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氏挑来选去,把诸多官宦人家都考量了个遍,最终觉得工部主事赵霖的女儿赵婉最为合适。
这赵婉自小接受良好教养,知书达理,一言一行皆透着温婉大方。
而且听闻她极善持家,家中诸事经她打理,井井有条。
蓝氏心想,这般女子若能与常茂成亲,定能成为常茂的贤内助。
于是,蓝氏差人细细打听赵婉的日常行径与为人处世,所得结果愈发让她满意。
她寻思着,寻个合适时机,便与常遇春商议,正式去赵家提亲。
与此同时,蓝氏也想着,得先让常茂知晓此事,看看他的态度。
毕竟成亲是终身大事,虽父母之命至关重要,但也得顾及儿子的想法。
于是,她差人去唤常茂回府,准备与他好好聊聊这门亲事。
赵霖夫人从常家归来,一进家门便迫不及待将常府有意联姻之事告知赵霖。
赵霖听后,非但没有喜色,反而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他心中明白,自己不过是个六品主事,而常家乃是一门双国公的显赫门第,双方实乃门不当户不对。
虽说与常家结亲,于仕途而言或许是难得机遇,但他更担心女儿嫁过去会受委屈。
常府规矩繁多,女儿自小养在身边,他深知女儿性情,怕她难以适应。
赵霖对夫人叹道:“这门亲事,看似风光,实则暗藏忧虑。我只盼女儿能寻个真心待她之人,平平淡淡过一生便好。常府高门大户,不知其中深浅,万一女儿嫁过去有个闪失,叫我如何心安?”
夫人听了,也是一脸愁容,二人相对无言,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赵霖夫人见丈夫这般忧虑,忙劝道:“夫君,你也别太忧心。常家在京中一向名声颇好,家风严谨,想来不会让婉儿受委屈。你想想,若婉儿嫁入常家,往后便是国公府的媳妇,常家定不会轻慢。”
她稍作停顿,又接着道:“再者说,有了常家这层关系,于你仕途也大有裨益。以后升迁之路,想必也会顺遂许多。婉儿若能因此过上好日子,咱们做父母的,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赵霖听了夫人这番话,心中虽仍有顾虑,但也觉得有些道理。
他思索片刻后,缓缓说道:“话虽如此,可女儿终身大事,马虎不得。我还是想先问问婉儿的意思,若她也愿意,咱们再从长计议。”
夫人点头称是,于是二人决定,待女儿回房,便与她谈谈此事,看她心中想法究竟如何,再做定夺。
赵夫人寻了个空,将常家有意联姻之事告知女儿赵婉。
赵婉静静听完,面上并未露出太多情绪,只是轻声说道:“但凭父母做主便是。”
她自幼饱读诗书,知晓在这时代,婚姻大事向来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她虽未曾与常茂谋面,可常家的声名如雷贯耳,知晓那是一门显贵。
她明白父母为自己的终身大事操心,自不会去反抗。
赵夫人见女儿这般顺从,心中既欣慰又有些心疼。
她拉过赵婉的手,柔声道:“婉儿,娘知道你懂事。只是这一嫁过去,便要离开爹娘,娘实在不舍。但常家是个好人家,娘想着你去了,也能有个好前程。”
赵婉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不舍,说道:“女儿明白娘的苦心,无论去到哪里,女儿都会记挂爹娘。”
自常家挑中赵家,有意联姻之后,赵家府门外便热闹起来。每日都有不少人,或神色恭敬,或满脸堆笑,提着大包小包的礼品前来拜访。
这些人中有赵家的故交旧友,也有平日并无往来,只因听闻常家与赵家的这层关系,便想着来攀附的。
一时间,赵家门前车水马龙,送礼之人络绎不绝。
赵霖身为户部主事,俸禄着实不算丰厚,一家人的日子,也就勉强过得去。
虽稍显清贫,却也过得体体面面。
平日里,他于工部任主事,性子内敛,甚少与人交际往来。
然而眼下,也不知从何处突然冒出众多所谓的“故交旧友”。
这些人纷纷登门,把个赵府门槛都快踏破了。
赵霖心中清楚,他们无非是瞧着常家与赵家有意联姻,想借此机会攀附权贵罢了。
看着眼前这熙熙攘攘的场景,赵霖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无奈与忧虑,只觉得这突如其来的热闹,不知会给自家带来怎样的变数。
赵霖家中并无管家操持杂务,赵夫人瞧见外面热闹非凡的动静,忙不迭跑到屋里,神色匆匆地对赵霖说道:“老爷,外面来了好多人,都说是来拜访咱家的。”
赵霖眉头一皱,略作思忖后,语气坚定地说道:“不见。这些人,无非是冲着常家来的,往日里不见他们这般热络。咱赵家向来行事低调,无需与这些趋炎附势之人打交道。”
赵夫人听了,微微点头,虽觉来人众多,一概不见似乎有些不妥,但也明白丈夫的脾性,便转身出去,按赵霖的意思,婉拒了那些前来拜访之人。
来者里头,不少是朝中大臣差遣而来。听闻赵霖拒见,他们倒也没多纠缠,转身回府向自家老爷复命。
这些大臣听闻赵霖如此态度,心中颇有些不满。
心想着,不过是要与常家结亲,还未成真,便如此硬气?
真以为傍上常家,就能不把旁人放在眼里?
一时间,对赵霖多有腹诽。
但碍着常家的面子,也不好发作,只是心中暗自记下此事,寻思着往后若有机会,定要让赵霖知晓,即便与常家联姻,也不可这般倨傲。
一日,赵婉出门逛街,正巧碰见几个与赵霖相识官员家的女儿。
她们一见赵婉,立马满脸堆笑地凑了上来,七嘴八舌道:“哎哟,赵妹妹,可恭喜你啦,就要嫁给常家二公子,这真是天大的好福气呀!”
“就是就是,往后你可就是国公府的少夫人,咱们都得羡慕死咯!”
一时间,莺莺燕燕的恭喜声不绝于耳。
赵婉生性谦逊,听众人这般说,赶忙摆了摆手,面带赧色道:“诸位姐姐,可莫要这般胡说。如今这事儿八字都还没一撇呢,亲事到底成不成还不一定,可不敢这般打趣。”
说罢,神色颇为诚恳,丝毫没有因即将与常家联姻而显露半分骄矜。
喜欢大明辽国公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大明辽国公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