹楼后的药圃旁,蛊婆婆取来一个巴掌大小的黑色陶罐,以及几样材料:一撮沾染了晨露的“通心草”粉末,三滴“月华花”的汁液,一小块能凝聚精神波动的“魂石”碎末,以及最重要的——一只处于休眠状态的、几乎肉眼难辨的“蛊母”(一种特殊的蛊虫胚胎)。
“步骤记好。”蛊婆婆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先以真元,不,你并非修我苗疆功法,便以你那精纯真气亦可,将通心草粉与月华花汁调和,注入一丝宁神意念,此为‘引子’。”
江易辰依言而行,指尖真气流转,小心翼翼地将两种材料融合,形成一滴散发着柔和精神波动的碧绿色液滴,滴入陶罐底部。
“放入蛊母,覆上魂石粉末。而后,滴入你的三滴指尖精血,并以神识笼罩陶罐,观想其内生机萌发,与你心意相连。”
江易辰屏息凝神,将那只微小的蛊母放入罐中,撒上魂石粉。随即,他并指如刀,在左手食指指尖逼出三滴殷红的精血,血液中蕴含着他磅礴的生机与一丝神识印记,滴落在蛊母之上。
嗤——
精血接触蛊母的瞬间,仿佛唤醒了沉睡的生命,那微小的胚胎轻轻颤动了一下。江易辰立刻将神识如同温暖的潮水般涌入陶罐,将其完全包裹。他闭目凝神,在识海中观想着罐内景象——那滴融合了他意念的引子如同土壤,他的精血如同甘霖,魂石粉如同阳光,而那蛊母,正贪婪地吸收着这一切,缓缓舒展,孕育新生……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地以神识温养,维持着那种微妙的“启灵”状态,不能有丝毫急躁或中断。对于神识的消耗和控制力是极大的考验。
时间一点点过去,江易辰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但他心神依旧沉稳,神识源源不绝,保持着稳定的输出。
一旁的蛊婆婆暗暗点头,此子神识之强韧、控制之精微,实属罕见。
也不知过了多久,就在江易辰都感到一丝神识疲惫之时,他心神猛地一动!
一种极其微弱、却真实存在的联系,自那陶罐之中反馈而来!仿佛多出了一个模糊的感知延伸!
他“看”到,陶罐底部,那蛊母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小团几乎透明的、如同水母般微微蠕动的微小生命体,它正散发着与他同源的精神波动!
成功了!感应蛊培育成功!
江易辰缓缓收回大部分神识,只留下一缕细丝与之相连。他心念微动,那团微小的感应蛊便顺着陶罐内壁缓缓爬动起来,虽然缓慢,却确实响应着他的意念!
他尝试着将其引导至一片落叶上,心念再动,便能模糊地感知到那片落叶的方位,甚至能隐约察觉到落叶周围空气的细微流动(危险预警的雏形)。
这种联系还很微弱,范围也极其有限,但确确实实是建立起来了!
“不错。”蛊婆婆的声音带着一丝赞许,“初次养蛊,便能成功启灵通心,你的天赋,比老婆子我想的还要好。日后勤加温养,随着你神识增强,此蛊的感应范围和精度也会提升。”
江易辰看着陶罐中那几乎看不见的小生命,心中涌起一股新奇之感。这不同于炼丹、布阵,是一种与活物建立精神连接的独特体验。他终于迈出了蛊术实践的第一步,初步掌握了养蛊、控蛊的基础。
将这初生的感应蛊小心收好,江易辰目光投向黑水寨的方向。有了此物,追踪那叛徒石狼和神出鬼没的降头师,便多了几分把握。
蛊术入门,利器初成。是时候,主动出击了。
喜欢江易辰的医武征途请大家收藏:(m.8kxs.com)江易辰的医武征途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