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圣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7集:《认证:苗医技艺的官方认可》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苗医认证:一纸证书里的传承与新生:叶尘和苏瑶从非洲义诊回来的那天,昆明长水机场的雨还没停。湿热的风裹着泥土气息扑在脸上,苏瑶刚把装满苗医手册的行李箱拖出航站楼,叶尘的手机就响了。来电显示是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号码,他接起电话时,指尖还沾着从非洲带回来的草药碎屑。

“叶医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启动首批民族医药技艺认证,苗医的‘火针疗法’和‘草药外敷法’都在认证目录里,你们团队要是有意向,得尽快准备申报材料。”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几分急切,“这可是苗医第一次纳入国家级认证,机会难得啊。”

叶尘攥着手机的手猛地收紧,身旁的苏瑶见他眼神亮起来,立刻凑过来听。挂了电话,叶尘把消息复述一遍,苏瑶手里的行李箱拉杆差点滑掉:“真的?那咱们得赶紧准备,可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两人没顾上回家休整,直接开车去了园区的苗医工作室。推开门,墙上挂着的老苗医手绘草药图还沾着上次整理资料时落下的粉笔灰,桌上的玻璃罐里装着从苗寨采来的艾草、薄荷,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罐口,映出细碎的光斑。叶尘把认证通知打印出来铺在桌上,苏瑶已经翻出了厚厚的临床案例本,指尖在纸页上快速滑动:“申报要求里说要近三年的临床案例,还要疗效数据和患者满意度调查,咱们社区义诊和康复科的案例应该够,就是得重新整理归档。”

叶尘点点头,拿出手机拨通了老苗医王阿公的电话。王阿公是苗医火针疗法的传承人,去年还跟着他们去社区义诊过,此刻接到电话时,正坐在苗寨的火塘边晒草药:“认证?好啊!我这就去把火针的老方子找出来,再跟你们说说操作的讲究。”挂了电话,叶尘又联系了园区的视频工作室,预约了下周的拍摄——火针疗法的操作视频必须清晰,每个步骤的原理和注意事项都得讲透,这是专家评审的重点。

接下来的半个月,工作室的灯每天都亮到后半夜。苏瑶把近三年的案例按病种分类,从风湿性关节炎到腰肌劳损,每一份案例都附上了患者的初诊记录、治疗方案、康复跟踪表,还有手写的满意度问卷。有天整理到凌晨两点,她翻到一份去年的案例:65岁的张大爷因为严重的膝关节炎,连上下楼都要扶着栏杆,用草药外敷加火针治疗两个月后,居然能跟着社区的晨练队打太极了。苏瑶看着案例里张大爷康复后拍的照片,忍不住笑出声,叶尘端着热咖啡走过来,看见照片也跟着点头:“这个案例得重点标注,疗效很典型。”

叶尘这边的视频拍摄也不轻松。为了还原火针疗法的真实操作,他特意请王阿公来现场指导。拍摄那天,王阿公穿着深蓝色的苗布衫,手里握着特制的银针,先在酒精灯上把针尖烤得通红,再对着模拟穴位的人体模型快速刺入——整个动作快得几乎看不见残影。“火针的关键在‘快’和‘准’,针尖热的时候能瞬间打通经络,要是慢了,病人会疼,效果也不好。”王阿公一边演示,一边跟镜头里的专家解释,叶尘在一旁补充:“我们现在用的银针是改良过的,比老辈的更细,安全性更高,临床中对关节炎的有效率能达到85%以上。”

视频拍了整整三天,光是火针刺入的镜头就重拍了十几次,直到王阿公点头说“有老辈的味道了”,叶尘才敢停下来。苏瑶把整理好的案例和视频刻成光盘,又写了十几页的申报说明,封面上用毛笔写着“苗医技艺认证申报材料”,字里行间都是两人的心血。

评审那天在省中医药管理局的会议室,叶尘和苏瑶提前半小时就到了。会议室里坐着五位专家,有研究民族医药的教授,有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桌上摆着他们提交的材料和视频设备。叶尘深吸一口气,手里攥着提前准备好的发言稿,却在专家提问时完全脱稿——关于火针疗法的原理、草药外敷的配方、临床案例的细节,他早就烂熟于心。

“火针治疗后,患者会不会有感染风险?”一位白发专家问。叶尘立刻回答:“我们会在治疗前用酒精严格消毒穴位,治疗后敷上自制的草药膏,既能促进恢复,又能预防感染,近三年的案例里没有出现过一例感染。”另一位专家翻着案例本:“这个腰肌劳损的患者,你们只用了五次外敷就康复了,草药配方里有没有刺激性成分?”苏瑶接过话:“配方里主要是艾草、当归和透骨草,都是温和的草药,我们还做过皮肤刺激测试,适合不同体质的患者。”

专家们问了将近一个小时,最后要求叶尘现场演示火针手法。叶尘从随身的包里拿出银针和酒精灯,对着会议室里的人体穴位图,像在工作室里练习的那样,快速完成了刺入、拔出的动作。一位专家走过来,拿起他用过的银针仔细看了看:“手法很标准,改良后的银针也考虑到了安全性,不错。”

当天下午,评审结果就出来了——苗医的“火针疗法”和“草药外敷法”全票通过认证。叶尘接到通知时,正在工作室整理草药,手里的玻璃罐“哐当”一声掉在桌上,苏瑶跑过来问怎么了,他指着手机屏幕,声音都在发抖:“过了!咱们的苗医技艺,过认证了!”

拿到认证证书的那天是个晴天,叶尘和苏瑶特意买了水果,去了李阿婆家。李阿婆是他们最早帮助过的患者,去年因为风湿性关节炎卧病在床,用苗医的方法治疗三个月后,就能自己拄着拐杖出门了。此刻李阿婆正坐在院子里摘菜,看见两人手里的红色证书,立刻放下手里的菜篮子迎上来。

叶尘把证书递到李阿婆手里,她的手指因为常年劳作有些粗糙,摸着证书上烫金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证”字样,眼眶一下子就红了。“咱们苗医的手艺,终于得到国家认可了!”李阿婆的声音带着哽咽,“我年轻的时候,村里人生病了都找苗医,后来有人说苗医不靠谱,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了,现在好了,有了这个证书,再也不怕别人说闲话了。”

苏瑶递过一张纸巾,笑着说:“以后咱们的苗医能进更多医院,帮更多人治病,王阿公还说要开培训班,教更多年轻人学火针呢。”叶尘握着李阿婆的手,看着院子里晒着的艾草,心里满是踏实:“这不是我和苏瑶两个人的功劳,是老辈传下来的手艺好,是所有相信苗医的患者帮我们积累了案例,以后苗医会走得更稳、更远。”

那天傍晚,李阿婆留他们吃了晚饭,饭桌上有她自己腌的苗家腊肉,还有用草药煮的鸡汤。夕阳透过窗户洒在桌上,证书被放在显眼的位置,金色的字在光线下闪闪发亮。叶尘看着苏瑶,又看了看证书,突然觉得之前所有的辛苦都值了——这张证书不仅是对苗医技艺的认可,更是对传承的承诺,以后不管是在社区驿站,还是在偏远的苗寨,他们都能带着这份认可,把苗医的温暖送到更多人身边。

饭后离开时,李阿婆站在门口挥手,手里还拿着苏瑶送她的安神香囊。叶尘和苏瑶走在回家的路上,晚风里带着艾草的清香,苏瑶突然说:“咱们下次去苗寨,把证书给王阿公看看,他肯定高兴。”叶尘点点头,抬头看见天上的星星亮了起来,像极了工作室里那些装着草药的玻璃罐,在夜色里闪着希望的光。

喜欢医圣传请大家收藏:(m.8kxs.com)医圣传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