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2章 四大名着:救难小儿城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比丘国的风,带着股甜腻的腥气。

唐僧师徒刚进城,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得说不出话——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挂着个竹编的鹅笼,笼子里隐约有婴孩的啼哭,细听却又带着气若游丝的虚弱,像风中残烛般随时会熄灭。

“这……这是做什么?”唐僧勒住白龙马,声音都在发颤。他看见一个老妇正对着鹅笼抹泪,笼里的婴孩小脸蜡黄,连哭的力气都快没了。

“老施主,”唐僧翻身下马,合十行礼,“为何要将孩儿装在笼中?”

老妇抬头见是个僧人,眼泪掉得更凶:“长老有所不知啊……俺们这比丘国,遭了大难了!”

原来三年前,比丘国国王得了怪病,卧床不起,大臣们四处求医无果。这时来了个自称“国丈”的老道,说能治好国王的病,还能让他长生不老。国王病急乱投医,把老道奉若神明,连带着老道带来的“美后”也宠上了天。

可这国丈的“长生药”却邪门得很——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做药引。国王被迷了心窍,竟真下令家家户户交出三岁以下的孩童,装在鹅笼里养着,只等药引“成熟”。

“那国丈和王后,看着就不像好人!”老妇捶着胸口,“俺的小孙儿才刚满两岁,就被他们抓去了……这哪是长生药,是催命符啊!”

悟空听得火冒三丈,金箍棒“噌”地一声抽出,差点把旁边的石狮子砸了:“他娘的!什么妖道邪后,敢如此残害生灵!俺老孙这就去掀了他的皇宫!”

“悟空!”唐僧连忙拉住他,“不可莽撞。救孩子要紧,先查明那妖道来历,再做打算。”

悟空强压怒火,点头道:“师父说得是。八戒,你去打听那国丈的住处;沙僧,你在客栈守着,俺去看看那些鹅笼。”

他变作只小飞虫,在城里转了一圈,见鹅笼都挂在显眼处,有小妖轮班看守,笼里的孩子个个面黄肌瘦,哭得有气无力。最让他气的是,皇宫里张灯结彩,竟在庆祝“药引”即将“成熟”。

夜里,悟空悄悄潜入皇宫,见国王正搂着个妖艳的女子喝酒,旁边坐着个白胡子老道,正是国丈。只听国丈说:“陛下放心,明日三更,用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做药引,您服用后,定能长生不老,与天地同寿!”

国王笑得合不拢嘴:“全靠国丈费心!等朕长生了,这比丘国就与国丈共享!”

悟空在梁上听得咬牙,正想下去一棒打死这妖道,忽然见那美后给国丈使了个眼色,两人借口更衣,溜进了后殿。悟空悄悄跟上,见他们在后殿密室里商量:“明日取了心肝,拿到药引,就把这昏君杀了,咱们占了比丘国,岂不是更好?”

“还是娘娘想得周到,”国丈笑道,“只是那东土来的唐僧,听说他的肉比小儿心肝更管用,若是能抓住他……”

悟空心里一惊,原来这妖道早就盯上师父了!他悄悄退出去,回客栈与唐僧商议。

“必须先救孩子们!”唐僧急道,“明日三更就动手,咱们今夜就得想办法!”

悟空眼珠一转,有了主意:“师父放心,俺有办法。”他让八戒和沙僧去城外挖些泥团,自己则驾着筋斗云,在三更时分潜入城中,用分身术同时出现在各家屋檐下,将鹅笼里的孩子都抱出来,换成像样大小的泥团,再把孩子送到城外的破庙里,让八戒沙僧看着。

一夜功夫,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孩子全被救出。第二天一早,百姓们发现鹅笼里的孩子变成了泥团,先是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对着城外的方向磕头谢恩,哭声震天。

皇宫里的国丈和王后得知消息,气得跳脚。国丈咬牙道:“定是那东土和尚干的!待我去会会他们!”

他来到客栈,见了唐僧,假惺惺地说:“长老远道而来,陛下有请。”悟空冷笑道:“妖道,别装了!俺们早就知道你的勾当!”

国丈见被识破,也不装了,现了原形——竟是一只白鹿,头上长着两只晶莹的角,獠牙外露,凶相毕露。那美后也现了原形,是只白面狐狸,尾巴蓬松,眼神狡黠。

“找死!”白鹿精举着拐杖就打,悟空抡起金箍棒相迎。两人在客栈外斗在一处,八戒和沙僧也上前帮忙,白面狐狸哪是对手,被八戒一耙打死。

白鹿精见势不妙,化作一道白光就逃。悟空紧追不舍,一直追到城外的钟南山,见白鹿精钻进一个洞府,里面还藏着不少抢来的珍宝。

“孽畜,看你往哪跑!”悟空一棒打向白鹿精,眼看就要结果了它,忽然听见一声大喝:“大圣手下留情!”

只见一朵祥云飘来,上面站着个鹤发童颜的老道,手持拂尘,正是南极仙翁(又称太极仙翁)。“大圣,这是我的坐骑,不小心偷跑下界,惊扰了大圣,还望恕罪。”

悟空收住金箍棒,怒道:“你这坐骑害了多少孩子,岂能说放就放?”

南极仙翁叹了口气:“是我管教不严,自会带它回去严加管教,罚它面壁千年,以赎其罪。”他又对白鹿精道:“还不快向大圣认错!”

白鹿精趴在地上,连连磕头。悟空见南极仙翁亲自求情,也不好再发作,哼了一声:“下次再敢下界作祟,定不饶你!”

南极仙翁谢过悟空,骑着白鹿离去。悟空回到破庙,见孩子们都被百姓们接走,个个抱着孩子哭成一团,心里总算舒坦了些。

比丘国国王得知真相,又悔又怕,连忙下令处死了帮凶的大臣,亲自到破庙向唐僧师徒谢罪,还请唐僧留下讲经,教化百姓。

唐僧在比丘国讲了三日经,劝国王勤政爱民,善待百姓。国王听得泪流满面,当着全城百姓的面,砸碎了国丈留下的炼丹炉,发誓再也不追求长生,一心治理国家。

离开比丘国时,百姓们夹道相送,孩子们捧着鲜花,喊着“谢谢圣僧”。唐僧看着一张张笑脸,叹道:“这世间最珍贵的,不是长生不老,是一颗向善的心。”

悟空扛着金箍棒,走在最前面,回头笑道:“师父说得是。不过那白鹿精,若不是南极老儿来得快,俺定要敲掉它的角!”

八戒摸着肚子道:“总算能好好吃顿斋饭了,这比丘国的馒头,比鹅笼里的泥团好吃多了。”

沙僧道:“二师兄就知道吃。这次能救出孩子们,多亏了大师兄的妙计。”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暖洋洋的。比丘国的城门越来越远,但那些孩子们的笑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悟空知道,这救难小儿城,不仅是救了一千多个孩子,更是救了一个差点被欲望吞噬的国家。

“前面就是灭法国了,”悟空指着地图,“听说那国王发誓要杀一万个和尚,咱们得小心点。”

八戒一听,吓得缩了缩脖子:“杀和尚?那咱们还是绕道走吧!”

悟空笑道:“呆子,有俺在,怕什么?到时候让你看看俺的本事!”

笑声在官道上回荡,师徒四人的身影渐渐远去,只留下一路尘土,和比丘国百姓心中那份永不磨灭的感激。这西行路,还在继续,而他们的故事,也像一颗种子,在走过的每一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喜欢权演龙之更新的书请大家收藏:(m.8kxs.com)权演龙之更新的书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