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眉头微皱,缓缓说道:“此刻刺杀朱雄英,绝非明智之举。允炆想登上大位,阻碍岂止朱雄英一人。那太子妃,心思聪慧,定不会坐视不管;辽国公手握辽东势力,实力不容小觑;还有一众淮西勋贵,皆是朱雄英助力。即便朱雄英身死,这些势力仍在,允炆上位之路,依旧艰难。”
吕氏所言不虚,倘若朱雄英遭刺杀,只要常氏膝下尚有子嗣,那皇储之位,便轮不到朱允炆来觊觎。
吕氏目光投向韩月,开口问道:“对太子妃下毒之事,已然过去些时日,究竟可有成效?”
韩月赶忙低头,回禀道:“表姑,那毒剂量小,起效需时久,短期内难见端倪。再者常氏平日里喜好锻炼,身子骨硬朗。依婢子看,还得再多些时日,仔细观察才行。”
吕氏轻叹一声,道:“也罢,也只能徐徐图之了。至于太医那头,我寻思寻思,看看能否买通几个。”
吕氏一心为朱允炆谋那储君之位,见韩月所下之毒起效缓慢,心中焦急万分。她寻思一番,决意从太医处下手。
这日,吕氏暗中差人,将几个平日里与宫中往来密切、又有些把柄落在她手中的太医,唤至隐秘之处。
众人到齐,吕氏面色一沉,先将他们的把柄一一道出,众人顿时面如土色。
吕氏见状,话锋一转,又许以重金厚利,威逼利诱道:“此事若成,好处自然少不了你们,但若敢声张或办砸了,你们也知道后果。”
众太医权衡利弊,只得应下。
其中一太医思索片刻,进言道:“夫人,此前那毒剂量小,又因常氏身子康健,才迟迟未显效。依在下之见,可适当增大剂量,且改变下药之法。比如混入她日常所用之物,神不知鬼不觉,如此或能加快见效。”
吕氏闻之,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点头称善,遂命众太医按此计行事,只盼能早日达成所愿,为朱允炆除去这上位之碍。
他们浑然不知,太子妃常氏心思缜密,对此早有戒备。
常氏暗中留意许久,已然掌握了些许证据。
自感形势严峻,此后但凡尚食局送来的饮食之物,东宫众人皆谨慎对待,一概不吃,而是悄悄换成自己精心制作的膳食,以防不测。
如此一来,吕氏等人的算计,在常氏的警惕防备下,一时难以得逞。
在辽东之地,常孤雏听闻白莲教近来频繁露头生事,心中大怒。当即下令手底下的特勤组:“准备收网,将潜伏在辽东的白莲教教众一个不留,尽数拿下,也好杀一儆百!”
辽东特勤组得了令,即刻在各地展开抓捕。
他们行动迅速,配合默契,一处处白莲教隐匿之地被接连捣毁。
那些平日里作恶多端的白莲教教众,还未来得及反应,便已被特勤组拿下。
与此同时,特勤组将白莲教的种种龌龊勾当,诸如骗财害命、蛊惑人心等恶行,详细写在告示之上,张贴于辽东各地显眼处。
百姓们见状,纷纷围聚观看,这才知晓白莲教竟是如此奸恶。
一时间,百姓们义愤填膺,对白莲教痛恨不已。
在官府鼓励下,百姓们踊跃参与进举报大军之中。
街头巷尾,只要有人察觉白莲教踪迹,便立刻向官府举报。
如此一来,白莲教在辽东再无藏身之地。
不多时日,大部分白莲教众皆被抓捕,只有少部分余孽侥幸逃脱,狼狈逃出辽东,恰似丧家之犬。
辽东将白莲教一遭肃清后,消息传至山东。
山东之地闻风而动,即刻对白莲教展开清扫。
只是山东局面复杂,行动虽不似辽东那般彻彻底底,却也让白莲教元气大伤,一时再难如往昔肆意妄为。
小明王听闻此般情形,顿时怒从心头起,气得暴跳如雷,破口大骂道:“这群无用之辈!连区区特勤组和地方清扫都应付不来,要他们何用!本王费尽心力经营,竟被搅成这般模样,真是一群饭桶!”
小明王本就打的如意算盘,念着辽东如今身为大明第一经济体,若能在此地暗中潜心发展,待日后举事,那便如有神助,方便太多。
谁能料到,不过短短时日,竟被辽国公出手连根拔起,恰似断了一臂。
如此变故,怎叫他不怒火中烧,恨得牙痒痒。
小明王深知局势危急,忙不迭差人快马加鞭去通知韩月。
来人一路疾驰,寻到韩月后,将小明王的口信如实传达:“韩姑娘,明王有令,让您劝吕氏最近行事务必低调。如今白莲教四处被查,万一真大规模暴露,咱们多年谋划可就全完了,一切皆休啊!”
韩月闻罢,神色凝重,深知此事关乎重大。
她不敢耽搁,立刻前往吕氏处。
见了吕氏,韩月将小明王之意细细说来,吕氏听后,眉头紧锁,心中暗忖如今局势艰险。
可吕氏怎会轻易罢手,她表面应下,心中却盘算着如何另辟蹊径,继续为朱允炆谋那大位。
她想,即便此时低调,日后也定要寻机再度出手。
就在吕氏暗自谋划之时,那白莲教虽遭重创,但其残余势力并未彻底消散,依旧在暗中涌动,似是在等待着某个时机,重新兴风作浪。
朱元璋得知南北两条水泥官道修筑期间生出这些事端,略一思忖,便瞧出其中端倪。
心中暗道:“看来这吕氏怕是与白莲教暗中勾连了。”
只是当下吕氏身后有江南士绅豪族撑腰,手中又无确凿证据,贸然动手多有不便。
朱元璋寻思一番,决定暂且按兵不动,且由着她再折腾些时日。
待日后处置吕氏,朱允炆会是何般感想,朱元璋倒也不太放在心上。在他看来,大事为重,哪能因这等顾虑而误了全盘谋划。
与此同时,朱元璋唯恐朱雄英在北路水泥官道修筑现场遭遇不测,赶忙调拨不少锦衣卫,命他们暗中奔赴现场,务必护好大孙周全。
心中念道:“我这宝贝大孙,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若朱雄英真有个三长两短,那可绝非朱元璋一人发怒这般轻巧。
辽东乃雄英根基所在,一旦有事,辽东恐生大乱。
届时,这乱子如燎原之火,大明恐将陷入战火纷飞,天下苍生又得遭那兵荒马乱之苦。
喜欢大明辽国公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大明辽国公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