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1章 新生报到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而且她丈夫贾东旭刚转正,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子,尤其是刚出生的孩子,确实有点困难。”

易忠嗨解释了会议的目的。

没错,他想借这次机会试探性地号召全院给贾家一些帮助。

不过,这些帮助只是次要的,如果贾家真的缺钱缺粮,他伸把手就能解决,毕竟他的收入不低,而贾家目前只有一个孩子,还不至于需要全院都参与进来。

他的主要目的是在院子里树立起一个乐于助人的形象,这样以后就能逐步巩固自己的地位。

虽然他自己也没想到将来会发展到那种程度,但他已经开始布局了。

后来在聋老太太的支持下,他在四合院里独揽大权,让傻柱的生活苦不堪言。

易忠嗨话音刚落,院子里就热闹起来。

贾家有困难?我们能怎么办?谁家不是这样过来的?

是啊,生个孩子算什么?一大爷,我们该怎么帮?我们无能为力。

几个人嘴里抱怨着。

易忠嗨闻言皱眉说道:“这话可不能这么说,街道办来了之后,大家都清楚,咱们四合院就是一家人。

一家人都有可能遇到困难,以前没个牵头的人,不好调解。

上面设立这个制度,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现在咱们有条件了,就得着手解决。

今天是贾家,明天说不定就是谁家?谁能保证自己永远不遇到困难呢?再说,也不是让你们付出多少,大家帮点小忙就行,日子不会一直难下去。

贾东旭在工厂上班,虽然现在工资不高,但他毕竟是厂里的工人,以后会有变化的。”

易忠嗨这番话软硬兼施,话里话外的技巧已臻化境。

他对人心的把握堪称天赋。

众人听后,原本高涨的情绪有所缓和,甚至有些人觉得他说得确实有理。

哪家没有难处?这大爷的手段实在高明。

阎富贵和刘嗨忠也明白了易忠嗨的意图,心中暗自盘算,自然不会贸然开口。

这件事与他们无直接利益关系,刚上任的他们还不想因此消耗自己的威信。

易忠嗨决定推进此事,见其他人未反对,便起身朝贾家方向示意。

贾张氏领会其意,随即站出来道:“各位街坊,大爷说得非常明白。

我们贾家现在遇到困难,不得已才求助大家。

日后好转,绝不会忘记今日的帮助。”

秦淮茹在一旁听婆婆说话,表情有些怪异。

当时一大爷和婆婆他们在屋内商议时,语气并非如此。

但作为家事,秦淮茹自然不会多言。

院里街坊听完贾张氏的话,脸色微变。

贾家的情况众人皆知,虽贾张氏平日性格不讨喜,但这次说的话并无问题。

见众人态度缓和,易忠嗨顺势提议:“各位,这是咱们院子首次全院会议,正好给大家做个榜样,以后若有问题或难处,也可一起商讨解决。\"

易忠嗨深谙人性,这或许是早期画饼流的雏形。

彼时人心尚存质朴,加之他牵头,无人反对。”一大爷,您能否制定方案让大家讨论?\"

\"是啊一大爷,您只这样说,我们也不知如何是好。\"

听到这话,易忠嗨心中暗喜,点头道:\"当然应该讨论。

我已想过,全院出力未必必要,贾东旭也有工资,能承担部分。

不如选出愿意帮忙的家庭,若有人确实困难,大家也能体谅。\"

此话让易忠嗨显得更为通情达理。

何裕柱看着易忠嗨发言,心中一笑。

归根结底,不过是钱粮之事。

换成之前的傻柱,怕是立刻就会答应。

但现在,何裕柱深知易忠嗨等人的真实意图,有何大清坐镇,绝不会上当。

易忠嗨话音刚落,邻里们便开始窃窃私语。

这样的提议自然没人反对,这也很正常。

毕竟要让整个院子的人都去帮贾家,确实不容易。

毕竟各家条件不同,有些人甚至比贾家还困难,你怎么能勉强他们呢?

易忠嗨清了清嗓子,目光无意间扫过何大清和何裕柱,但嘴里却说:“咱们现在就开始吧,谁家有多余的条件,可以主动来帮贾家一把,这是咱们院子的事,大家都要积极点。”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他显然是朝着何家那边示意。

这个暗示已经非常明显了。

然而,不仅何裕柱,连何大清也没理会易忠嗨的眼神,继续和陈娟聊得热火朝天,完全无视周围的目光。

一时间气氛变得尴尬,坐在石凳附近的阎富贵轻咳了一声:“易大爷,您也知道我家的情况,两个孩子,孩子的妈也不工作,就靠我一个人的工资,实在是没有多余的能力,还请您见谅。”

让这个吝啬的人破费,还是为这种事,怎么可能呢?

紧接着,刘嗨忠也找了个借口,最终表达的意思还是没有能力帮忙。

毕竟这两人也不是傻子,这次全院大会是易忠嗨自己召集的,讨论的又是他的徒弟贾东旭的事,大家心里都明白他们的关系。

即便易忠嗨说得再好听,也逃不过这两个老狐狸的眼睛。

两位大爷直接表明态度,让易忠嗨顿时感到下不了台。\"你们这……”

话还没说完,一直沉默的许伍德忽然举起手。\"易大爷,我最近手头还算宽裕,贾家媳妇确实不易,这样吧,我出一万块。”

说完便从口袋里拿出一张钞票递给易忠嗨。

这一举动引得不少邻居侧目。

哈哈,许大爷出手真大方,一万块呢!

大家都想帮忙,但多数人也就拿出几百上千块。

许伍德一下子捐了一万,让不少人替他心疼。

易忠嗨看着那张票子,先是惊讶,随即明白过来:“老许啊,不愧是咱们院里的老同志,觉悟真高。

我记住了,大家想帮忙的都可以找我登记。”

易忠嗨虽没明说,但他猜到许伍德这笔钱一部分是给贾家的,另一部分可能是想提升自己的名声。

刚才娄厂长的女儿从许家出来,虽然看起来两人关系不大,但易忠嗨可不这么认为。

他觉得许伍德可能在为儿子找对象。

而且目标还是娄厂长的女儿,那可是真正的富家千金。

许伍德若能成功,老许家的地位就会大大提高。

这次捐款或许是他提升名声的第一步。

虽然娄小娥没来参加大会,但她经过了,这事要是传出去,多少也能让人知道他的善举。

老许虽然有点手段,但要打动娄厂长,还得靠平时的小动作。

易忠嗨自然不会拆穿,不管许伍德怎么想,他至少给大会开了个好头。

许伍德带头捐款后,其他人也陆续贡献了些现金或粮食。

最终统计下来,共收到四万七千六百多块钱,还有十斤二掺面以及一些萝卜白菜之类的蔬菜,总共约五斤。

所谓二掺面,就是玉米面混入少量细粮。

当时不是每家都能吃上白面,所以才有这种混合面。

即便加入了白面,量也很少,基本尝不出来。

这些东西不多,但在易忠嗨看来意义非凡。

当然可以。

易忠嗨满意地结束了首次以“大爷”

身份召集的全院大会,但心中仍有隐忧。

他不经意间瞥向何家方向,发现何大清一家表现得异常冷静。

在众人眼中,何家无疑是院里最富有的家庭:何大清在外做厨师,陈娟在街道办任职,何裕柱则是鸿宾楼的名厨,全家收入颇丰,生活优渥。

即便易忠嗨多次暗示,希望他们有所表示,他们却始终沉默不语。

易忠嗨虽心存不满,但也无计可施,只能将此事记在心里。

何裕柱见会议结束,立即带着雨水离开院子回家,丝毫没有在意家里在会上的沉默。

毕竟,易忠嗨早已明确指出捐款纯属自愿,何家条件虽好,但为何一定要捐呢?若有人为此责怪他,他会立刻反问对方是否愿意先捐。

这种“圣母”

心态,他并不接受。

看着何家人离去的身影,贾张氏心中满是不甘。

她原本指望借着东旭师傅的关系从何家捞些好处,结果一无所获。

尽管不能当场发作,但她对何家的怨恨却日益加深。

当晚,贾家。

希望这段文字符合您的要求!

贾张氏看见易忠嗨把今天开会带回来的东西放到桌上,赶忙收了起来,“东旭大师傅,您就是有办法。”

如今易忠嗨在单位地位颇高,贾张氏对他也热情许多,毕竟东旭跟他有关系,他的地位越高,对他们家越有利。

瞧瞧,刚上任就通过开会弄来这么多东西,以后要是……

易忠嗨似乎察觉到了贾张氏的心思,轻咳一声打断她的话:“东旭妈,这种事只能偶尔为之。

大家生活都不易,老这么干会被说闲话的。

当然,如果有难处,我会尽力帮忙

。”

贾张氏听后点点头,“那行,东旭大师傅,您是喝茶再走,还是……”

她这么说,明显没有留易忠嗨吃饭的意思,生怕他占了他们家的口粮。

看透贾张氏的心思,易忠嗨有些不悦,拍拍贾东旭的肩膀,“东旭,别想其他事了,好好跟我学技术,技术好了,将来有机会升职,工资一涨就什么都好了。”

“是,师傅,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学!”

贾东旭点头表示理解师傅的情意。

见徒弟态度不错,易忠嗨心情好转,“那行,我不打扰你们了,先回去,你师娘还给我做了晚饭呢。”

易忠嗨走后,贾张氏连表面的客气都没有,只让贾东旭送客。

送走易忠嗨后,她脸色一变,看向坐在一旁无所事事的秦淮茹:“愣着干嘛?那些东西赶紧收拾,马上还要做饭呢!真拿自己不当外人,生完孩子还这么悠闲,以后你是家里一份子,有些事我不提醒你也该自己动手,指望谁?你男人?他一天忙到晚,回家哪还能做这些?”

贾张氏说话难听,贾东旭皱眉道:“妈,别这样跟怀茹说话,她刚生完孩子。”

“生完孩子怎么了?你少插嘴。

生完孩子就能当借口了?你妈也是女人,我能不懂?”

“没事的东旭,妈说得对,也不能总让你这么累。

我去收拾。”

秦怀茹不愿见婆媳起争执,拉了拉贾东旭,便动手收拾屋子。

贾张氏哼了一声,没有继续责备,而是用眼神示意贾东旭,像是在教他如何管教媳妇。

贾东旭心中虽觉不妥,但碍于婆婆的威严,也只能忍住没再多言。

……

两个月眨眼过去,八月底已至。

这天,何裕柱在鸿宾楼完成交接,从此不再来上班。

这两个月里,他不仅培养出四五位能上灶的厨师,还不断提升自己的各项技能。

同时,他还联系之前的屠夫,继续供应货物。

两个月中,他花掉1500万,购入两千斤肉类及千斤蔬菜。

调味品更是足够世代使用。

将积蓄转化为物资后,他的安全感倍增。

他也不担心屠夫会起疑,以鸿宾楼和武馆的需求为借口即可。

这个时代又无监控,只要不留证据,屠夫事后想举报也无济于事。

一切安排妥当后,何裕柱走出鸿宾楼长舒一口气。

他望向清华的方向,目光微动。

终于要开学了!

……

9月1日即将到来,这是清华大学新一届新生报到的日子。

由于交通不便,许多外地学生需提前赶来,因此报到时间延长至10月初。

对于何裕柱而言,这并无太大影响,他的住所就在四九城内,即使日后需要在校住宿,他也无需长期留校。

回家后,他整理了房间,将录取通知书和相关身份资料妥善存放于空间中,随后为雨水准备了晚餐,吃完便早早休息。

次日清晨,何裕柱送雨水去学校后,骑车来到清华园。

十分钟后,他出现在校门外。

与上次相比,如今门口人潮涌动,大部分是前来报到的学生或陪同的家长。

不少外地学生选择独自前来,毕竟同行会增加路费开支,普通家庭难以承受。

随人流入校,何裕柱到达新生接待处,出示通知书和身份证明。

此处有教师值守,还有几位志愿者帮忙。

工作人员简单核对资料后,为他办理了入学手续。\"欢迎加入清华大学!”

工作人员说,“这是你的学生证,请保管好。

看你的户籍属于四九城,需要在校住宿吗?”

何裕柱摇头答道:“不必麻烦了,我住在城里,距离不远,平时回家就行。”

对方点头表示理解,确实避免了床位紧张的问题。

清华大学虽然外地学生不少,但学校并未扩建宿舍,床位仍然紧张。\"好的,这是你的学生证,请收好。

以后进出学校和上课都需要它。

喜欢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请大家收藏:(m.8kxs.com)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