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偏殿。
这里本是李承乾闲暇时看书休憩的地方,如今却被改得面目全非。殿中央摆着一张巨大的沙盘,上面是微缩的长安城模型,山川河流,街道坊市,纤毫毕现。四周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图纸,上面用墨笔和朱笔画满了稀奇古怪的线条和符号。
袁天罡一身青色道袍,站在殿中,只觉得浑身不自在。
空气里没有他熟悉的檀香味道,只有一股淡淡的墨香和木头味儿。周围没有卜筮用的龟甲铜钱,只有一堆叫不出名字的木尺、圆规和墨斗。
他感觉自己不是被请进了东宫,而是误入了一个顶级工匠的神秘工坊。
“袁天师,来,喝茶。”李承乾指了指旁边的小几,上面放着一套精致的茶具。
袁天罡哪有心思喝茶,他看着眼前这位笑得奸诈的太子殿下,一张老脸皱成了苦瓜:“殿下,贫道……贫道实在是愚钝,于这营造之术一窍不通。您让贫道来规划道路,这……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嘛。”
“怎么是强人所难呢?”李承乾不以为意,走到沙盘前,拿起一根细长的竹竿,在上面轻轻一点,“天师请看,此乃长安城。所谓堪舆之术,不外乎是相地之法,看山川之走向,辨水流之脉络,趋吉避凶,对也不对?”
袁天罡下意识地点了点头:“理是这个理,但……”
“那就对了!”李承乾直接打断了他,“修路,亦是如此。这路,便是大地的经络。何处该宽,何处该窄,何处需直行,何处需转圜,才能让这城中的‘气’流通得更顺畅,不就是你最擅长的吗?”
“气?”袁天罡愣住了。
“对,气!”李承乾一脸笃定地开始了他的忽悠,“人有气血,气血通则体健。这城,亦是一样。城中的百姓、车马、货物,便是这城的‘气血’。道路通畅,则‘气血’旺盛,长安自然繁荣昌盛。道路堵塞,则‘气血’淤积,百病丛生。天师,你说孤说的可有道理?”
一番歪理邪说,竟让袁天罡听得一愣一愣的。他仔细琢磨了一下,好像……还真有那么点意思?他以前看风水,看的是山川龙脉这种虚无缥缈的“气”,而太子殿下口中的“气”,却是实实在在的人流、物流。
大道至简,殊途同归?
袁天罡一时间有些恍惚。
“这还只是其一。”李承乾见他有所松动,趁热打铁,又从旁边拿起一卷图纸展开,“天师再看此物。”
图纸上画着一个奇怪的管道横截面,旁边还有标注。
“此乃‘下水渠’,孤打算将其埋于所有主干道之下。”李承乾解释道,“长安城每逢暴雨,便处处积水,泥泞不堪,污水横流,极易滋生瘟疫。有了这下水渠,雨水、浊水皆可顺渠而走,汇入城外河道。如此一来,城内便可永保洁净干爽。”
“这下水渠,孤亦打算用水泥烧制。一体成型,接口严密,百年不朽。”
袁天罡的目光被图纸上那精巧的设计吸引了。他虽不懂营造,但作为顶级的堪舆大师,他对水流的理解远超常人。他能看出,这下水渠的走向、坡度都经过了精密的计算,完全顺应了长安城的地势,能以最小的力,达到最大的排水效果。
这……这简直是神来之笔!
“天师,你乃当世第一的相地高人,这长安城的水脉地气,你比谁都清楚。”李承乾的语气充满了蛊惑,“这下水渠网络如何铺设,才能上应天时,下合地利,让这长安城真正成为风水宝地,此事,非你莫属啊!”
“这……”袁天罡的心,动摇了。
这是要改造一座城,让它百年不朽,永绝水患。
这……这比给人看相算命,预知吉凶,似乎更有意思。
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开始在他心中萌芽。如果说相面卜卦是“治未病”,那太子殿下正在做的,不就是为大唐的国都“强筋健骨”吗?
这功德,恐怕比修一百座道观都大!
“殿下,”袁天罡深吸一口气,眼神变了,之前的愁苦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名为“兴奋”的光芒,“此事,关乎长安万代基业,贫道……贫道愿尽绵薄之力!”
“好!”李承乾见状大喜,一拍他的肩膀,“有天师出马,此事必成!来,这是孤让人准备的一些工具,你先熟悉一下。”
说罢,李承承乾便将一堆三角尺、量角器、铅笔之类的东西塞到了袁天罡怀里。
袁天罡抱着一堆从未见过的古怪玩意儿,看着沙盘上那座等待他去“梳理经络”的长安城,只觉得自己的道袍,仿佛瞬间变成了一身工匠的短打。
从此,大唐第一神算,多了一个全新的身份——皇家首席规划总工程师。
……
三个月的时光,弹指一挥间。
对于长安城的老百姓而言,这三个月过得实在是有些魔幻。
起初,城里到处都在修路,叮叮当当,尘土飞扬,搞得人出行不便,怨声载道。不少人私下里腹诽,说太子殿下这是瞎折腾,净搞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
可当第一条用水泥铺就的主干道——西市一号路,在万众瞩目下拆掉围挡时,所有的抱怨都化作了倒吸凉气的声音。
那是一条怎样的路啊!
平坦!前所未有的平坦!平整得如同一面巨大的灰色镜子,在阳光下泛着沉稳的光泽。路面宽阔笔直,一眼望不到头,用料扎实,给人一种坚不可摧的厚重感。
再也没有坑坑洼洼的积水潭,再也没有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窘迫。马车行驶在上面,车轮滚滚,只发出清脆而平稳的“哒哒”声,车厢里的人甚至感觉不到一丝多余的颠簸。
一个从乡下进城卖菜的老农,牵着驴车走上水泥路时,整个人都傻了。他低头看看脚下干净得不像话的路,又看看自家驴蹄子上沾的黄泥,一时间竟有些手足无措,愣是不敢往前再走一步,生怕把这“神仙路”给踩脏了。
“我说老丈,你倒是走啊!堵着道了!”后面赶车的人不耐烦地催促。
老农一脸为难:“这……这路也太金贵了,俺的驴……”
话没说完,一辆华贵的四轮马车从他身边飞驰而过,速度比在土路上快了何止一倍,车轮过后,路面上连条印子都没留下。
老农的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更绝的是,道路两旁每隔十丈,便有一块被打磨得光滑无比的青石,上面用苍劲有力的楷书刻着三个大字——崔氏造。
这三个字,比任何吆喝都有用。
如今长安城里的人,谁不知道西市这条最好的路是清河崔家出钱修的?大家嘴上不说,可买东西的时候,总会下意识地往挂着“崔氏”招牌的铺子多瞅两眼。
一时间,“去崔家路上逛逛”,成了长安百姓最新的口头禅。
崔民干最近走路都是飘的。
他每日雷打不动的功课,就是背着手,像巡视自家领地一样,在西市一号主干道上溜达两圈。每当看到路人对着“崔氏造”的石碑指指点点、交口称赞时,他那张老脸上的褶子都能笑成一朵菊花。
五十万贯!花得太值了!
这哪里是修路?这分明是给崔家立了一座横贯长安的功德碑!太子殿下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简直是天纵奇才!
与他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太原王家的王枳。
东市那条被他以八十万贯天价拿下的主干道,如今依旧是长安城最繁华的所在。王家商铺的流水,三个月翻了三倍不止。王枳现在看谁都笑眯眯的,逢人便说:“有空来我们王家路坐坐。”
有了崔、王两家的珠玉在前,那些当初没抢到好地段的商贾世家,肠子都悔青了。他们现在天天盼着太子殿下能再搞点新项目,他们保证,就算砸锅卖铁也得第一个冲上去。
……
太极殿。
李世民最近心情很不错,甚至连看那些言官都顺眼了不少。
“陛下,太子殿下求见。”王德轻声通报。
“让他进来。”
李承乾晃晃悠悠地走进大殿,手里还拿着一卷图纸。
“阿耶,你交代的事儿,儿臣办妥了。”他将图纸在龙案上展开,赫然是一份详尽的《大唐商税改革草案》。
李世民拿起来草草翻了翻,只觉得头大。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条文和一些他看不懂的表格,什么“增值税”、“营业税”、“累进税率”,看得他眼晕。
“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阿耶,简单来说,就是改变以前那种一刀切的收税方式。”李承乾解释道,“以后,咱们不光按店铺大小收税,更要按他们的流水和利润来收。赚得越多,交得越多,但税率又不会高到让他们伤筋动骨。同时,还要简化流程,严查偷税漏税。”
“此法,既能保证国库充盈,又能促进商业繁荣,还能……打击那些囤积居奇、富可敌国的门阀世家。”
李世民的眼睛眯了起来。前面几条他听得还算满意,最后一条,才是他真正的心头好。
“此事,交由户部和三司会审,拟个最终的章程出来。”李世民将草案放到一边,话锋一转,“长安的路,修得不错。”
“还行吧,主要是水泥好用。”李承乾随口道。
“朕听闻,你把袁天罡给抓去当工匠了?”李世民的语气里带着戏谑。
“阿耶,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抓呢?那叫‘请’。”李承乾一本正经地纠正道,“袁天师现在可是我们皇家工程院的首席规划总工程师,忙得很,连算命的工夫都没了。”
李世民被他这番话逗得哈哈大笑。
笑声过后,他忽然站起身,说道:“走,随朕出去转转。”
半个时辰后,一辆不起眼的马车行驶在新修的朱雀大街上。
李世民掀开车帘,看着窗外焕然一新的长安城,久久无语。
宽阔、平整、干净。
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道路之下,是能让城市永绝内涝的排水系统。道路之上,是川流不息的商旅和百姓安居乐业的笑脸。
他甚至看到,在一些坊市的空地上,一群半大孩子正围在一起,跟着一位穷酸秀才大声地念着:“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那是太子搞出来的“义务教育”试点小学。不要束修,不分贵贱,只要是适龄的孩童,都能入学堂,识文断字。
李世民的眼眶,忽然有些湿润。
这,才是他梦寐以求的盛世气象啊!
“高明,”他放下车帘,声音有些不自然,“这些……你是如何想到的?”
“想出来的?”李承乾撇了撇嘴,“阿耶,这些东西,不是想出来的,是算出来的。”
“算出来的?”李世民一愣。
“对。”李承乾靠在车壁上,懒洋洋地说道,“修路要花多少钱,能带来多少商业增益,国库能增加多少税收;办学堂要投入多少,未来又能培养出多少能工巧匠、账房先生,为大唐创造多少价值……这些,都是一笔笔账。”
“以前,咱们治国,靠的是经验,是圣人经典。但现在,儿臣以为,咱们更应该相信数字。”
“数字,是不会骗人的。”
李世民沉默了。
“相信数字”,这四个字,颠覆了他数十年来根深蒂固的认知。
他看着眼前这个侃侃而谈的儿子,眼神复杂。
这个儿子,正在用一种他完全无法理解,却又颇有成效的方式,改变着大唐,改变着世界。
马车缓缓停下,前方,一片巨大的工地出现在眼前。
数以万计的民夫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一座座恢弘的建筑已经初具雏形。
那里,便是“大唐皇家大学”的选址。
李承乾掀开车帘,指着那片工地,对李世民笑道:“阿耶,路修好了,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儿臣要为大唐,培养出无数会‘算账’的人才。”
“有了他们,我大唐的铁骑,将踏遍四海。我大唐的龙旗,将插满八荒!”
阳光下,少年太子的脸上,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自信与豪情。
李世民看着他,许久,才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吹牛!”
喜欢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