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山脚下石榴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6章 绣样风波,信任重塑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屋子里安静下来。

阿依夏走上前,将笔记本摊开,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几十位手艺人的名字和他们愿意参与的条件。

“只要机制合理,大家都愿意迈出第一步。”她轻声说,“我们需要的是信任,还有制度。”

林砚点点头,正准备继续解释,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他转头望向门口,只见方宁走了进来,身着一袭深色衬衫,手里拿着一叠文件。

他是来自援疆项目的法律顾问,逻辑清晰,言辞严谨。

“大家好,我是方宁。”他平静地自我介绍,“林砚请我来,是为了讲清楚合作社章程。”

他走到桌前,翻开第一页,声音沉稳而有力:“首先,合作社是互助组织,不占有任何技艺,也不控制任何个体。所有成员自愿加入,共同管理,按劳分配。”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众人逐渐聚拢的目光,缓缓说道:“接下来,我会一条一条为大家解读。”

议事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片刻。

有人皱眉,有人低头思考,也有人悄悄交换着眼神。

议事厅里,空气似乎比刚才轻松了些。

林砚看着众人逐渐放松的表情,心里微微松了口气。

他知道光靠语言的承诺是不够的,必须让大家看到希望、感受到合作带来的变化。

“大家说说,如果现在有一份订单,你们愿不愿意试试?”他趁热打铁,目光扫过在场的人。

阿迪力·吐逊站了出来,年轻人眼神中带着一丝紧张与兴奋:“我愿意!”

林砚点点头,朝刘倩示意。

她立刻拿出手机,在电商平台上发布了第一组“非遗联合”产品——铜壶主体由阿迪力制作,杯套则出自帕提古丽之手,统一包装设计简洁而有民族风情,附带每位匠人的简介与故事。

“这套组合,是我们尝试的第一步。”林砚说道,“不是谁代替谁,而是大家互相成就。”

话音刚落,刘倩的手机“叮”的一声,弹出一条订单通知。

她愣了一下,随即高声念出来:“上海客户下单一套!全款支付!”

议事厅里一片哗然。

阿迪力睁大眼睛,不敢相信地接过那张订单截图,声音有些发抖:“这是我第一次卖出一整套作品……不是单个杯子,也不是零件……是完整的一套!”

屋子里沉默了几秒,接着爆发出一阵低语和惊叹。

“原来真有人愿意买这种手工的东西……”

“要是能这样卖出去,我也愿意加入……”

林砚望着这微妙的变化,心中燃起了一丝火光。

可就在气氛开始转向积极时,帕提古丽的手机突然响了。

她皱眉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犹豫片刻后接通。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年轻女孩清脆的声音:“阿姨,我考上大学了,您不用再省吃俭用了……以后学费我自己来。”

帕提古丽怔住了,眼圈瞬间泛红。

她没有说话,只是缓缓挂断电话,抬头望向林砚。

“我想加入合作社。”她的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落入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有人低声议论,也有人开始认真思考。

原本那些观望、怀疑的目光,此刻多了一分动摇。

“既然大家有意愿,我们可以先试运行三个月。”林砚语气温和但坚定,“在这期间,我们设立监督小组,由乌拉音村长担任组长,随时评估效果。如果觉得不好,随时可以退出。”

这一刻,石榴籽合作社真正迈出了第一步。

在座的每一个匠人,都背负着太多犹豫和怀疑——不是不信任手艺,而是不信这些老东西能换来实实在在的生活改善。

乌拉音沉默片刻后点了点头:“我替你们看着账本。”这句话一出,议事厅里气氛缓和了些。

尽管他是个保守的人,但几十年村长的经历让他说话有分量。

有了他的点头,第一批三十人陆续在入社协议上签了字。

帕提古丽、阿迪力、艾尔肯、木拉提……都是核心成员,他们一个个走上前,用略显颤抖的手指按下了红印。

“这是个开始。”林砚轻声自语。

第二天一早,刘倩就带着她的电商团队进驻老茶馆。

她是个雷厉风行的姑娘,95后的年纪却有着超越年龄的老练。

她迅速将整个空间划分成拍摄区、展示区和办公区,架起了一台专业的直播设备。

“这不是卖货,是讲故事。”她在培训课上强调,“你们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传承了几代人的故事,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故事讲给全国听。”

然而,正当大家热火朝天地准备开工时,帕提古丽突然皱起眉头,拿出手机翻了几页后,脸色骤变。

“我的绣样……被人拍照上传了。”她指着评论区的一条留言,“有人质疑我抄袭别人的图案。”

众人围拢过来,果然看到一张熟悉的图案出现在社交平台上,评论区已有数条质疑和指责——“喀什非遗也敢抄?原创辛苦啦!”

几个字像一把刀,刺进每一个人的心头。

林砚接过手机,目光扫过那张图片,眉头瞬间锁紧。

他比谁都清楚,帕提古丽的绣样是祖传的图谱,每一条纹路都有它的来历与寓意,绝不可能是抄袭。

“这不是巧合。”他低声说,“是有意为之。”

他转头看向帕提古丽:“别怕,我们会找到源头,也会让你的名字真正署在这件作品上。”

一句话,让原本颤抖的帕提古丽眼眶湿润,她轻轻点头,将手机递还给林砚。

“方宁,联系平台举报盗图行为。”林砚立刻安排,“同时启动内部溯源调查。我要知道这张照片是从哪里流出的。”

方宁应声离开,其他人则陷入短暂的沉默。

阿依夏忽然开口:“不如我们在每件作品里缝进签名布条。”

“对啊!”刘倩眼睛一亮,“这样即使别人偷图,也无法抹去我们真正的创作者。”

阿依夏点点头:“这不是为了炫耀,是为了让世界知道,这些美丽的东西是谁创造的。”

帕提古丽怔怔地看着她,嘴唇微微颤动,许久才轻声道:“原来……我的名字也能上电视。”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老茶馆,照在那些还未完工的作品上。

阿依夏带领绣娘们开始设计“匠人签名布条”。

她们用艾德莱斯绸剪成小片,用金线绣上各自的名字缩写和编号,并在每一件作品内侧缝入一小块这样的布条。

“这是你们的印记。”阿依夏一边穿针一边说道,“以后无论谁拿到我们的作品,都会知道它是谁做的。”

帕提古丽坐在角落,手里捧着一块刚缝好的布条,轻轻抚摸那串数字:ptG-001。

她的嘴角浮现出久违的笑容。

与此同时,林砚也在行动。

他在老茶馆的一面墙上挂起第一幅照片——那是帕提古丽低头刺绣的画面,旁边配着一段文字:“帕提古丽·阿不都,喀什最擅长传统花卉纹样的绣娘,她的针法源自家族传承三代的技法。”

“我们要设立‘匠人荣誉墙’。”他对大家说,“每一位为合作社付出的人,都要被记录下来。这不是表扬,是对尊重的一种体现。”

乌拉音站在一旁,看着墙上那张照片,缓缓点头:“这样才叫尊重。”

木拉提举起相机,按下快门。

喜欢天山脚下石榴红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天山脚下石榴红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