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孤臣血,玄启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2章 制度深化推进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夜色尚未散尽,晨雾弥漫在营帐之间。陆昭站在沙盘前,手中握着一支细长的竹竿,轻轻拨动几枚代表兵力部署的木牌。

“敌军残部联合境外势力,正在调动。”他语气平静,却透出一丝寒意,“他们以为我们正忙于内务,无暇应战。”

陈虎站在一旁,双臂交叉胸前,冷哼一声:“他们错了。”

徐逸则翻看着最新的情报卷轴,眉头微蹙:“但也不能忽视,这种内外夹击的局势若处理不好,极可能让我们的改革计划胎死腹中。”

陆昭缓缓点头,目光扫过面前两位心腹重臣,沉声道:“所以,改革必须加速推进。不能等敌人打上门才想到如何应对。”

晨光洒入营帐,映照在他那张坚毅的脸庞上,仿佛为他的决心镀上一层金边。

议事厅外,工匠们已开始修筑学堂的第二期工程,而营地深处,一场更深远的变革,也悄然拉开帷幕。

“召集各部主官。”陆昭下令,“今日起,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议事厅内,气氛比往日更为凝重。数十名将领与文官分列两侧,或低声议论,或沉默不语。

“诸位。”陆昭立于主位,声音洪亮如钟,“战场上的胜利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是我们能否守住这片土地,并让它变得更强大。”

他环视众人,继续说道:“过去我们靠的是刀剑和热血,但现在,我们要靠制度、靠秩序、靠人才。”

有人点头,也有人面露迟疑。

“主公,”一名年长官员上前一步,“制度改革固然重要,但眼下战事未定,是否该先稳住军备?”

“军备当然不可松懈。”陆昭目光坚定,“但我们也要明白,战争的本质是综合实力的较量。没有完善的制度支撑,即便胜了百场战役,也无法守住一座城池。”

此言一出,厅内一片寂静。

徐逸适时开口:“主公的意思是,制度与军备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只有内部稳固,才能真正对外扩张。”

陈虎站起身来,大步走到堂前:“我支持主公!这些年,我们吃了太多因管理混乱而吃亏的亏。现在有了机会,就该趁早动手。”

众将见状,纷纷表态,最终达成共识: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接下来数日,陆昭亲自牵头,徐逸负责统筹,陈虎协助调度,各项改革措施逐步落地。

第一项便是权力监督机制的建立。以往地方官员权力过大,缺乏有效监管,导致腐败滋生、政令不通。如今,陆昭设立监察司,由中央直接派遣巡视官员,定期巡查各地政务,发现问题可当场弹劾,严重者交由军事法庭审理。

此举一出,立刻引起部分旧派官员的不满。有人私下串联,试图阻挠新政推行。

“他们在试探底线。”徐逸分析道,“若此时退让,后续改革必将举步维艰。”

“那就让他们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底线。”陆昭冷冷回应。

与此同时,行政效率提升也被提上日程。过去的文书流程冗长复杂,常常一件小事要走十几道程序,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陆昭引入“限时办结制”,并设立“绩效考核榜”,每日公示各部门处理事务的数量与质量。做得好的给予嘉奖,拖延推诿者则公开通报批评。

这一举措立竿见影,许多原本懒散的官员开始主动加班处理公文。

“以前总觉得这些制度离我们很远。”一名年轻属官感慨,“现在才发现,它就在我们身边,逼着我们进步。”

然而,改革从来不会风平浪静。

某日清晨,一封密信送到了陆昭案头。

内容简短,却字字惊心——

“监察司派出的巡视官,在前往西境途中遇袭,生死不明。”

陆昭看完后,神色未变,只是将信纸放在烛火上缓缓烧毁。

“果然来了。”他轻声自语。

“主公?”徐逸察觉异样。

“这是警告。”陆昭抬起头,“也是挑战。”

他随即召见陈虎:“调一支精锐队伍,护送第二批巡视官上路。”

“这次,我要亲自去。”

徐逸皱眉:“主公万金之躯,岂能亲身涉险?”

“正因为我是主公,才更应该去。”陆昭语气坚定,“如果连我都怕了,还谈什么改革?”

陈虎咧嘴一笑:“那我也去。”

“带上最精锐的斥候,沿途设伏。”陆昭目光如炬,“我要让那些躲在暗处的人知道,改革不是儿戏,也不是可以随意打断的棋局。”

晨曦初升,营地再度忙碌起来。

学堂的建设仍在继续,士兵们训练如常,而在更深层的层面,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已经打响。

午后,陆昭召集所有新任官员进行训话。

“你们是我亲手挑选出来的人。”他站在高台之上,声音穿透人群,“未来,你们将是这片土地的基石。”

“记住,制度不是用来束缚人的,而是为了让人更有力量。”

“从今天起,你们不再是旧时代的附庸,而是新时代的开拓者。”

人群中响起热烈掌声,年轻的面孔上写满激动与期待。

然而,就在掌声渐息之时,一道身影悄然出现在营帐后方。

那人披着斗篷,帽檐压得极低,只露出半张脸。他静静望着远处那个站在高台上的黑衣男子,眼中闪过一抹阴冷。

“看来,这场游戏,比我想象的有趣得多。”

他转身消失在人群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夜幕降临,营地恢复宁静。

陆昭独自坐在书房,手中拿着一份名单——这是第一批被查处的贪腐官员名录。

他轻轻叹了口气,提起朱笔,在其中一人名字上画了个圈。

“明日,押赴刑场,以儆效尤。”

门外传来脚步声,徐逸走进来,低声问:“主公,真的要杀鸡儆猴?”

“不杀,不足以震慑。”陆昭抬头看他一眼,“改革不是请客吃饭,是要流血的。”

徐逸沉默片刻,点了点头。

“对了,主公。”他忽然想起一件事,“关于学堂的师资问题,那位寒霜国的老学者,似乎还在等着您的回复。”

陆昭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告诉他,我欢迎他来教书。”

“但……”

“至于主导权?”他淡淡地补充了一句,“那是我说了算。”

喜欢孤臣血,玄启燃请大家收藏:(m.8kxs.com)孤臣血,玄启燃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