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江易辰的医武征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4章 学习《金蚕蛊经》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竹楼内,气氛肃穆。揭露了蛊祸真相后,江易辰深知,要应对那些经过现代技术强化的诡异蛊毒,乃至深入黑水寨那龙潭虎穴,仅凭他原有的医道传承恐怕还不够,必须深入了解苗疆蛊术的奥妙。

他对着蛊婆婆,郑重拱手:“婆婆,南洋邪祟与叛徒勾结,手段歹毒,且善于隐匿。晚辈欲往黑水寨,需知己知彼。恳请婆婆传授苗医蛊术之精要,尤其是辨蛊、解蛊之法,以应对不测。”

蛊婆婆深深看了他一眼,浑浊却锐利的目光仿佛在衡量他的决心与品性。片刻后,她缓缓点头:“你连过三关,心性、天赋皆是上乘,更难得的是有一颗济世救人之心。也罢,苗疆蛊术不能断送在叛徒和邪祟手中,老婆子我便破例一次。”

她颤巍巍地起身,走到竹楼内侧一个看似普通的陈旧木箱前,取出一本以不知名兽皮鞣制、颜色泛黄、边缘磨损严重的古老册子。册子封面上,用一种古老的虫鸟文写着四个大字,隐隐散发着一种蛮荒的气息。

“这是我苗疆蛊术的根基之一——《金蚕蛊经》。”蛊婆婆将册子递给江易辰,神色肃然,“此经分上下两部,上部记载基础养蛊、辨蛊、控蛊、解蛊之法,以及诸多常见蛊毒的性状与化解之道。下部则涉及更深奥的本命蛊炼制、蛊阵布置乃至一些禁忌之术,非心术纯正、修为高深者不可轻传。今日,我便将这上部赠予你。”

江易辰双手接过,入手感觉册子沉甸甸的,不仅是因为材质,更因为其中承载的千年传承。他郑重道:“多谢婆婆厚赠,晚辈必不负所托,以此术救该救之人,诛该诛之邪。”

蛊婆婆颔首:“你且在此研读,若有不明之处,可来问我。时间紧迫,你需尽快掌握其中精要。”

江易辰不再多言,当即在竹楼一角盘膝坐下,翻开了《金蚕蛊经》。

册子内的文字并非汉字,而是那种古老的虫鸟文,但奇异的是,当江易辰神识沉入其中时,那些文字仿佛活了过来,化作一道道蕴含着特定信息的意念流,直接映入他的识海。同时,册子中还配有许多栩栩如生的蛊虫图谱和解剖结构图,甚至还有一些动态的能量运行示意图!

这已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传承法器!

江易辰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全新的知识体系。

《金蚕蛊经》上部开篇便阐述了苗医蛊术的核心理念——**万物有灵,相生相克**。与中原医道强调阴阳五行、经络气血不同,苗医更侧重于对“灵”与“毒”的理解和运用。他们认为,蛊虫并非单纯的毒虫,而是凝聚了天地间某种“灵性”与“毒性”的特殊生命体,通过特定的方法培育、操控,可用来治病、驱邪、御敌,亦可用来害人。

书中详细记载了上百种基础蛊虫的培育方法、生活习性、毒性特点以及彼此间的克制关系。例如,如何辨别“蚀心蛊”与“迷魂蛊”在受害者体内留下的细微能量差异;如何利用“清灵草”的气息引导“尸瘴蛊”离开宿主;如何以“阳炎石”粉破解“寒冰蛊”的阴毒……

更有诸多精妙的解蛊手法,除了药物化解,还有音律引导、符文镇压、甚至以特定属性的蛊虫吸引或吞噬中毒蛊虫等法门,思路之奇诡,让江易辰大开眼界。

他本身医道底蕴极其深厚,此刻接触到这迥异的医学体系,非但没有感到冲突,反而触类旁通,许多之前对蛊毒的疑惑豁然开朗。他将《逍遥医经》的医理与《金蚕蛊经》的蛊术相互印证,隐隐感觉自己对“毒”与“生命”的理解,正在朝着一个更深远、更本质的方向迈进。

这不仅仅是学会了一种新的技能,更是对他原有医道体系的一次极佳的补充与拓展。他的医术视野,因这异种医学体系的融入,变得更加开阔,底蕴也更加深厚。

数个时辰后,江易辰合上册子,眼中神光内敛,已然将《金蚕蛊经》上部的精髓初步掌握。虽然距离融会贯通还需时日实践,但至少在面对大多数常见乃至一些偏门蛊毒时,他已有了清晰的辨识和应对思路。

“如何?”蛊婆婆的声音传来。

江易辰起身,恭敬行礼:“受益匪浅,茅塞顿开。多谢婆婆传道之恩。”

蛊婆婆看着他眼中那沉淀下来的智慧光芒,满意地点了点头:“既已入门,便去吧。黑水寨之事,宜早不宜迟。记住,经是死的,人是活的,临机应变,方是正道。”

获得了关键的苗医蛊术传承,江易辰信心更足。接下来,便是直指黑水寨,会一会那叛徒石狼与南洋降头师了!

喜欢江易辰的医武征途请大家收藏:(m.8kxs.com)江易辰的医武征途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