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朝廷的反应,倒是和你预料的分毫不差!”
由于这次战报秦小闲故意避嫌了,所以这接圣旨,秦小闲也就没有露面。
要是让传圣旨的公公看到秦小闲在楚家军大营,那就有些不好了。
秦小闲就在后边房间等着,没过多久,楚红缨就拿着圣旨来到秦小闲面前。
“这么说,朝廷也是同意换俘啰?!”
给朝廷战报,除了汇报这次的功绩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询问朝廷蛮子俘虏的处置问题。
为了怕朝廷那些人想不到换俘这件事儿,秦小闲还特意让楚红缨在战报上写了。
“这样的事儿,朝廷那些人,自然没有反对的道理,圣旨中说了,这次换俘的谈判,全权交给咱们处理!”
听到朝廷让楚红缨自己负责谈判处理,秦小闲也是松了一口气,最怕的就是,朝廷那些家伙,一拍脑袋,然后派个文官过来插手谈判。
那样到时候谈判的功劳他们捞去了不说,到时候谈判的成功,怕是朝中那些人也要分去一大半。
现在由自家娘子全权负责,到时候捞到的好处,自然也是自家娘子的。
别的不说,这次肯定得坑蛮子一批战马,这些战马要是被那些人看到了,估计还不够他们瓜分的。
当然,前提是朝廷的那些文官,有胆气和能力从蛮子手中弄来战马。
“嗯,既然陛下让娘子全权处理谈判的事儿,那这件事,咱们就占据了主动权,算是一个好消息。
其他的呢,对于这次的赏赐,难道朝廷没有所表示吗?!”
谈判的事儿,只能算是一件公务,这次自家娘子和楚家军,立了如此大的战功,按理说,应该不可能没有赏赐。
“赏赐自然是有的,楚家军所有参与战役的武官,皆官升一级,普通士兵,皆记功一次。
另外就是对我的赏赐,赏赐我在帝都王府一座,等本王回帝都以后,可自行选择王府,或者另行建造都可以!”
楚红缨封王时间不长,封王的时候,也只是把楚家老宅当作了楚王府。
如今楚红缨立了功,陛下也是没什么赏赐,所以就赏了一座王府。
“这就没了吗?”
这次功劳不小,按理说,赏赐应该不止这么多才是。
“这次毕竟是和蛮子小规模的冲突,不是那种大型的交战,尽管战果不错,但咱们边关也损失不小,估计朝廷也有这方面的考量吧。
我不是说了,以战功换粮食嘛。
朝廷倒是没有直接给粮食,而是把我楚家军的军饷划拨给咱们了,另外还多给了十万两的犒赏。
能够得到五十万两银子,这次的战功,就已经换的挺值了。
这和相公预料的一样,朝廷真的没给咱们粮食,而是选择给银子。
我搞不懂,相公是怎么断定,朝廷一定不会给我们粮食的?!”
当初给朝廷写战报的时候,楚红缨原本是想用战功换军饷。
但秦小闲看了一眼后,立马表示直接向朝廷要银子,多半要不到。
倒不如把要军饷,变成要粮食。
就写这次楚州边关确实损失惨重,很多百姓流离失所,楚州严重缺粮,需要朝廷援助粮食。
军队缺军饷,和百姓缺粮,这是两个概念。
楚家军算是楚红缨的,朝廷不少人觉得既然是你楚家的,自然得你自己想办法。
但是百姓就不一样,百姓就算是在楚红缨封地内,那也算是武国的百姓不是。
如今武国的百姓饿肚子了,朝廷难道不管吗?
所以以楚州百姓的名义要粮食,朝廷就算有些人阻碍,但还是有不少人觉得应该给,特别是这次楚家军又立下了功劳。
要是楚州要一点粮食都不给,这不是让楚州将士和百姓感到寒心吗?
朝廷上站着的,大多都是文人,那些文人最怕的,就是被人戳脊梁骨。
“娘子或许已经知道,我不仅让牛叔在江南为楚家军采购了粮食,我还让夫人,拿出了全部的积蓄,暗中囤积粮食。
根据我的判断,今年的粮食,肯定会大涨。
这个大涨,极有可能不是因为天灾,极有可能会是人为!”
听到秦小闲说今年粮食会大涨,而且还可能是人为,楚红缨脸色一变,道:“什么人敢哄抬粮价,那可是要砍头的?!”
粮食价格,一直都是朝廷重点监管的,随意哄抬粮价,那可是要砍头的。
“娘子,你也太小看那些世家了,为了利益,他们什么做不出来?你仔细想想,凡是大灾之年,那年粮价没有飞涨。
再仔细推敲,你就会发现,每次粮价飞涨的背后,不是人为推动的。
为什么价格一涨,那些粮商手上就有粮食了,要不是他们事先囤积,他们粮食哪儿来的?
但他们为什么就知道,粮食价格一定会涨呢?为什么在涨之前,他们不卖粮食呢?!
主要还是这里面利益太大,只要粮食价格翻个几倍,他们的身家,也都会翻几倍。
背后若是没有人站台,他们敢这么做吗?!
每个粮商背后,都是一个世家,这句话,不管换在哪个朝廷,都绝对不会错的。”
听完秦小闲的分析,楚红缨本能的想要反驳,但最终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因为秦小闲说的好像都是对的。
“但今年没有天灾,那些粮商想要涨价,应该都没理由吧?!”
秦小闲说的这些,都是建立在其天灾之年。
这没有天灾,那些世家该怎么涨粮价。
秦小闲摇摇头,暗道自己这位王爷娘子还是太单纯。
“娘子,没有天灾,那些人难道就不会自己人为制造一些天灾吗?比如某个地方本来受了一些小天灾,他们就可以说成大天灾,再比如,他们在统计耕地的时候,减少春耕的种植面积,在秋收的时候,故意低预估产量。
只要让众人意识到,今年粮食产量肯定会减少,然后肯定会有不少人饿肚子。
恐慌之下,就会有人大肆抢购的粮食,粮食价格,自然就会大幅上升。
为了让粮食价格上涨,那些人有的是手段!”
秦小闲说的这些,归结一句话,就是舆论的作用,不明所以的百姓跟风起来,那才是最可怕的。
楚红缨终于意识到,那些世家怕是真会这么办,于是连忙对秦小闲道:“相公,那我楚州该怎么办?!”
对此,秦小闲毫不犹豫的道:“买粮食,到江南买粮食,粮食价格太贵就不要买了,然后买其他能够吃的豆类高粱等,总之什么便宜买什么,这次,我带娘子也大赚一笔……”
喜欢比武招亲,我竟成了女王爷的夫婿请大家收藏:(m.8kxs.com)比武招亲,我竟成了女王爷的夫婿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