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找这个?”姜淮举起皮囊。
“里面的东西很特别啊!”
摩利眼中闪过一丝惊慌,随即强作镇定:“只是...小人家乡的普通食物,怕入不了大人的眼...”
姜淮微微一笑:“商人摩利,你可知欺瞒朝廷命官是何罪名?”
房间内气氛骤然紧张。摩利盯着姜淮看了许久,终于长叹一口气:“大人救命之恩,小人不敢隐瞒。只是此事关系重大,若传出去,恐有杀身之祸。”
原来,摩利并非普通商人,而是西域一个古老商业家族的成员。
他们家族世代经营东西方贸易,掌握着许多珍稀作物的种植秘法。
这皮囊中的块茎,是来自极西之地的一种神奇作物,耐寒耐旱,产量极高,被当地人称为“大地之果”。
“三年前,我叔父从更远的西方带回种子,在家族秘密田庄试种成功。”摩利低声道,“一株可结数十果,一亩所产足以养活多人半年。我们本想将此物引入中原。”
姜淮闻言震惊:“此话当真?北方粮食岂不可解?”
“千真万确。”摩利点头,“但就在我们准备启程时,草原上的乌维部落得知此事,想强占种子。他们首领野心勃勃,欲借此控制西域商路。我家族遭袭,只有我带着最后一批种子逃出...”
说到这里,摩利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脸色煞白。
姜淮连忙唤来大夫,发现他伤口感染,已开始发热。
接下来三日,摩利病情时好时坏。姜淮日夜守在床边,一边听他讲述更多关于“大地之果”的事,一边记录种植方法。摩利告诉他,这种作物在中原可一年两熟,不挑土地,连最贫瘠的山地都能生长。
第四天清晨,摩利突然精神好转,执意要起身。他让姜淮屏退左右,从贴身处取出一卷羊皮纸。
“大人,这是我家族几代人总结的种植秘法。”他气息微弱却神情郑重,“我命不久矣,请大人答应我两件事。”
姜淮肃然:“请讲。”
“其一,将此物献给朝廷,造福百姓,莫让野心之辈独占。其二...”摩利眼中闪过一丝哀伤,“若他日大人遇到一个叫米娜的栗特女子,请告诉她,摩利没能完成承诺,对不起...”
“好,我答应你!”姜淮沉声道。
之后摩利突然抓住姜淮的手腕。
那只手瘦得皮包骨头,力道却大得惊人:“大人,...我还有事未说完……”
姜淮察觉到对方神色异常,挥手让门外值守的衙役退下。
等脚步声远去,摩利颤巍巍地从怀中掏出个扁平的锡盒,不过巴掌大小,表面蚀刻着繁复的蔓藤花纹。
“他们追杀的...不只是种子。”摩利剧烈咳嗽起来,指节发白地攥着锡盒,“乌维部落的汗王要的...是这个...”
姜淮接过锡盒,轻轻打开。里面是一张对折的羊皮纸,展开后竟是一幅精细的地图。借着烛光,他辨认出上面用朱砂和金粉标注的西域地图,每道关隘都细致入微。
“这是...”
“西域路上所有部落的水源、商道和军事要塞。“摩利声音压得极低,我家族经营商路百年,历代先祖用性命换来的秘密。乌维汗王若得此图,半年内就能控制整个西域。”
姜淮倒吸一口冷气。作为通判,他太清楚这份地图的价值。朝廷多年来都想绘制详尽的西域舆图,却因各国戒备而难竟全功。他指尖抚过图上某处关隘,突然顿住:“这里标注的红点是什么意思?”
摩利眼中闪过一丝恐惧:“那是...乌维部落的暗桩。他们渗透西域各国已久,只待时机成熟...”话未说完,他突然浑身痉挛,一口黑血喷在褥子上。
“大夫!快叫大夫!”姜淮急唤,却被摩利死死拽住衣袖。
“来不及了...”摩利嘴角不断溢出血沫。
“听我说...”摩利气息越来越弱,“乌维汗王要地图...是为切断中原与西域的联系...他计划明年雪化后...先占高昌...再...”
他说不下去了,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了他。
姜淮扶起他上身,感觉那具身体轻得如同枯叶。
“大人...”摩利突然用尽力气抓住姜淮的前襟,眼中回光返照般亮得骇人,“这地图比种子重要十倍...绝不能落入乌维手中...否则西域各国...中原边境...”
“我明白。“姜淮郑重地点头,“我会亲自呈交朝廷。”
摩利却露出苦笑:“朝廷里...也有乌维的耳目...”
他松开姜淮,颤抖的手指在锡盒夹层中抠出一枚青玉令牌,“去找...安西都护府...裴将军...只有他...”
话音戛然而止。
摩利的手突然垂落,眼睛仍睁着,却已没了气息。
姜淮轻轻合上他的眼帘,发现那枚令牌上刻着个古老的粟特符号,两匹交颈的骆驼,正是商业守护神的标志。
窗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梁远带着大夫匆匆赶来,见状都愣住了。
姜淮不动声色地将地图和令牌收入袖中,沉声道:“厚葬这位义商,碑上要刻汉文和粟特文两种文字。”
待众人退下,姜淮重新展开地图细看。在西北角一处无名山谷旁,他发现了几行微小的粟特文字。
虽然看不懂内容,但那个醒目的朱砂印记引起了他的注意,三道波浪线上悬着弯月,与乌维部落的旗帜图案一模一样。
“原来如此...”姜淮瞳孔骤缩。这不仅是商路地图,更标注了乌维部落的军事布局。难怪摩利说比种子重要十倍。
他小心收好地图。
............
几日后,兴安府府衙正堂。
赵知府端坐在上首太师椅上,手中把玩着一份新呈上的文书。年过五旬的他鬓角已经花白,但双目依然炯炯有神。
堂下站着各官员,姜淮也立在其中。
“诸位。”赵知府清了清嗓子,“姜通判在城北十五里处,发现了一处稳定水源,之后咱们兴安府的百姓有水喝了。”
之后他拿起一块土豆,“更妙的是,他还获得了一种奇异的粮食作物!”
喜欢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请大家收藏:(m.8kxs.com)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