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茂目光温和地看向赵婉,问道:“赵姑娘,不知你对军人作何看法?”
赵婉微微低头,略作思忖,而后抬起头来,神色端庄说道:“侯爷,在民女看来,军人乃国之干城,肩负保家卫国之重责。他们舍己奉公,风餐露宿,守卫山河安宁,护佑百姓太平。若无军人戍边御敌,哪有我等安稳日子。实乃令人敬仰。”
常茂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点头道:“赵姑娘所言极是。”
接着,常茂又问道:“赵姑娘,你可曾听闻辽东军?”
赵婉轻点螓首,答曰:“自是听闻过。那辽东军乃辽国公一手创建。听闻如今辽东之地发展迅猛,已在大明屈指可数。且那里的军人,似与大明别处的军人多有不同。”
常茂咧嘴一笑,憨声道:“嘿嘿,那是自然,我大哥可厉害着呢!”
随后,常茂感慨道:“早听闻赵姑娘知书达理,却没想,姑娘对我们这些舞刀弄剑的大老粗,竟有这般好的看法。”
赵婉说道:“侯爷何出此言?军人于大明,付出极多,保家卫国,功绩赫赫,实乃值得万民敬仰。”
常茂微微摇头,叹道:“如今好多姑娘,偏爱那些读书人,觉着他们知文识礼,举止风雅。对我们这些整日舞刀弄剑的大老粗,多有看不上眼。总觉得咱们行事鲁莽,言语粗俗。”
赵婉闻言,正色道:“侯爷这话说得有些偏了。读书之人,自有其风采,但军人之功,亦不可没。读书人以笔为刃,军人以剑卫国,二者皆是为大明社稷。军人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若无他们,何来太平盛世让读书人安心治学?民女敬重读书人,亦敬重军人。侯爷及诸位将士,皆是大明的栋梁,当得起万民敬重。”
常茂听了赵婉这番话,心中大为感动,不禁抱拳行礼道:“赵姑娘一番言语,令常某茅塞顿开。过往总觉姑娘们瞧不上咱,今日听姑娘所言,方知并非所有女子都如此。”
赵婉见状,连忙回礼,二人相视一笑。赵婉好奇问道:“难不成辽东的女子,也更倾心于读书人么?”
常茂赶忙摇头,应道:“这倒不是。辽东不比别处,那儿局势复杂,时常有外敌侵扰。女子们打小就见惯了军人保家卫国,对咱这些扛枪打仗的汉子,多是敬重有加,甚至还以能嫁与军人为荣呢。”
他挠挠头,又道:“在辽东,军人可颇受姑娘们青睐,不像在别处,还得遭人嫌弃是大老粗。”
赵婉微微点头,笑道:“如此看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辽东的风气倒也别具一格。”
常茂咧嘴笑道:“是啊,咱辽东的女子,性子直爽,瞧事儿明白着哩。”
常茂接着说道:“赵姑娘,在辽东,读书人也是要参军的,嘿嘿。而且虽说辽东军的军人们都是些糙汉子,但也要识字才行,若是不识字,不会读一些基本的书,还没资格参军呢。”
赵婉面露惊讶,不禁赞叹:“不想辽东竟有这般规矩,如此一来,辽东军岂不是能文能武,实力非凡。”
常茂颇为自豪,点头道:“正是如此。咱辽东军既要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也要有学识,知晓兵法谋略,这样打起仗来,胜算才更大。”
赵婉眼中满是钦佩,说道:“如此治军,辽东之地必然安稳,大明也能多一分保障。”
常茂笑道:“赵姑娘过奖,咱辽东军也就是尽些本分罢了。”
朱雄英在一旁听得入了迷,忍不住插嘴道:“二舅啊,听说辽东好玩得很,我好想去一次。”
常茂笑着摸摸朱雄英的头,说道:“皇太孙若想去,那辽东自然是欢迎得紧。那儿山川壮丽,物产丰富,还有许多别处见不着的风土人情。不过路途遥远,皇太孙出行可得安排周全咯。”
朱雄英眼睛亮晶晶的,迫不及待道:“真有那么好玩?等我禀明皇祖父,定要去瞧上一瞧。二舅,你可得给我讲讲还有啥好玩的。”
常茂哈哈一笑,说道:“行嘞,辽东的趣事多着呢,且听我慢慢讲来……”
赵婉在一旁静静听着,脸上也不禁浮现出一抹笑意。
赵婉心下不禁一动,暗自思忖,这常家二公子,着实是个有趣之人。
瞧他模样,一脸憨厚,行事说话透着股质朴劲儿,哪像许多人那般,满肚子弯弯绕绕的心计。
想着,赵婉嘴角微微上扬,眼中多了几分温和笑意,静静听着常茂与朱雄英交谈,倒也觉得这园子中的氛围愈发轻松愉悦起来。
三人于花园中,且谈且行,不觉已过好些时候。朱雄英忽觉时辰不早,便开口道:“要不咱回去吧?”
常茂点头称是,当下,常茂与朱雄英领着赵婉,一同回到蓝氏与太子妃跟前。
蓝氏看向常茂,问道:“茂儿,你瞧这赵姑娘怎样?”
常茂挠挠头,老实答道:“赵姑娘挺好的。”
太子妃转而看向赵婉,问道:“赵姑娘,你觉得我家这二弟如何?”
赵婉微微欠身,神色诚恳道:“常公子为人憨厚,言语率真,一路交谈下来,民女深感其性情纯善,实乃难得。”
赵夫人瞧着二人这般表态,心下寻思此事多半能成,压在心头的大石,总算是落了地。若自家女儿当真能嫁入常家,往后也就没多少可忧心的事了。
常家门第不错,瞧这常二公子的为人,女儿嫁过去想必也能安稳度日。
赵夫人暗自思忖,面上不禁露出几分欣慰之色。
蓝氏笑着看向赵夫人,说道:“赵夫人,既然孩子们都有意,咱就合计合计这婚事。依我看,先请媒人上门,走个正式的提亲流程,也显得咱们常家对这事儿上心。”
赵夫人点头应道:“蓝夫人所言极是,提亲一事确实得郑重。”
蓝氏接过话茬:“那是自然,聘礼方面,我们常家定会按规矩准备周全,绝不让赵姑娘受了委屈。”
赵夫人笑道:“蓝夫人如此诚意,我自是放心。再之后,就挑个良辰吉日,把婚期给定下来。”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将婚事的各个流程都商讨得明明白白。
从提亲的日子,到下聘的物件,再到婚期的大致范围,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喜欢大明辽国公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大明辽国公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