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师座林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2章 风向突变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何书光部虽侥幸突围,张立宪所部却深陷重围。当张立宪奋力发起进攻时,才发觉何书光早已率部远遁,并未借机实施夹击,助他脱困。

正值危急关头,左侧高地上原本密集的压制火力却骤然沉寂。远处枪声激烈,显然是发生了战斗。

他没有判断错,那正是龙文章率领的突击队在以快打快,在炮火掩护下迅猛推进。他们迅速清除鬼子据点,随即抢占高地,将炮兵前置,居高临下为被困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张立宪精神大振,立即请求炮兵掩护,率部向鬼子主力发起正面强攻。此战已无战术取巧之余地,纯粹是一场硬碰硬的厮杀。

激战持续一整日,张立宪先后发动七次冲锋,皆被鬼子击退。判断正面之敌至少有一个联队的兵力。所幸右翼高地亦被友军攻克,援兵正朝他所在方向运动驰援。

林译率部经德耶急速推进,途中正遇仓促后撤的何书光。林译当即开车上前拦阻:“站住!你在做什么?”

“报告长官,我部正奉命突围撤退。”何书光挺身立正答道。

林译强压怒火:“你的电台呢?上峰没有给你指令?”

“报告,突围途中通讯排未能跟上,目前与师部失去联系。”

“何书光,现在我部暂时接管你单位指挥权,”林译毫不迟疑地下令,“我命令你立即率部转向,向鬼子侧翼发起进攻,策应张立宪部作战!”

他目光凌厉地扫过战场。小鬼子妄想包我们的饺子?那便让他们吃个哑巴亏。兵力不足还打包围战?

辞公收到的第二封战报,已然改换天地。昨日还在急报唐师被围、战局岌岌可危,今日却传来林师实施反包围,将五千余日军困于林间,与唐师内外夹击的消息。

“打仗是一把好手,只可惜政治上还是钝了些。”辞公放下战报,低声自语,“也罢,就让他做个纯粹的军人吧,干净些,也好。”

他转向身旁的秘书,吩咐道:“向开罗发报,措辞你仔细斟酌。”辞公已接到高层通报,知悉约翰牛态度有变,上峰亦无意在缅南继续投入重兵。

开罗传回的消息虽未明说,却已透出对华夏有利的风向,更暗示花旗正在下一盘大棋。倭寇气数将尽,今后的重点,须转向党内的整肃与布局。

思及此处,他立即接通前线黄军长的电话:“培我,我是辞修。你那边情况如何?”

“被围的是日寇独立混成第四十四旅团,约五千五百人,虽为各地中队拼凑的杂牌部队,却多是老兵骨干。目前仕民已完成合围,汉生也切断了敌军援路。依我看,最多三日,便可全歼该敌。”黄军长语气笃定。

“不必急于歼灭,慢慢围着打,等约翰牛来接防便是。我们的重心,该回到国内了。这是开罗传来的意思,你应当明白。”

电话这头,黄军长顿时了然:这一场围歼战,恐怕将是他们在缅南的最后一战。他当即肃声答道:“明白,卑职立即安排。”

林译挂断电话,沉默片刻后,果断下达新的作战指令:“命令各部,转为稳扎稳打、逐步推进。”

闫森点燃一支烟,抬眼问道:“风向又变了?”

“我们在这边的时间恐怕不多了,”林译望向他,“我看,我们之前商量的计划,是时候启动了。”

“我已经以伤病休整为由,把部分队伍拉到了本坎。克钦邦离国境近,语言相通,容易扎根。加上之前收容的溃兵,可以先发展起来。只要你一句话,我随时可以推进。”闫森语气认真。

“好,等上级指示吧。我把烦了留下,这家伙心思活络,立场也摇摆,放在身边反而难办。让他留在这边,既能带兵,又离他父亲近。只要他爹不走,他也不会轻举妄动。”林译拍了拍闫森的肩,语气里带着几分决断。

事实上,在开罗会议上,花旗的真实战略意图已逐渐显现。罗师傅所谋划的,是一盘关乎世界秩序的大棋:他意图构建一个多极化的全球体系,而花旗自身则扮演维护“正义”的领袖角色。当区域性强国无法镇住局面时,将由他出手干预。

若这一计划顺利推进,花旗将得以长期屹立于世界之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其他大国的利益。尽管该构想才初现端倪,约翰牛已敏锐察觉到其背后对自身传统地位的威胁。于是,它再次施展一贯伎俩:竭力把水搅浑。

约翰牛之所以不遗余力要求接管缅南反攻行动,正因该地区毗邻阿三,地处交界要冲。控制此地,既可随时为重返东南亚奠定跳板,又能借此为华夏制造持续的战略牵制。

而华夏方面却似乎缺乏长远布局,轻易便作出承诺。其考量多集中于眼前忧虑:如何确保自身的绝对统治地位。所谓中央军,实则仍多具地方色彩,最高领袖也只是名义上的共主。战后各方势力能否真正凝聚,仍是一个未知数。

此刻,他急于解决的核心问题,首推战后权力分配,其次便是如何应对八路军的发展。至于抗战?既已胜券在握,便不再是最紧迫的事务。日寇必败已成定局,民族矛盾正逐渐让位于内部矛盾的酝酿。

他已谋划好一系列策略,自以为大局可稳。关键在于两大难题:桂系与八路。只要将这两股力量妥善处置,他便能高枕无忧,稳坐江山。

在这一战略思路下,辞公正通过持续作战不断收编各路部队,并对远征军的攻势提出“步步为营、不急于求成”的明确要求。

然而,各部队早已对频繁变动的指令习以为常,面对新命令只是坦然接受,部队风气也悄然变味。战火纷飞的关键时刻,竟有不少军官心思不在战场,反而忙着钻营牟利。

尤其是陈副师长,对这种倒买倒卖的行为刻意纵容。更令人诧异的是,一名身份不明的神秘男子,不仅在全军范围内开展交易,还主动深入前线运输物资,有时其效率甚至超过了正规的辎重部队。

喜欢我的师座林译请大家收藏:(m.8kxs.com)我的师座林译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