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悦的指尖从发送键上收回,屏幕右下角弹出“上传成功”的提示。训练室的终端同步刷新,排练录像已加密归档,而一段经过处理的剪辑片段正被推入战队的官方账号后台。沈逸坐在角落的操作台前,现实中的手指在键盘上轻点,调出系统界面,将刚完成的AR代码与全息舞台数据流进行最后一次交叉验证。
“素材可以用了。”他开口,声音没有起伏,却让整个房间的气氛悄然绷紧。
林悦转过头,眼睛亮了一下:“那……我开始发花絮?”
“按计划。”沈逸关闭终端,起身走到主控屏前。画面切换为宣传策略图谱,两条分支清晰展开——温情向与竞技向并行。他调出“碎片收集兑换”模块,将排练中“夜莺”绝地反杀的三秒高光片段投入转化池。系统自动剥离帧率异常与微表情数据残留,生成一段无破绽的【宣传级视觉素材包】。画面中的“夜莺”法杖挥落,紫色符文如星河倾泻,野怪群在爆炸中化为光点,镜头拉远,定格在她冷艳侧脸的特写上。
“这个给竞技频道,配文写‘她不是主角,却是胜负手’。”沈逸将文件拖入发布队列,“你的部分,自己决定。”
林悦点头,打开剪辑软件。她翻到排练回放的第8分17秒,停在“夜莺”嘴角微扬的瞬间。那一笑极淡,却像风吹过湖面,漾开一丝难以捕捉的情绪。她放大画面,调出对比图层,发现这个弧度竟与自己某次直播中的笑容高度相似。她怔了一下,随即在画面上加了一行小字:“她笑起来,好像认识的人。”
文件导出,上传,发布。
两分钟后,战队官方账号同时推送两条动态。一条是林悦剪辑的幕后花絮:队员们调试设备、讨论走位、她自己对着镜头做鬼脸,最后镜头扫过“夜莺”站在战场中央的背影,配文:“我们不是最耀眼的,但我们在一起。”另一条则是沈逸主导的技能预告,三段式剪辑,节奏凌厉,末尾黑屏,浮现一行白字:“真正的表演,是让观众忘记脚本的存在。”
消息刚发出去,沈逸便启动“潜力挖掘预警”功能,全网扫描关键词“夜莺”“赞助商活动”“全息舞台”。系统界面迅速滚动,标记出三处异常流量热点——多个非合作账号在同一时间段发布内容雷同的宣传视频,标题均为“夜莺真实身份曝光?幕后黑手竟是她!”,画面粗糙,剪辑错乱,但播放量在十分钟内突破十万。
他没有立刻封禁,也没有举报。
而是将真实素材拆解成三段加密线索,发布在《苍穹之战》的高权重论坛。第一条是“夜莺”大招释放前的呼吸频率波形图;第二条是AR滤镜触发时的数据流拓扑图;第三条则是她法杖点地三声的声波频谱。每条帖子都附带一句话:“谁能还原这场战斗的完整时间轴?”
玩家社区瞬间沸腾。有人比对帧数,有人分析技能冷却,更有技术流玩家将三段线索拼接,还原出完整的“绝境反杀”流程。不到两小时,#寻找夜莺真实身份#冲上热搜第九。而那些粗糙的引流视频,因内容虚假被系统自动降权,播放量停滞不前。
沈逸盯着数据曲线,手指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道指令:将所有真实传播路径标记为【可信节点】,建立反向追踪链,一旦检测到星穹科技外联通道的访问行为,立即回传虚假身份报告。
就在此时,耳机里传来苏瑶的声音。她正在个人直播间做日常解说,随口提到:“最近‘夜莺’的呼吸频率和某个老对手很像……但不可能是她。”弹幕瞬间刷屏,有人截图对比,有人翻出旧比赛录像,质疑声与猜测声交织。
林悦看到这条直播切片,手指顿了顿。她点开“夜莺”的宣传视频,再次回放那个微笑的瞬间。系统后台悄然记录:【面部肌肉运动轨迹重合度:93.1%】,但未触发警告。
沈逸调出“策略模拟空间”,输入当前传播数据、用户画像、平台算法偏好。系统推演七十三万次,最终锁定最佳发布时间与话题组合。他退出模拟,打开匿名专栏后台,撰写一篇题为《从“夜莺”看电竞表演的未来》的分析文。文中以学术口吻解析战术编排的精确性、角色塑造的符号意义、以及“表演与竞技”的边界消融。文章末尾,他引用了一句未署名的话:“真正的表演,是让观众忘记脚本的存在。”
文章发布后两小时,被三家主流电竞媒体转载。评论区迅速分化:一派认为“夜莺”不过是精心包装的人设,另一派则坚称她的操作已超越剧本控制。争议越大,热度越高。二十四小时内,活动话题升至热搜第七,赞助商私信询问能否追加曝光资源。
林悦看着飙升的数据,轻声说:“他们真的在讨论我们了。”
沈逸没有回应。他调出系统日志,发现“情感模拟核心”的能耗值仍在缓慢上升,较基准值高出12%。他点开数据源记录,看到【动态混淆层】已成功注入三组虚假呼吸样本,分别关联不同性别与年龄层的玩家模型。而林悦修改的AR代码中,那道伪装成调试信息的反向追踪指令,正安静等待下一次触发。
赞助商的消息再次弹出:“希望增加一场预热直播,由‘夜莺’亲自出镜,回答粉丝提问。”
沈逸盯着屏幕,手指悬在键盘上方。他知道,对方在试探——试探“夜莺”是否真能独立回应,还是仅限预录内容。一旦答应,风险指数将直线上升。
他调出“隐藏身份加持”模块,查看形象切换准备度:96.3%。足够应对常规直播,但若被要求即兴互动,微表情同步仍存在0.2秒延迟风险。
林悦凑过来:“我可以和她一起上,分担压力。”
沈逸沉默片刻,敲下回复:“可以直播,但问题必须提前提交,由团队审核。”
对方很快回应:“接受,但希望‘夜莺’能展现更多个人特质,不要太像机器人。”
沈逸冷笑,指尖在键盘上敲出最后一行指令:将“情感模拟核心”的情绪反馈逻辑临时调高15%,允许在预设范围内生成即兴回应。同时,他在后台新建一个监控任务,实时比对“夜莺”语音与林悦过往语音样本的声纹特征,一旦匹配度超过70%,立即启动混淆协议。
林悦开始整理粉丝提问。大多数是技术类问题,也有几个关于“夜莺”性格与游戏理念的。她看到一条:“你打游戏时,会笑吗?”犹豫了一下,勾选通过。
沈逸扫了一眼问题列表,没有阻止。
宣传节奏已成,流量洪峰初现。战队粉丝数突破十万,赞助商态度从质疑转为期待。沈逸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干扰尚未浮出水面,而那股来自星穹科技的信号,仍在暗处徘徊。
他关闭所有窗口,调出最后一份数据报告。屏幕中央,一条曲线突然跃起——某个未注册的爬虫程序正在抓取“夜莺”的呼吸频率波形图,Ip路径经过三次跳转,最终指向一个未授权的外联节点。
沈逸没有立即拦截。
他在后台输入指令:【启动混淆协议,释放虚假情感数据包,内容为“紧张-犹豫-短暂笑意”】。
数据包生成,自动嵌入公开接口。三秒后,爬虫程序更新抓取内容,将虚假波形上传至某个匿名论坛。
林悦发完最后一条预热动态,抬头说:“明天直播,我会说点什么?”
沈逸看着她,声音很轻:“说你想说的。”
她笑了,手指在键盘上敲下草稿:“大家好,我是灵音。今晚,我想带你们看看,那个从不说话的‘夜莺’,到底是谁。”
喜欢女装学霸逆袭电竞巅峰请大家收藏:(m.8kxs.com)女装学霸逆袭电竞巅峰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