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换娘亲,炮灰成了名门贵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政失败了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当年那位尚书极力推行新政,不过当时就遭到了众多人的打压,以致于到后期他孤立无援之下,将自己累死了。

先皇当时便知道新政的推行还不到时机,加上勋贵还有士绅们都不愿意做,也没有人再敢出头,因此就此搁置。

现在皇上又提出来,只因为这次打仗,国库空虚,加上还要预备出赈灾的银两、修水利的银两,因此推行新政,将勋贵、士族、官绅的钱汇入朝廷,才能将国库充盈。

不过大臣们自从察觉到之后,便开始在背后搞小动作,甚至开始暗地里勾结起来,想要抵制皇上的举动。

皇上这次也是试探,在他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出要推行新政,并且让人主持时,和预料中一样,并没有人愿意接过这个话茬。

皇上让户部尚书主管此次新政的推行工作,户部尚书左右为难,他也不看好此次新政,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不出所有人意料,在新政推行两个月后,这个计划就失败了,朝廷里,大多数大臣都反对,加上下面的人都没一个答应的,毕竟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因此,新政又搁置了。

“若是沈爱卿在就好了。”皇上叹了口气,自从沈爱卿回乡丁忧后,皇上便感觉身边没有多少可用之人。

要么是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要么是因为他们背后站着的势力,这种左支右绌的感觉很不好。

罢了,且等几年,在沈爱卿丁忧前,他就上了一道关于新政的折子,也是这道折子,让皇上坚定了要推行新政,可惜时机还不太成熟,这期间,还需要养精蓄锐。

陆津亭在家,从没有真正闲着,他也在妹妹的帮助下,收集了不少关于新政失败的原因,以及朝廷目前缺钱的现状,并且在家里推演了无数遍推行新政时会遇到的问题,若是遇到了,又该如何解决等。

同时,他还会经常去族学给学生指点,有这么一个状元郎指点,周围的读书人圈子里也都传开了,他们中有不少人都跑来求学,在陆家庄附近或是找个集镇住下,或是直接在附近搭个棚子只为了能够多请教陆大人几个问题。

对于有向学之心的学子,陆津亭都不吝赐教,这也让他的名声远扬。

很快,就有别的州府的学子,听说此地有大儒,而且大儒在守孝,因此那些学生若是带着钱财来,他都没有收,只说看个人心意,可以捐赠给当地的县衙或者州府,将这笔钱用以修桥铺路。

渐渐的,陆家庄来往的人更多了,县衙收到的捐赠也越来越多,知道这都是陆津亭的功劳,因此将这些捐了钱的人都统计起来,用来修桥铺路,同时在旁边放上功德碑,只要是捐了钱的人,都能留下姓名。

陆家庄也因此,来往的人更多,慢慢就形成了一个集镇,村里人见人多了起来,也开始摆摊卖东西,也开始赚钱了。

陆语迟也没闲着,她指点着村里人种药材,同时表哥在南边当兵,南边也有不少商人坐船去海外贸易,齐思远总是给她送一些新奇的事物。

陆语迟见到这里面竟然有一种食物,让她想起来当年曾在一本志怪书中提到的成熟后像黄金一样颜色,又长得像牙齿一样的东西,海外的人还将这种东西叫做玉蜀黍。

陆语迟将其种在了自家的后园,等到夏天,这种吃食长得比人还高,来往的族人见到后,都觉得奇特,他们觉得这东西有点像高粱,但是不像高粱那样种子暴露在外,反而是包裹起来。

陆语迟用手剥开其中一个,发现这玉蜀黍竟然很嫩,有白色的汁水一样的东西流出来,光是这么吃着,都有股香甜的味道。

她迫不及待掰下来一个,将其蒸熟后尝试,果真是又甜又香,而且一颗种子便能生出一个大大的杆子来,这种杆子,还能喂牛,这简直就是一种新的粮食品种。

陆语迟并没有急着向皇上上报,而是下一年,她继续栽种,并且还找到了族长,在全村试种,果然这玉蜀黍不像水稻那样需要种在有水的地方,即便是相对干燥的土质,也能长得很好,这简直是一个适合北边百姓们种植的粮食。

她将此事告知了大哥,兄妹俩人都很是激动。

他们决定扩大试种面积,让周围的村民也开始种,其实不用他们说,大伙都看明白了这种粮食的好处,于是主动开始种了起来。

充实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陆家人快要出孝了,他们家人在一块吃了一顿饭,孝期正式结束。

接下来,便是要向皇上表明自己可以继续做官了,陆语迟用自己清探司指挥使的身份,先是向皇上上了一道折子。

随后,又和大舅一家联手,将他们兄妹在陆家庄试种了玉蜀黍,并且大获成功的事情告知了皇上。

此时正是金秋时节,村民们的玉蜀黍马上要收获了。

皇上得知她们又发现了一种新品种的粮食后,心下大安,立刻让人快马加鞭,将玉蜀黍送到了京城。

陆津亭还邀请读书人,共同绘制了一副金秋丰收图送到了京城。

这几年,皇上一直压在心中的郁气一扫而空,立刻让人将陆津亭的任命送来,要求他们全家即刻赴任。

而且陆津亭赴任的地点,正是京畿周围的冀州府,这一次陆津亭因为推广玉蜀黍有功,直接将其提拔为冀州知府,掌管一府政务。

冀州府距离京城非常近,可以说,他的外放就在皇上眼皮子底下。

陆津亭越级提拔成了知府,但是大臣们也不好反驳,毕竟他可是才给国家立了大功的人。

不过他们并不知道,皇上这次让他做知府,还是为了让他在冀州推行新政,陆津亭刚上任后,便给皇上上了推行新政的奏折,并且提议可以先在一个州府试行,只要成功了,再在其他州府推广开来,这样循序渐进,也不会引起太多人的反感。

在节流的同时,还要开源,陆津亭受到玉蜀黍被发现的启发,建议朝廷可以组织官船出海,同时开放海外贸易,从海外赚取黄金,国库自然有钱。

皇上一下子感觉到爱卿回来后,自己的思维一下子便通透了,并且还是个实干之人,立刻支持他的想法,让他在冀州好好干,他会在后面给予支持。

陆津亭带着妻儿赴任,齐氏带着陆语迟回了京城的家中,她也被皇上委以重任。

喜欢重生换娘亲,炮灰成了名门贵女请大家收藏:(m.8kxs.com)重生换娘亲,炮灰成了名门贵女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