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辅佐汉室,重振三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章 长安的决策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延熙十一年,秋。

当襄阳城破、文聘战死的捷报,由无当飞军的信使,以燃烧生命的速度,跨越八百里秦川,传至帝都长安时,整座古老的城池,都为之沸腾了。

无数百姓,自发地涌上街头,高呼着“陛下圣明”、“大汉万年”,喜悦的泪水,流淌在每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上。

然而,在都督府,气氛却与外界的狂欢,截然不同。

这里,是整个大汉帝国战争机器的心脏。此刻,这里没有欢呼,只有一种近乎凝固的,紧张到极致的冷静。

巨大的沙盘上,精细地还原了从关中到中原的万里河山。襄阳城的那枚小旗,已经被换成了代表大汉的赤色。但副都督、录尚书事陆瑁的目光,却早已越过了襄阳,如同鹰隼般,死死地盯住了北方的两个点——宛城与洛阳。

他的面前,站着帝国的中枢重臣:大将军蒋琬、车骑将军邓芝、以及一众尚书台的仆射、令史。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捷报传来后的振奋,但更多的是对下一步棋的凝重与期待。所有人都知道,襄阳的胜利,只是打开了棋局,而真正决定胜负的落子,将从这一刻,由眼前这个年轻人,决断。

陆瑁,身着一袭素色官袍,面容清癯,眼神却亮得惊人。他没有看任何人,只是伸出修长的手指,在沙盘上,轻轻一点。

“襄阳已下,曹魏震动。曹爽必会调动关中、豫州之兵,反扑南阳。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一场胜利,若不能转化为更大的胜势,那便毫无意义。所以,我意,在曹魏的援军主力集结之前,行险一搏,再下一城!”

他拿起代表魏延所部的黑色狼旗,重重地,插在了“宛城”的位置上。

“夺取宛城!”

此言一出,满室皆惊。

“都督,不可!”廖化第一个出言反对,“魏文长兵力不过两万,已是疲敝之师。宛城乃南阳郡治,城防坚固,兵力数倍于魏将军。强攻,无异于以卵击石!且我军新得襄阳,根基未稳,此刻理应巩固防线,徐徐图之啊!”

“徐徐图之?”陆瑁转过身,目光如电,扫过众人,“战场之上,战机稍纵即逝!等我们巩固了襄阳,曹爽的大军,也早已在宛城,布下了天罗地网!届时,我们面对的,将是一座数十万大军云集的坚城!请问,又该如何图之?”

他走到巨大的地图前,拿起一根长杆。

“诸位请看,文长,此刻,就像一柄楔子,狠狠地钉在了曹魏南阳防线的心脏上。他吸引了曹魏所有的目光,让曹爽以为,这只是我军的一次骚扰性穿插。这,正是我们最大的机会!”

“文长的兵力,确实不足。所以,我们要给他增兵!将我们手中最锋利的刀,交到最会用刀的人手里!”

陆瑁的语速,越来越快,他的眼中,燃烧着一种名为“疯狂”的火焰,那是一种赌上国运的豪赌!

“我,已拟好六道军令!”

他没有给任何人再反驳的机会,直接从案上,拿起收到捷报后写好的诏令草稿,高声宣读:

“第一道命令:传旨安汉将军关兴。襄阳乃荆北门户,意义重大。命其亲率所部荆州军一万,镇守襄阳,安抚百姓,修复城防。”

“第二道命令:传旨白虎、玄武二军。命赵广,统一指挥,即刻整编,拔营北上,星夜驰援镇远将军魏延!”

“第三道命令:八百里加急,传旨上庸!命车骑将军张苞,点齐麾下五万精兵,即刻出征!沿丹水,顺流而下,直插南阳盆地,与文长,会师于宛城之下!”

“第四道命令:传密诏于镇远将军魏延!命其,总览南阳战区所有军务!节制张苞所部五万、赵广所部二万,并本部兵马,合计近九万大军,许他临机专断之权!只一个要求:在曹魏主力援军抵达之前,不惜任何代价,拿下宛城!”

“第五道命令:再传密诏!若克宛城,则魏延之责,将由‘攻’转‘守’!我会倾关中所有,为你输送粮草军械。你,便是我大汉,钉在曹魏腹地的一根毒钉!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给我,守住宛城!为我大汉,赢得逐鹿中原的根基!”

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他们仿佛能感受到,那位远在百里之外的桀骜将领,在接到这两道命令时,会是何等的激动与狂热。

陆瑁深吸一口气,走到沙盘的另一侧,指向了关中与中原的连接点。

“我们在此处,压上了几乎所有的机动兵力,曹爽,绝不会坐以待毙。他必然会从洛阳,甚至从河北,抽调兵力南下。但同时,他也一定会,对我们的心腹之地——关中,动心思。他会想,趁我们关中空虚,出兵潼关,围魏救赵!”

“所以,第六道命令!传旨凉州!命凉州刺史、关内侯诸葛瞻,即刻,亲率麾下‘朱雀玄甲骑’一万,出镇潼关!把关中的东大门,死死看住!告诉他,只要潼关不失,南阳战场,便可无后顾之忧!”

六道军令,宣读完毕。

整个都督府,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陆瑁这环环相扣,气魄宏大,却又凶险万分的计划,彻底震惊了。

从南阳到荆襄,从汉中到凉州,他将整个大汉的军事力量,拧成了一股绳,发动了一场波及数千里战线,动员了十数万大军的,史无前例的大总攻!

这是一场真正的国运之赌。

“诸位,”陆瑁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他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动摇的决断,“我意已决。此六道诏令,我将即刻上奏陛下,请求天子金印。若有异议,可一并上奏。但,军情如火,若无陛下明确驳斥,此六道军令,即刻生效!”

“文伟,你意如何?”他看向了从汉中回来的姜维。

费祎的额头,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许久,他才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

“子璋,你可知,你这是在效仿,昔日韩信,暗渡陈仓,还定三秦之险策?”

陆瑁微微一笑:“我不敢比于淮阴侯。但,若无放手一搏之决心,又何谈兴复汉室,统一天下?”

费祎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有担忧,有疑虑,但最终,都化为了一种决然。

“好!老夫,便陪你,赌上这大汉的国运!”他转向身后的令史,“拟旨!请天子用印!八百里加急,分发各路!不得有误!”

“诺!”

随着这一声应和,代表着大汉帝国最高意志的六道军令,化作六道流光,从长安城,射向了帝国的四面八方。

战争的齿轮,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转动。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m.8kxs.com)辅佐汉室,重振三国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