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城的粮仓外,新收割的两洲抗旱稻堆成了小山。德川家康站在稻堆前,手里摩挲着那把硫磺钢短刀,对石川数正说:“丰臣的钢炉还在冒烟,可大阪城的粮价,已经涨了三成。”他让人把新稻分发给家臣,“让他们知道,跟着我,有饭吃,有好刀用。”
丰臣的困局:钢炉与粮仓的双重压力
大阪城的炼钢厂里,工匠们第第十五次倒出废钢。炉渣里混着没熔化的铁粒,像丰臣秀吉此刻的心情——焦躁又无奈。葡萄牙商人送来的硫磺越来越少,就算送来,炼出的钢也脆得像陶土,他不知道,这些硫磺早被大明探子动了手脚。
“再炼不出钢,就把你们都扔进淀川!”丰臣秀吉的怒吼在工坊里回荡。可工匠们只能磕头,说“大明的钢里像藏着鬼神,学不来”。更让他头疼的是粮荒,今年日本各地闹旱灾,大阪城的粮仓见了底,派去买粮的人传回消息:“江户城的粮价平稳,德川家好像不缺粮。”
丰臣秀吉让人去江户“借粮”,德川家康只给了十担陈米,附了封信:“今年收成不好,自家都不够吃——听说大明的两洲有抗旱稻,丰臣大人不妨去求一求?”这话戳中了丰臣的痛处,他把信撕得粉碎:“德川家康!你等着!”
德川的暗劲:钢刀与稻种的扩散
德川家康没闲着。他让人把大明送来的硫磺钢短刀,分发给最得力的家臣,刀柄上的大明纹样被磨掉,换成德川家的三叶葵纹——“就当是咱自己炼的钢”。家臣们拿着刀操练,刀光闪得晃眼,比丰臣家的铁刀强太多。
两洲的抗旱稻在江户城外推广开来。德川家康让人把种植图谱刻在木牌上,插在田埂边,农民们跟着学,秋收起的稻子堆满了仓库。有个老农捧着稻穗,对儿子说:“这稻子比神佛还灵,得好好种——听说这是大明送来的,咱得记着好。”
石川数正按德川的意思,悄悄联络对丰臣不满的大名。他不说“反丰臣”,只说“德川大人有粮有钢,跟着他,不受气”。越前国的大名池田辉政第一个响应,说“愿与江户城互通有无”——其实是想换德川家的钢刀和稻种。
京师的冷眼:坐观其斗的算计
林远在工部收到锦衣卫的密报,上面画着丰臣与德川的势力范围:德川已拉拢了五个大名,丰臣的亲信只剩三个。他笑着对石星说:“火候快到了。”石星看着密报上“江户城流通两洲通宝”的条目,“这钱背面刻着日文,用着用着,日本百姓就认大明的规矩了。”
沈一贯的账本上,记着“日本来的铜器少了三成”,但“朝鲜的铜、两洲的银,补上了缺口”。他对林远说:“丰臣的人买不到硫磺,只能用铜换,咱趁机压低铜价,等于用日本的铜,造大明的炮。”
万历皇帝问林远:“要不要再加把火?”林远答:“不用。让他们自己斗——丰臣急了会先动手,德川有大明的钢和粮,输不了。等他们两败俱伤,咱再派‘靖倭号’去‘调停’,名正言顺。”
辽东的屏障:互市与巡逻的静默
辽东的“汉满营”里,石安带着女真士兵操练连珠炮。炮口对准的,依旧是边境的蒙古游骑。林远的密令传到辽东:“严防死守,别让日本的乱事波及过来,尤其别让蒙古人趁机作乱。”
舒尔哈齐在互市三关查得更严了。有个想把钢斧卖给日本商人的女真小贩,被他当场罚了十匹貂皮:“大明的钢,能给倭寇?”他让人在关前立了块碑,刻着“禁售钢器与外夷”,汉满双语,谁也别想装傻。
往来的商队里,锦衣卫的探子依旧混在其中。他们把“丰臣要对德川动手”的消息,传给朝鲜的“明鲜营”,再由那里的探子,悄悄透露给丰臣家的反对派——“添柴”的事,不用大明亲自做,自有想借机上位的人代劳。
两洲的警戒:钢舰与情报的联动
王守仁在两洲调兵遣将。“同洲号”和“镇洋号”开到日本海域,不靠近,也不远离,就那么游弋着,像两只盯着猎物的雄鹰。舰上的望远镜,每天都在记录丰臣与德川的动向,情报汇总后,快马送回京师。
两洲的商行接到新指令:“给江户城的商队,多送些丝绸和茶叶,少收三成钱;给大阪城的商队,加价五成,还得严查货物。”英国商人见了,也跟着调整价格,丰臣家的采购成本,一下子高了不少。
秘鲁橡胶林的印第安人,最近学会了一句汉话:“日本乱,两洲安。”他们不知道啥意思,只知道守好橡胶林,就能换到更多钢斧——这些钢斧,最终会通过贸易路线,送到德川家臣手里。
裂痕的扩大:不流血的战场
丰臣秀吉终于忍不住了。他以“德川家康私通大明、意图谋反”为由,下令各路大名出兵讨伐江户。可响应的人寥寥无几,池田辉政等大名按兵不动,说“要先看看形势”。丰臣的部将抱怨:“连把像样的钢刀都没有,怎么打?”
德川家康的回应很“软”:他派人给丰臣送去二十担新米(两洲的抗旱稻),说“若大人缺粮,尽管开口,何必动刀兵”。这举动让更多人觉得,德川“仁厚”,丰臣“好战”。大阪城的百姓私下说:“丰臣大人只会喊打,德川大人却给咱送粮。”
林远看着密报上的“丰臣出兵,应者寥寥”,对沈一贯说:“这就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咱没派一兵一卒,却让德川占了理——这才是最高明的扩张。”沈一贯笑着算:“等他们打完,日本的铜、硫磺,都得按咱的价来,这账划算。”
夕阳下,江户城的田埂上,农民们在收割两洲的抗旱稻;大阪城的炼钢厂里,废钢堆得像小山。林远在工部的地图上,用蓝笔把德川的势力范围涂得更大,红笔标注的丰臣地盘,越来越小。他知道,用不了多久,这张图上,就会响起日本内乱的第一声枪响——而那枪声背后,藏着大明不动声色的手。
夜深了,江南造船厂的第三艘“靖倭号”,正悄悄安装炮膛。李匠头让人在炮身上刻了行小字:“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他不知道,这艘舰将来的使命,不是开火,而是带着大明的“调停令”,驶入日本的港口——那时,日本的天空,会飘起大明的龙旗。
喜欢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请大家收藏:(m.8kxs.com)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