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燕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一章 入对质堂,包庇之罪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越竹看了看百里蒲,见他一直盯着萧清顾。

“百里大人觉得公主殿下如何?”

越竹突然发问,百里蒲却像是早有预料般,摸了摸花白的胡子。

他眸里神色不明,“公主殿下很好。”

越竹正要继续问,却听到百里蒲又道:“比太子,更好。”

“......”越竹倏然沉默下去。

第一场文试考核,萧清顾在答卷上,到底写了什么呢?

还是说,百里蒲查到了什么?

另一边,尚榆晚被程寻知带到了大理寺外的对质堂。

前三天的时间里,程寻知就已经联合大宗正司和御史台把东宫以及祈王府所有的人审完了,两边说辞不一,证物也模棱两可。

他们还派人以最快的速度去查了雪狼村那十六个地方的百姓,事实证明那两名百姓说的也都是实话,五年前的的确确是明书带着萧清序的“私印”,利用当地的商贾地主强占了近乎所有的田产。

明书装作害怕惊惧的模样吐露“真相”,还不小心把雪狼村藏着的一个“人证”泄露了出来,顺理成章的把萧清序给“卖”了。说祈王让他在东宫当内奸,拿他的私印霸占贫民田产,命他偷太子的私印做了假地契藏在东宫里,借此诬陷太子。

祈王之所以没杀他,就是因为那个找不到的“人证”,所以他才能活到现在。

程寻知审过那人,那个“人证”的证词和明书所说的大差不差,基本可以对的上。那些商贾地主也在威压之下把“真相”都吐露出来,似乎确是祈王无疑。

但萧清序的私印却在这时候消失不见了,程寻知派人把祈王府上上下下翻了整整三遍也没找出来。

所有的人证物证和证词都明明白白的指向萧清序,程寻知却直觉事情不可能那么简单。

倘若当真是祈王所为,那两个来敲登闻鼓的百姓早在京都外就死了,微如草芥般的人物,如何能逃过祈王的锐眼?

程寻知想到萧清序入狱第一晚就提醒他找尚榆晚,这便把人带来了。

尚榆晚是萧清序亲近之人,若不是奉有承明帝的旨意在公主府里教公主殿下下棋,程寻知早就把人带走审问了。

尚榆晚签了《甘结状》后,抬眼看了看程寻知。

程寻知眼底有一片淡淡的青黑,一看就知道这几日都没睡个好觉。

毕竟地契一事牵扯了太子和祈王,同时也关乎萧氏皇族在天下人眼中的威望与颜面。短短三日就把她拉过来审讯,想来是东宫和祈王府都查得差不多了,程寻知这才找上了她。

尚榆晚的眼底划过一抹深思。

亦或者,是萧清序在背后暗中推动,让程寻知提早来找她?按照她和萧清序原本预估的时间点,程寻知今日应该还在审其他人才对。

大理寺对质堂内,梁柱朱漆斑驳,烛火飘摇不定。火光映在尚榆晚的脸上,她那平静淡漠的神情下透着一丝阴冷,竟无端让程寻知的后背激起一阵寒意。

传言尚榆晚是祈王带回京的祈王妃替身,也是身边不可或缺的谋士。可这个谋士为何......无形之中总透露出一股似有若无的戾气?

程寻知眉头轻皱,不免想到了承明帝对此人的特殊之处,还有尚家灭门一事。

按理来说他要审尚榆晚,便要查清她的背景,却不料只有一片空白,除了一个名字什么都查不到。后来承明帝还暗中下令,让他们不必多查此人的背景来历。

能得圣上如此殊遇,还是祈王的“王妃替身”......越竹回京后,似乎也有些不对劲?

坐在旁侧的侍御史和大理司直看了看程寻知,不明白他盯着尚榆晚在看什么。

“寺卿大人。”尚榆晚坐在案前的矮凳上等了一会儿,见程寻知思绪放远了,便淡淡开口,微微歪头,“还不开始吗?”

要是回去晚了,还不知道公主殿下和奇儿有多担心呢。有承明帝的旨意在,等程寻知问完了话她就可以走了,毕竟现在有关公主的事也都算是大事。

程寻知回过神来,将手中的惊堂木往案上轻轻一叩。随着“啪”的一声响起,灯盏里的烛花也紧随其后,发出轻微炸裂的声响。

程寻知看着尚榆晚,嘴微微张开,侍御史和大理司直手里的笔都提起来了,却听他道:

“还请尚姑娘端正姿态。”

迈开腿坐着像个什么姑娘样?

侍御史:“......”大理寺卿是不是这两天忙昏了头?

大理司直:“......”大人的老毛病又犯了。

尚榆晚:“?”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腿,随后仰起脖子看向程寻知。

“大人,我腿长。”

她没有十二那么高,但也并非是个矮姑娘。她坐这槐木圆凳上要是不把腿迈开,那她的腰就得弯了,坐也坐得不稳。

与其在人前弯腰弓背,尚榆晚更乐意选择大马金刀的坐着,这样气势也足些,不显得畏缩。

程寻知想了想,最终放弃揪着这个问题不放。

“祈王私自强占百姓田产,足有十六处偏远之地,你可知晓?”

尚榆晚摇头,“我不知晓,祈王殿下也不可能那样做。”

程寻知点了点案上的地契,“从祈王府内搜出整整十六张,每一张都是由当地的商贾地主从贫民百姓手中强行买来,再转交到祈王名下的。这上面全部都盖有祈王的私印,你从何辩驳?”

“包庇之罪的后果,你应当清楚。”

尚榆晚道:“如若证物证人证词充足,大人何必又审那么多人?”

不等程寻知开口,她又道:“殿下的私印,大人还没找到吧?”

“哦?”程寻知脸色一变,“看来你知道私印的下落?”

“不知道。”尚榆晚摇摇头,神情淡淡。她都敢和那么多的大人物对着干了,哪里会怵程寻知那张冷肃的脸。

程寻知被她这话哽了哽,须臾,他举起一张地契,“你好生看看。这上面的印记,可是祈王的私印?”

尚榆晚认认真真的看了看,随即又是一阵摇头。

“那上面不是我家殿下的私印。”

程寻知心底微沉。

他审过祈王府里的所有人,一大半的人都说不知道是不是萧清序的私印,为祈王辩解说私印若是落入他人之手,大可伪造作假。到他审问尚榆晚之前,只有李总管,陆何影和姬素闲说出那不是祈王私印的话。

现在,有第四个人否认那不是祈王私印了。

程寻知张开嘴,还未来得及说话,尚榆晚便又抢先一步。

“私印在殿下十一岁时便摔出了一个缺角,从未让人带去修过,不可能那般方正。”

这个理由,那三人早就说过了。

程寻知问道:“为何不修?”

尚榆晚眨了眨眼睛,“那是许家大老爷,殿下亲外祖父雕刻的私印,对殿下很重要。”

“大人,若是您的亡妻给您留下了遗物,您会舍得让其他人的气息沾染上去吗?”

程寻知抓着惊堂木的手紧了紧。

他的妻子年轻时染病去世,丧礼上,程寻知连眼睛都不曾红过,匆匆的来了没多久,便又匆匆的回了大理寺。

那年程戚也不过七八岁,也因此渐渐远离了这个冷漠的父亲,整日和狐朋狗友一起玩耍,不务正业。程寻知自知有愧于儿子,再加上这孩子是亡妻留给他唯一的遗物,对程戚也就从未有过太多的严苛。

尚榆晚眉眼间闪过一丝遗憾。

可惜程寻知不明白的是,程戚最讨厌他那副在家里什么都不管的模样,更恨他把大理寺当做家一样看待。

程寻知一心扑在大理寺的案件审理当中,虽对儿子心怀愧疚,但也只是尽量不过多的涉及程戚的自由,也不管他在外头交些什么朋友,反而忽略了程戚最缺失,最需要的东西。

陪伴。

程戚最缺失的,便是亲人的陪伴。

尚榆晚前世还没死的时候,她曾听程戚说过一句话。

【若是他愿意多回一次家,少往大理寺跑那么一趟,就算是让我关在书房里看一个月的书,我也愿意啊。】

无奈这对父子俩一个忙于公务,另一个生性带些傲娇,不肯舍下脸面像个不懂事的孩童一般向父亲吐露心事。他们二人也就此一直僵持着,关系愈发疏远。

程寻知不愧是大理寺卿,并没有因为尚榆晚的一句话而直接移开了注意力,反而在失神的瞬间又把自己拉了回来。

他目光沉沉的看着尚榆晚,心道此人城府极深,还似乎对他家中事务很是了解。

她到底,是谁......?

“公子。”程家书房里,一名小厮朝着绿衣男子低头行礼。

男子神情慵懒,正站在案前提笔写字。

纸上字迹算不上苍劲有力,也不能说娟秀,倒像是七八岁孩子的字迹,有些幼稚,又有几分生硬——他到底不是真的七八岁孩子。

若是尚榆晚和萧清序看见了这位男子所写出来的字,定能心惊的认出这与假冒尚明奇字迹的那封信一模一样。

他身后的小厮叫了他一声之后,低声道:“我们的人送来消息,说那位对那个人似乎很是维护。”

男子淡淡应了一声,并未把字写完,话音刚落便把纸张捏在手里,放到烛火上烧成黑灰。

“程戚。”

一人从暗处走了出来,他身后还跟着一个腰间带剑的侍从。那剑的剑身并无异常,但那剑柄却是弯钩样式,拿剑的人一不小心就会反伤到自己。

若是尚榆晚和萧清序能看见这柄剑,一定能认出这个侍从便是消失许久的柳缺。

而柳缺身前喊着程戚名字的那人。

便是沉寂许久的,赵襄。

《回燕门》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8k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8k小说!

喜欢回燕门请大家收藏:(m.8kxs.com)回燕门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