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如暮鼓晨钟,让凌川有种豁然开朗之感,同时也颠覆了他以往的一些想法。
原来世间并不存在一部就能造就顶尖高手的‘绝世秘籍’。
细想之下,也确实如此,武道之玄奥,又岂是区区文字能够尽数囊括的?就如同精妙的感悟,任凭文字描述得再详尽,图谱绘制得再精准,终究是死物,难以传递其中的神韵与瞬息万变的实战精要。
“若你真想找一部典籍作为参考,开拓眼界……”杨铁匠略作沉吟,说道,“不妨去寻《道藏》一观,那是千年前道门一位惊才绝艳的老祖所初创,又历经后世历代道门真人的增补与完善,被尊为‘道门始经’!”
“道门始经?”凌川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号。
“不错。”杨铁匠点了点头,神色间难得地带上了一抹郑重。
“天下武学,流派繁多,看似千差万别,实则追本溯源,其根基道理大多殊途同归。而许多流派的理念,或多或少都曾受这部《道藏》的启发,或者说,都能从中找到隐约的影子!”
杨铁匠继续说道:“它阐述的并非具体招式或运气法门,而是天地运行、阴阳变化、身心合一的根本大道,是武学乃至一切修行法门的智慧源头之一,若能悟透其中一二,对你日后之路,当有裨益!”
“那这本典籍,要去何处才能寻得?”凌川追问道,眼中闪烁着渴望。
杨铁匠慢悠悠地喝了口酒,泼了盆冷水:“道门的几处祖庭倒是都有珍藏。不过,那是人家的不传之秘,外人想借阅?门儿都没有!”
“如此说来……就只剩下硬抢这一条路了?”凌川下意识地低声嘀咕。
杨铁匠闻言,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先不说你有没有本事从道门祖庭里把东西抢出来。就算你真得手了,便是与天下道门结下了不死不休的梁子。到那时,恐怕所有道门弟子都会视你为公敌,群起而攻之!”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告诫:“别以为那些道门大派平日里互相不服气,但你要是敢动被他们视为根基的道门始经,他们绝对会立刻放下成见,追到北疆灭了你。”
“杨老头!”凌川忽然想到什么,好奇地问,“你看过那部《道藏》吗?”
“看过!”杨铁匠回答得云淡风轻,“不过早就忘了!”
“你也不是道门中人,你如何看到的?”凌川十分好奇。
“抢的!”
凌川:“……”
“你刚刚说什么来的……抢了道门始经,便是与整个道门弟子为敌?”
“那得看是谁去抢!”杨铁匠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当年我不过是一时兴起,觉得好奇,抢到手之后,当场翻看了一遍,便随手丢还给他们了!”
凌川一阵无语,心中暗道:果然,只要实力足够强横,规矩什么的都是浮云。
他厚着脸皮凑近些,试探着问:“那……要不,您老再帮我抢一次?”
“要去你自己去,老夫没那闲工夫!”杨铁匠拒绝得干脆利落,随即话锋一转,“不过,你想看《道藏》,也未必非得去道门抢!”
“还有什么办法?”凌川眼中重新燃起希望,连忙追问。
“除了道门六大祖庭,还有一个地方收藏了这部典籍!”
“什么地方?”
“神都,皇宫!”
凌川一听,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又熄灭了大半,悻悻道:“那还不如去道门祖庭抢呢,闯皇宫的罪过恐怕更大……”
杨铁匠抬手敲了一下他的后脑勺,笑骂道:“你小子平时精得跟猴似的,现在怎么变成榆木疙瘩了?你这次回神都可是去接受封赏的!你就不会找个机会,向皇帝老儿开口借阅?”
凌川目光骤然一亮,这确实是个办法,虽然不知陛下是否会应允,但总算有条正大光明的路径可循。
接下来的几日,凌川大多时间都留在杨铁匠身边打坐修炼,依照这位宗师的指点,尝试引导和控制气海中那道独特的真气。
如今,他气海内的真气已凝实如一条金色的丝带,灵动地游弋盘旋,与寻常武修的真气形态并无二致。
以至于凌川自己有时都会怀疑,当初那头金鳞巨蟒的异象,究竟是真实还是幻觉。
最初尝试时,这道真气滑溜得像条泥鳅,总在他的意念即将触及的瞬间逃开,在气海中四处乱窜,屡次失败后,凌川已是身心俱疲。
可每当他心生放弃之念,那真气又会主动凑上来挑衅般跃动,活像个顽劣的孩童。
“大哉天地气,呼吸有盈虚……”杨铁匠低沉的声音适时在他耳边响起,如同暮鼓晨钟,“天地有象见之易,阴阳无形识其难……”
“武修体内的真气,与天地间的阴阳二气同理,若一开始便想着强行镇压,令其臣服,只会适得其反。高明的法子,是将其视为一个独立的生灵,亲近它,引导它,而非束缚它。唯有如此,方能激发其真正的潜力。这也是为何宗师境高手能引动天地之力的根本缘由。”
在杨铁匠的悉心点拨下,经过数日不辍的尝试,凌川的意识终于与这道桀骜的真气建立起微妙的联系。
他开始用意念引导这道金色真气在四肢百骸的经脉中游走,时而如溪流潺潺,时而如嬉戏追逐……
不得不说,有一代宗师亲自指点,凌川的进步堪称神速,虽还未到心念一动、真气便如臂使指的程度,但已能较为自如地引导其在经脉中流转运行。
就在这时,沈珏快步来到马车旁,见凌川正在闭目打坐,立刻收声驻足。
“何事?”凌川缓缓睁开双眼,眸中一丝金芒隐现又迅速敛去。
“将军,前方有人拦路。”沈珏禀报道。
“什么人?”凌川眉头微蹙。
“是一对孤儿寡母。”沈珏答道。
“去看看。”凌川身形一跃,轻盈落在黑风马背,策马来到队伍最前方。
只见洛青云等将领已勒马驻足,个个面色凝重。
前方官道中央,一名年近三十、身着麻衣孝服的妇人,带着一个约莫七八岁、同样披麻戴孝的小男孩,正直挺挺地跪在路中间。
喜欢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m.8kxs.com)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