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2章 票据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考虑到北方娱乐资源匮乏,他权衡再三,决定从儿童食品入手——毕竟女人和孩子的钱最容易赚。

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他排除了化妆品等高投入项目,专注于儿童零食市场。

经过反复考量,他锁定了三个方向:罐头、薯片和糖果。

罐头需要大量玻璃瓶和灌装设备,启动资金远超预算;薯片虽制作简单,但受限于保质期和消费习惯;最终他选择了糖果——

制作简便、保存期长,且老少咸宜,节日期间销量尤其可观。

确定方向后,他开始筹备配方、场地和设备。这间几十平米的平房就是未来的生产基地,水电设施齐全,卫生达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次日拂晓,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刘强。来访者是他颇为赏识的少年——石头。

这个机敏勤恳的少年颇具商业天赋。自幼被拾荒老人收养的他,在老人离世后独自谋生,靠着在学校食堂帮工和旁听课程顽强成长。

了解石头的经历后,刘强不禁为这个少年的坚韧所折服。

面对困境,他没有消沉,反而如雨后春笋般奋力向上,冲破阻碍。

“哥,送货的到了。”

两人相差十几岁,叫哥或叔都合适。刘强并不在意称呼,毕竟他实际年龄已过四十,没必要装年轻。石头机灵,熟悉后一直喊他哥,还常从食堂带吃的给他。

刘强虽不缺吃的,却总欣然接受孩子的好意,偶尔也让他跑跑腿。这次的零食厂房就是石头帮忙找的,价格压得很低——六七十平的平房带院子,一年租金才五十块。

这可是京城,地价金贵,这价钱简直是白送。刘强直接签了二十年合同,房租五年一付,不涨价。他还狡猾地附加了一份续约协议,约定二十年后租金涨到五百一年。房东乐得当场签字按手印,生怕他反悔。

石头,生火。”

商用蜂窝煤灶火慢却耐烧,一次点燃能用大半天。虽然煤气炉更先进,但成本太高。刘强只需稳定热源,不急不躁。

他定制了不锈钢锅,比铁锅更适合蒸煮——不染色、不串味。水沸三次后,他换上新水,加入浓缩果汁、水饴和砂糖,顺时针搅拌。清水渐成橙黄浓浆,甜香四溢。

趁热撒入吉利丁粉,少量多次,搅拌至液体黏稠能拉丝。煮沸后,糖浆被舀进模具,置于冷水方缸上加速冷却。一小时后,软糖凝固脱模。

“尝尝。”刘强递过一枚菠萝造型的软糖。

石头早就馋了,一口咬下,q弹酸甜,如嚼真果。“好吃!”

刘强也试了一块,咂嘴道:“味道接近了,但淡了点。这会儿的人更喜欢甜口。”调甜容易,可冷却脱模耗时太久……

这二十多盘看似不少,实际重量不过二十斤左右。若分装成百克小袋,也就百来包。按这速度,一天顶多出两百斤,折合成粮食不过一吨。

效率实在太低了。

熬制糖浆倒不是问题,一口锅半小时就能煮二十多斤,赶工的话再加口锅就行。可模具成了难题——即便增加模具,厂房也摆不下。

刘强正为此发愁,没想到石头嚼着软糖,含糊不清地说了句:\"为啥不叠起来?食堂蒸馒头都摞十几层笼屉呢。\"

这话让刘强猛地拍了下脑门。是啊,竖向发展不就解决了?如此简单的道理,自己竟没想到。果然当局者迷。他当即重新设计模具架图纸,又订做了冷库提升冷却效率。八十年代初的冷库多用稻壳隔热,虽然聚氨酯材料更好,但预算有限,他只能选择最便宜的稻壳填充。

即便如此,资金仍有缺口。他先付了定金,余款得在一个月内凑齐。加上新增模具的开支,花费已超预期。不过刘强并不担心——带着现代思维穿越回几十年前,赚钱的门路多的是。

说干就干。他用塑封机将二十斤软糖分装成袋,交给石头:“去学校附近免费派发,有人买就一手一袋,今天赚的都归你。\"

\"好嘞!\"石头抱起纸箱冲了出去。

刘强继续熬制糖浆。模具每次只能处理二十斤,耗时两小时,期间倒有不少休息空档。第三锅刚煮沸,厂房门就被撞开——石头像颗炮弹似的冲进来,衣兜鼓鼓囊囊全是毛票,通红的脸蛋写满兴奋。

\"慢着点!\"刘强拦住差点摔跤的少年,\"战况如何?\"

石头喘着气掏出皱巴巴的钞票,手指都在发颤。刘强揉乱他的头发:\"干得漂亮!去洗洗手,再装一百袋。\"

这一天石头往返三趟。首趟因推广耗时稍长,后两趟不到一小时就售罄。算上试吃促销,他足足赚了几十块。少年捧着钱要上交,刘强却笑着推开:\"说好的归你。今晚帮我再做两锅,明天继续。\"

石头激动地连连点头,手脚麻利地忙活起来。尽管今天跑了不少地方,可他不仅不觉得疲惫,反而浑身充满干劲。夜里他辗转难眠,满脑子盼着天亮继续卖货。

刘强瞧见他这副模样,心里明镜似的——这就是金钱的魅力。

就算在他原来生活的时代,那些老板总抱怨年轻人不思进取,说什么这代人垮了,不肯加班奋斗。可要是真能赚到钱,哪还用上司催促?员工自己就会争分夺秒地干活。当初他带着团队搞预售时就这光景,收钱收到手软,大伙儿个个精神抖擞,谁都不愿下班。

想让马儿跑,先得喂饱草。这个道理,刘强比谁都懂。

连着三天,他们派发了近千袋果汁软糖。第一天是石头独自跑市场,后来两天他们每天只熬三锅糖,两人一起出门推广。后两天的收入,刘强没全给石头,而是按五成提成分给他。无论是最初免费发放还是后来的分成,石头都毫无异议,只管埋头做事。这么机灵又听话的孩子,刘强越看越欢喜。

上辈子只顾着打拼事业,人到中年还没个孩子就意外穿越了。如今遇见这个性格样貌都像自己的少年,刘强打心眼里疼爱,恨不得立刻认作干儿子。

第三天收工后,刘强留石头吃晚饭。饭桌上少年依旧神采奕奕,眼巴巴地问:\"哥,明儿还接着发糖不?\"

\"不发了。\"刘强从挎包掏出一叠特制小发票本,前面是白纸,后面衬着红色复写纸。\"明天开始预售,就像你们收定金那样。\"

见石头咬着筷子挠太阳穴的迷糊样,刘强解释道:\"这几天qq糖在孩子堆里已经火了。明天起每天只带试吃样品,预售十天,一个月后交货,两袋起订。“他详细说明买十赠一,买百袋按交货时间每天多赠一袋的规则。

\"要是月底交货就送三十袋,要是最后十天买就送二十袋?”石头一点就透。得到肯定答复后,刘强又教会他如何填写票据、让客人签字、垫硬纸板防洇墨等细节。

这晚,刘强给石头喝了碗米酒。少年不胜酒力,不一会儿便沉沉睡去。

刘强察觉到石头最近亢奋过度,睡眠严重不足。靠着肾上腺素硬撑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人体终究需要充足的休息。

创业前那段经历始终烙印在刘强记忆里——那位经理总逼他通宵达旦,美其名曰锻炼年轻人的熬夜能力。持续透支最终击垮了他的神经系统,濒临猝死的恐惧迫使他递交辞呈。

正因经历过健康崩溃,如今的刘强格外重视劳逸结合。面对时效性强的项目,他能爆发出惊人效率;但每完成一个重要节点,必定会安排修复期来补充睡眠。在他的人生信条里,财富终会易主,唯有生命属于自己。

有时他仍会困惑:明明注重养生的自己,为何会在不惑之年突然离世?莫非那次猝死正是穿越的契机?

晨光透过窗户唤醒了石头,他舒展四肢发出满足的喟叹。\"今天挺早啊。\"刘强的声音从餐桌传来,油条在瓷盘里泛着金黄光泽。

\"咳——\"刘强突然呛咳着推开瓷碗,\"这豆浆馊了吧?\"石头瞥了眼泛着灰白的液体,慢悠悠道:\"哥,这是豆汁儿。\"

不信邪的刘强再次尝试,随即捂着嘴冲向洗手台。\"简直像泔水!\"他擦拭着嘴角抗议。石头却惬意地啜饮着,眯起的眼睛里带着几分优越感。

预售并非新鲜事物,早在几个世纪前就有商人运用这套模式。随着地产经济腾飞,这种营销手段被不断翻新变异。最初单纯的预购行为,逐渐衍生出无数变种套路。

本质上预售模式并无原罪,问题出在那些投机者身上。有人仅凭租赁合同就能空手套白狼——用预售款充当装修费都算有良心,更多是卷款潜逃。甚至濒临破产的商家还会策划最后一波预售,将债务打包转嫁后金蝉脱壳。

当消费者被收割出免疫力后,预售光环终于褪色。但在这个时空节点,尚未被玩坏的预售模式仍具有魔力。火爆的产品让销售流程简化为机械重复:讲解、排队、付款、取票,效率堪比印钞机。连试吃环节都转为大宗订单的赠品福利。

校门口的摊位前,孩子们攥着零花钱排起长队。每当有孩子领到赠品软糖,立刻引来一片艳羡的目光。得手的孩子故意放慢动作,把糖果含在嘴里反复吮吸,时不时发出满足的咂嘴声。

\"糖果怎么卖?\"

\"一毛一包,现在要预定,二十天后取货。\"

刘强正低头填写收据,熟悉的嗓音让他笔尖一顿。抬头看见秦淮如站在桌前,他挤出笑容:\"淮如姐。\"心里却暗叫不好。往常这个时间她应该还在轧钢厂,今天竟提前下班撞个正着。

秦淮如穿着工装,眼角眉梢带着天生的妩媚。她指着纸箱:\"这不是有现货吗?给我拿两包。“见刘强犹豫,又补充道:”姐还能赖账?“掏口袋时却只翻出空布袋,她不好意思地笑笑:”晚上来院里拿钱成不?\"

后面排队的学生开始骚动,刘强压低声音:“晚上给你送去。”目送心满意足的寡妇离开,他揉着太阳穴继续收银。

这些天生意红火,学生上课时他熬制糖果,放学时就在校门口支摊。小孩们三三两两凑钱预订,偶尔有出手阔绰的直接订上百包。更有些精明的大人嗅到商机,想批量进货。刘强一边婉拒,一边抛出诱饵:“预订百包可享每日返利。\"

十本订单簿写满时,他扬声宣布:”今日额度已满,明日请早。“夕阳下,收摊的青年盘算着:十块钱的本金,百分之一的日息,哪个银行敢这么豪横?

刘强走进厂房时,石头正埋头整理收据,计算着今天的收入。

\"今天怎么样?”刘强随口问道。

石头仰起脸,眼睛弯成月牙,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啥事儿这么高兴?“见他这副模样,刘强也被逗笑了。

石头得意地拍拍身旁的定金本:”今天收了五百多块。\"

刘强瞪大眼睛:\"真的?\"话一出口就后悔了。他今天收了两百已经觉得不少,谁知石头竟翻了一倍多。

他强压下惊讶,故作镇定地问:\"挺厉害啊,我就给了你十本收据,你又拿了?\"

\"没拿。\"石头指着票据解释道,\"我想光靠咱俩太慢了,出货时更忙不过来。所以我找了各班班长当代购,每十包给他们一包提成,满百包还有额外奖励。今天是活动第十天,按约定他们能拿二十包利息。算完账,他们晚上都来交订金了。\"

刘强接过账本,发现二十多笔都是十元大单,零星小额的反倒不多。他暗自咂舌,自己今天收的几个大单本觉得不错,现在却不好意思拿出来了。

\"你小子真是做生意的料。\"刘强由衷赞叹。

\"哥,要不要我帮你整理发票?\"

\"不用,我都记着呢。\"刘强耳根发热,赶紧转移话题,\"对了,今天都第十天了,明天还继续收吗?\"

这些天他们在校门口摆摊,收入节节攀升。十天下来攒了近四千块,在这年头抵得上普通人十年的收入。

喜欢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请大家收藏:(m.8kxs.com)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