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钵兰街的街头,人流涌动。
沈浪穿梭其中,想给家里人带一些礼物回去。
他慢慢的在大街上走着,敏锐的目光扫过橱窗,瑞士名表、意大利皮鞋前顾客踊跃,电器行里电风扇、小冰箱的抢购热潮更甚。
这景象触动了沈浪。他手中数亿闲置资金,找到了投资的方向。
一手抓高利润奢侈品(手表、高端成衣),一手抓刚需家电(电风扇、冰箱),立足香江,面向出口。
沈浪立刻返回中环红浪资本的办公室,叫来了黄有为和林世杰。
他让黄有为先去成立一家制衣公司、一家钟表公司及一家家电公司,并组织招一些行政人员,将工厂的组织框架先搭建起来。
然后他让林世杰去留意一些低价便宜的土地买下来,如果是有一些急于转让的成建制小工厂也可以直接收购。
等他从内地回来,再着手推进建厂事宜。
深秋,载着香江工商考察团的飞机飞向广城。
几个港商凑在窗边,指点着飞机窗外广袤却略显沉寂的土地,低声议论着政策风向,语气里带着天然的审慎与观望。
沈浪坐在靠过道的位置,指节轻轻叩击着铺着暗纹人造革的桌面,目光沉静地掠过一张张犹疑的脸。
代表团抵达广城,会议室里,白瓷杯里升腾起袅袅绿茶热气。
对面身着四个口袋干部服的内地官员们,语调诚恳却难掩一丝局促,摊开广城发展规划图,提及引进设备改造老厂、新建涉外宾馆的构想时,语气是试探性的。
“诸位同仁,”负责招商的李局长声音不高,“欢迎回来看看。我们初步考虑,在白云区规划一片区域,希望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特别是轻工和纺织……”
话音未落,代表团里已有交头接耳,有人微微摇头。
沈浪却在这片迟疑的静默中抬起了手,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李局长,我初步计划在广城投入三千万港币,主要用于两处:一座家电工厂,引进全套现代化管理;另外,参与一家老牌食品厂的设备更新,提升出口产能。”
三千万!这数字让整个会议室瞬间落针可闻。
李局长端着茶杯的手悬在半空,茶水微漾。
旁边几位内地干部飞快交换着眼神,惊愕之后是骤然亮起的振奋光芒。
李局长放下茶杯,深吸一口气,隔着长桌向沈浪伸出手,脸上是难以抑制的笑容:“沈先生!这……这是及时雨啊!我代表广城人民,感谢您的信任与魄力!”
会议结束时,沈浪身边迅速围拢了好几位干部,热情地介绍着具体地块和政策细节。
他沉稳地一一应对,承诺后续团队会带着详细方案再来。
他目光扫过代表团里那些仍在观望的同行,那些人脸上的表情复杂,有不解,有震动,也有一丝被甩下的尴尬。
沈浪只是对他们微微颔首,转身随李局长步出会议室,皮鞋踏在水泥地上的声音,在走廊里显得格外笃定。
同样的情景,几天后在黄浦江畔的魔都重演。
面对魔都方面提出的改造老工业基地、发展电子产业的规划,沈浪再次在众人审慎的目光中率先表态:“我计划投资一千五百万港币,参与一家手表厂的设备更新和技术引进,目标是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他顿了顿,迎着魔都轻工局领导惊喜的目光,补充道,“另外,我个人向贵方捐赠二十辆进口皇冠轿车,改善一下接待和公务条件。”
会场里顿时响起一片抑制不住的惊叹和热烈的掌声。
列车最终驶入四九城时,已是十月下旬。
四九城的秋意带着一种沉甸甸的爽利。在最后一轮关于四九城食品深加工项目的洽谈中,沈浪再次抛出了千万级的投资意向。
几轮接触下来,他敏锐果断的作风和真诚务实的态度,早已在代表团内外传开。
临别前的晚宴上,好几位部委的领导主动过来向他敬酒,言辞恳切:“沈先生是真正心系国家建设的实业家!这份眼光和魄力,令人钦佩!欢迎常回来!”
行程结束,送走代表团同仁,沈浪并未随车返回酒店。
他吩咐助手将两个沉重的旅行袋搬上等候的吉普车。
吉普车碾过胡同里干燥的落叶,停在南锣鼓巷的四合院前。
听到门外的车声,朱漆院门“吱呀”一声打开,暖黄的灯光和人声一下子涌了出来。
早在回到四九城的时候,就提前打回来电话,说预计今天会回家。
“哥!”弟弟沈涛第一个冲出来,用力拍他的肩膀。
妹妹沈梅扶着腰,旁边站着沉稳的妹夫郭伟,脸上都笑开了花。
二叔沈爱国那洪亮的嗓门紧接着响起:“好小子!可算到了!路上还顺当?”
他身后跟着二婶和堂弟堂妹,小小的院子瞬间被亲人的气息填得满满当当。
父亲沈建国站在堂屋门口,身板依旧挺直,看到沈浪,嘴角慢慢向上弯起,眼中是深沉的欣慰。
母亲陈桂兰则快步上前,一边拍打儿子肩头看不见的尘土,一边念叨:“瘦了,外头吃食到底不养人!快进屋,外头冷!”声音里是揉碎了的牵挂。
沈浪的目光急切地越过众人,落在屋门边那个身影上。
妻子苏晚晴穿着一件宽大的碎花罩衫,小腹已明显隆起,手轻轻托着腰,正倚着门框温柔地望着他。
四目相对,千言万语都在那无声的笑意里流转。
他几步上前,小心地将她拥入怀中,手掌温厚地覆在她隆起的腹部,低声问:“都好?”
“都好。”苏晚晴的声音带着笑意,将脸埋在他肩窝,熟悉的气息让她连日来的悬心彻底落下,“就盼着你回来。”
堂屋里,白炽灯明亮。饭菜的香气弥漫开来,母亲和二婶还在灶间忙碌。
沈浪打开旅行袋,一件件分发礼物。
堂弟堂妹拿到色彩鲜艳的电子表,兴奋得又叫又跳,立刻戴在手腕上互相比较。
沈涛拿着那个精致的剃须刀盒,翻来覆去地看,爱不释手:“嘿,这玩意儿好!进口的吧?比我用的那个铁疙瘩强多了!”
他立刻拆开包装,对着堂屋墙上的镜子比划着。
妹夫郭伟接过一双精致的牛皮皮鞋,眼神发亮:“谢谢大哥!”
父亲沈建国拿着剃须刀,没像弟弟那样喜形于色,只是仔细端详着那金属的光泽,点点头,沉声道:“好,实用。”
母亲陈桂兰和二婶摸着那光滑挺括的尼龙布料,啧啧称赞:“这料子颜色真鲜亮!”“又轻又结实,做件罩衫正好!”
沈浪拿出那件柔软的米白色羊毛开衫,小心地披在苏晚晴肩上,又打开奶粉罐盖子让她闻那淡淡的奶香:“托人从外面带的,说是很好。”
苏晚晴抚摸着开衫细腻的绒毛,脸上是掩不住的幸福红晕,轻轻“嗯”了一声。
大儿子成峰早已和沈成林玩上了玩具小汽车,拧紧发条,看着它迅速的跑走了,两人咯咯直笑。
一家人围坐在擦得锃亮的八仙桌旁,桌上摆满了冒着热气的家常菜。
筷子与碗碟的轻碰声、此起彼伏的交谈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屋里的温度比炉火更暖。
沈浪详细地说起这次回来的行程,投资的事情自然成了焦点。
他语气平和,没有半点炫耀,只讲在几个地方看到的条件和计划。
“广城那边建一个家电工厂,食品厂设备也老了,有得做。魔都的手表厂底子好,就是设备跟不上国际。四九城这边,食品加工是个方向,老百姓日子好了,需求会大。”他夹了一个饺子放进苏晚晴碗里,“定了几个点,后续团队会过来细谈落地。”
父亲沈建国一直默默听着,手里的酒杯很久没动。
直到沈浪说完,他才放下筷子,目光如沉静的深潭,看着儿子:“浪子,你做的这些事,好。国家现在,是真需要资金,需要技术,需要外面活泛的水流进来。”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我听说,上面很快要有大动作,要搞活经济。你这步子,我看是踩在点上了,放心去做。”
他伸出宽厚粗糙的手,越过桌面,用力握了握沈浪的手。那掌心传来的温热和力量,是无声的磐石。
家宴尾声,夜已深沉。孩子们揉着惺忪的睡眼被各自领走,二叔一家也告辞回了厢房。
父母屋里熄了灯。沈浪和苏晚晴回到他们自己的小屋,窗棂上贴着的旧窗花在月光下映出朦胧的影子。
他小心地扶着妻子在炕沿坐下,蹲下身,耳朵轻轻贴上她浑圆的腹部,屏息凝听。
屋子里很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深巷里模糊的犬吠。
“听到什么了?”苏晚晴的手指温柔地梳理着他的头发,声音轻得像梦呓。
“在动呢,”沈浪抬起头,眼中映着月色,也映着她温柔的脸庞,嘴角扬起温暖的弧度,“小家伙劲儿挺大。”
苏晚晴拉着他的手,重新覆在自己腹上。
掌心下,那清晰而充满生命力的律动再次传来,一下,又一下,像一颗小小的星辰在静谧的秋夜里悄然搏动。
喜欢四合院从保卫到世界首富请大家收藏:(m.8kxs.com)四合院从保卫到世界首富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