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枭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7章 顺势而为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昌隆社那份盖着鲜红大印、烙印着靖王府徽记的公文,其效力之强、传播之速,远超所有人的想象!它如同九天降下的定海神针,又似万钧巨石轰然砸入沸腾的油锅!

滋啦——!

恐慌?瞬间凝固!仿佛被无形的寒冰冻结!

愤怒?骤然冰释!滔天怒火遇上了绝对的力量,瞬间熄灭!

质疑?烟消云散!在“昌隆社”三个字的金字招牌和靖亲王那赫赫威名之下,一切疑虑都显得苍白可笑!

那些昨日还围堵在裕民钱庄残破门脸前,挥舞着拳头、叫嚣着要“砸开金库”、“清君侧”的世家豪族管事们,此刻如同被施了定身咒。他们死死盯着墙上新张贴的、覆盖在朝廷冗长诏书旁边的昌隆公文,脸上的狰狞、焦躁、绝望,如同冰雪消融般迅速褪去,被巨大的惊愕取代,紧接着,狂喜如同野火般在他们眼中燃烧起来!

“昌隆社!是昌隆社接手了?还有……靖王殿下的徽记!靖王亲自作保?!” 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兑付!看这里!‘**凭有效凭证,即时、全额兑付金、银、足色贯钱!**’ 是‘即时’!不是朝廷说的三个月!是‘全额’!不是打折!是金银铜钱!不是空头票据!” 有人几乎是吼出来的,指着公文上那力透纸背的关键字眼。

“快!快马加鞭回去禀报家主!钱!咱们的钱有着落了!比存在那该死的裕民号还要稳妥百倍!是昌隆社!是靖王担保啊!” 管事们激动得语无伦次。

“散了!都散了!还堵在这儿作甚?赶紧去昌隆号排队啊!去晚了小心排到明年!” 有人大声吆喝着,人群轰然响应。

几乎就在公文贴出的同一日,那席卷大宋、沸反盈天的民愤狂潮,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强有力的大手轻轻一抚,瞬间平息下去。昨日还人山人海、濒临暴动的裕民号门前,转眼间门可罗雀。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每一家挂着“昌隆”鎏金招牌的分号门前,迅速排起了秩序井然的长龙。紧张恐慌的阴霾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巨大庆幸和前所未有的踏实感。人们紧紧攥着手中的票据,眼神中不再是绝望的灰暗,而是充满了对昌隆社信誉近乎盲目的、绝对的信任!

一张公文,定鼎风波!

这便是昌隆社那令人窒息的力量!这便是靖亲王杨靖那足以改天换地的无上威势!无需调动一兵一卒,无需发出半句恫吓,仅仅是一个清晰、强硬、由绝对实力背书的承诺,再加上那块响彻寰宇的招牌,便足以让足以倾覆王朝的滔天巨浪,温顺地化作潺潺涓流。

汴梁城上空那积压多日的厚重阴云,似乎被这股无形的力量撕开了一道口子,透下几缕微光。然而,深宫大内,龙德宫中——

太上皇赵佶手中的画笔“啪嗒”一声掉落在宣纸上,洇开一团刺目的墨迹。

皇帝赵恒脸色铁青,死死攥着那份报告“民愤奇迹般平息”的奏报,指关节捏得发白。

父子二人,脸上没有半分喜色,只有一片死灰般的惨淡和深入骨髓的屈辱!

打脸!啪啪作响、毫不留情的打脸!

朝廷耗费无数心思、字斟句酌、加盖玉玺、八百里加急颁行的煌煌圣旨,如同一块投入泥潭的石头,非但没能平息风波,反而激起了更大的漩涡,成了彻头彻尾的笑话!而靖王那边,轻飘飘一张甚至没走官方渠道的“公告”,仅仅晚了半天发出,就如同神只谕令,瞬间抚平了所有波澜!

朝廷的圣旨,在靖王的公告面前,竟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如此……一钱不值!

朝廷的威信,在这场风暴中,已被昌隆社这张轻飘飘的公文,彻底碾落尘埃,踩进了泥泞里!这耳光,不仅抽在脸上,更是抽在赵宋王朝的脊梁骨上,抽得他们神魂俱颤,生疼入髓!

极致的屈辱与无力感,瞬间化作暴戾的怒火!

“废物!一群废物!”赵恒的咆哮在龙德宫回荡。

“噼里啪啦——砰!”价值连城的汝窑青瓷笔洗、哥窑开片香炉、定窑白釉茶盏……一件件御用珍品,在帝王的狂怒下粉身碎骨。据说,连一方御用的老坑端砚,都被赵佶亲手狠狠掼在地上,摔成了八瓣!龙德宫与皇宫大内,当天更换碎裂器物的声响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着昂贵的粉尘与绝望的气息。他们用李纲的命和三百万贯内帑换来的,不过是暂时的、摇摇欲坠的安稳,付出的代价,却是整个王朝未来的根基和颜面!

病榻之上,气息奄奄的李纲,在昏沉的意识边缘,隐约听到了窗外喧嚣渐息的消息。风暴……平息了?昌隆社……出手了?江山……暂时无虞了?

他那干裂如旱地般的嘴唇,极其轻微地翕动了一下。一滴浑浊、冰冷的老泪,仿佛承载着毕生的重负,悄然从深陷的眼角滑落,无声地洇入早已被药味浸透的枕畔。

他拼却性命、赌上毕生清誉换来的结果……终于到来了。

是该欣慰吗?亿万生民暂时免于了动荡之苦,社稷暂时得以喘息。

还是该感到更深的悲凉?他效忠的朝廷,他为之呕心沥血的赵宋正统,其权威已被彻底践踏,未来……已然可见。

罢了……罢了……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李纲浑浊的目光,艰难地转向病榻前恭敬侍立、满面忧色的得意门生——王敏。他极其费力地抬了抬手,枯瘦的手指仿佛重逾千斤。

王敏见状,急忙俯身凑到恩师唇边,声音带着哽咽:“恩师!学生在此!您有何吩咐?学生万死不辞!”

李纲的呼吸微弱而急促,他用尽最后一丝清明,声音细若游丝,却字字清晰,如同最后的遗训:

“大势……如此……不可逆也……”

他停顿了一下,积蓄着力量,目光似乎穿透了屋顶,望向那不可知的未来:

“顺势……而为吧……多……多考虑……亿万……生民……”

王敏浑身剧震!他难以置信地看着恩师枯槁却异常平静的面容。“顺势而为”?这……这难道是要……?“老师!您……” 王敏的声音充满了震惊、不解,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惶恐和……顿悟?恩师这是在为他,为清流,指明一条生路?

李纲没有再解释,也无须解释。他眼中最后一点光亮渐渐黯淡下去,只留下无尽的疲惫和解脱。他极其轻微地、却又无比坚定地挥了挥手,示意王敏离去。

王敏张了张口,千言万语堵在喉咙,看着恩师那已然阖上双眼、仿佛卸下万钧重担的平静面容,最终,他含着热泪,对着病榻深深一揖,长揖及地。然后,带着恩师那重若泰山的最后嘱托——“顺势而为”,一步一步,沉重地退出了这间弥漫着药味、悲凉与历史抉择气息的卧房。

风暴虽平,余波未息。

李纲病榻前的“顺势而为”,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王敏心中激起千层浪,也迅速在他所代表的清流年轻一代中悄然传递、发酵。

很快,一种声音如同初春的微风,开始在看似平静的朝堂之上,在官员的私语之间,在清流议政的雅集之中,渐渐刮了起来,并且风声日盛:

“值此朝局动荡、社稷飘摇之际,非有擎天巨擘不足以定鼎乾坤!”

“靖亲王坐拥雄兵,富甲天下,更兼民心所向,威望卓着!岂可使其久处江湖之远?”

“当此危局,朝廷应开诚布公,放下芥蒂,急召靖亲王入京!”

“请靖王殿下入朝!共襄国是!主持大局!”

“唯有靖王入朝,方能凝聚人心,重振朝纲,挽狂澜于既倒!”

这呼声起初尚显谨慎、零星,如同试探的涟漪。但很快,便汇聚成一股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难以忽视的潮流,拍打着垂拱殿那扇象征着至高皇权、此刻却显得无比脆弱的大门。汴梁城的天空下,一场新的风暴,似乎正在酝酿。

《大宋枭雄》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8k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8k小说!

喜欢大宋枭雄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大宋枭雄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