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的开端:凝重与期待交织的氛围
燕京大学,物理学院顶层一间不对外开放的小型保密会议室内,气氛显得有些……奇特。
说它凝重吧,确实。端坐在椭圆形会议桌旁的三位,跺跺脚都能让国内相关学术领域抖三抖的顶级大佬——物理学院院长李明远院士、材料学院院长张卫东院士,以及信息学院的准院士王浩然教授,此刻脸上都带着一种如临大敌般的严肃。他们面前没有堆积如山的文件,只有几份薄薄的资料,但每一份资料的标题都足以让任何一个博士生头皮发麻。
说它期待吧,也确实。三位大佬的眼神深处,又都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与好奇,仿佛即将开启的是一项足以改变世界的伟大探索,而他们,则是这个探索计划的……“后勤保障团队”?
李明远院士,这位在理论物理领域浸淫数十载,见惯了各种天才怪才的老者,此刻正用他那略显粗糙的手指,轻轻摩挲着面前一份打印出来的论文摘要。论文的标题是《关于宇宙能量单向稳定提取及转化模型的初步构想与验证》,作者:秦风。
“老张,老王,都说说吧。”李明远院士率先打破了沉默,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但中气依旧很足,“昨天研究生院的王主任把秦风那孩子领来报到,顺便把他的导师安排跟我们通了气。今天,算是我们这个‘史无前例’的导师团第一次正式碰头。议题嘛,就一个——秦风这学生,我们接下来,到底该怎么‘教’?”
他特意在“教”字上加了重音,语气里充满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像是在提问,又像是在自嘲。
张卫东院士,一位以严谨和务实着称的材料学专家,此刻正对着另一份资料——关于“宇宙能量之心”原型机的简要报告和几张模糊但能看出核心结构的图片——眉头紧锁。他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苦笑道:“老李,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啊!我昨天拿到这份材料,翻来覆去看了大半宿,越看越觉得……我们这几个老家伙,怕不是要晚节不保,被一个本科刚毕业的小子给上课了!”
王浩然教授是三人中最年轻的一位,但也已年过半百,在量子信息与计算领域是公认的权威。他面前摆放的是秦风本科期间发表的几篇关于量子算法和新型计算架构的“随笔式”论文,每一篇都足以在顶刊上占据一席之地。他揉了揉太阳穴,叹了口气:“我同意张院士的看法。昨天我让我的博士生把秦风这几篇‘随笔’拿去当最新的前沿文献研读,结果那几个平时眼高于顶的小子,回来后一个个跟霜打的茄子似的,说感觉自己读了个假的博士,秦风同学这思路,简直不像是地球人能想出来的。”
会议室外,李明远院士的秘书小刘端着刚泡好的顶级大红袍,小心翼翼地走到门口,正准备敲门,却隐约听到了里面大佬们的“唉声叹气”。她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是秦风同学太难搞了?让三位院长级别的导师都感到棘手?这可真是……闻所未闻啊!
小刘犹豫了一下,还是轻轻敲了敲门。
“进来。”李明远院士的声音传来。
小刘推开门,将茶水一一奉上,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平静如常,但耳朵却不由自主地竖了起来。
“神谕级”论文与“改变世界”的原型机带来的冲击
“先说说这份毕业论文吧。”李明远院士指了指那份《宇宙能量……》的摘要,“虽然只是摘要和部分核心论证,但里面的思想……老实说,很多地方已经超出了我对现有理论框架的认知。他提出的那个‘虚空零点能潮汐共振理论’,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释宇宙暗能量的来源,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能量提取模型……这小子,胆子不是一般的大啊!”
张卫东院士接过话茬:“何止是胆子大!关键是他还真就搞出了一点名堂!你们看这个‘宇宙能量之心’原型机,虽然报告里说目前能量转化效率极低,输出也不稳定,但它确确实实从‘虚空’中汲取到了可观测的能量!这要是理论能够完善,技术能够突破……嘶!”张院士倒吸一口凉气,眼中精光暴射,“那将是第四次,不,甚至是第五次工业革命的引擎!什么石油危机、能源枯竭,统统都要靠边站!”
王浩然教授则从信息和计算的角度补充道:“更可怕的是,秦风在论文的附录里,简单提及了这种‘宇宙能量’在信息传递和处理方面可能存在的超光速特性。虽然只是一笔带过,但如果属实……我们现在研究的量子计算机,在他这个构想面前,可能就跟算盘一样原始。”
三位大佬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心惊,越说越觉得秦风这小子简直就是个披着人皮的“外星高维生物”。
李明远院士苦笑着摇摇头:“我带过的博士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其中不乏天资卓越之辈。但像秦风这样的……别说见了,听都没听说过!他本科毕业论文的水平,直接拿去评个院士的代表作,恐怕都没几个人敢说三道四。我们还怎么‘指导’他写博士论文?难道让他把这篇本科论文扩写一下,然后我们三个署名当通讯作者?”
这话一出,张卫东和王浩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但笑容里却充满了无奈。
“老李你这话可就诛心了啊!”张卫东院士摆摆手,“不过说真的,我昨天甚至产生了一个荒谬的想法——要不,我们三个拜他为师算了?他研究‘宇宙能量之心’,肯定缺材料方面的支持,我这材料学院院长的名头,给他打打下手,应该还够格吧?”
“哈哈哈!”王浩然教授也乐了,“老张你这是要把自己卖了还要帮着数钱啊!不过,如果他真能在新型计算模式上有所突破,我倒是很乐意把我们信息学院最顶级的实验室和计算资源都向他开放,让他随便折腾!”
秘书小刘在旁边听得是目瞪口呆,手里的托盘都差点端不稳。我的天!这三位平日里在各自领域说一不二的泰山北斗,今天这是怎么了?集体“凡尔赛”吗?还是说那个叫秦风的新晋博士生,真的已经逆天到了这种地步?
她突然想起昨天秦风来报到时,研究生院王主任那副恨不得把秦风供起来的表情,以及整个校园bbS上关于“三院士天团导师”的热议,当时还觉得有些夸张,现在看来,学校的反应还是太保守了!这哪里是“天团导师”,这分明是给“学术神明”配备的“护法长老”啊!
“这学生,我们该怎么教?”——世纪难题
轻松的调侃过后,会议室内的气氛再次回归严肃。
“说正经的,”李明远院士收敛了笑容,表情凝重地说道,“秦风这孩子,他的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在某些方面,恐怕真的已经超过我们这些老家伙了。这博士生,我们该怎么‘指导’?总不能真的放任自流,让他自己摸索吧?那还要我们这三个导师干什么?挂个名吗?”
王浩然教授沉吟道:“传统的导师制,是以导师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向为主导,学生在导师的框架内进行学习和探索。但这一套,用在秦风身上,显然不合适。他的思维太活跃,知识面太广,而且……他似乎总能找到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突破口。”
他想起了秦风本科时用宿管阿姨的旧收音机爆改出量子计算机原型机的事情,当时他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是“天方夜谭”,第二反应是“哪个学生在恶作剧”,直到亲眼看到那台简陋却能稳定运行薛定谔算法的“怪物”,他才彻底服气。那玩意儿,完全颠覆了他对量子计算机硬件实现的认知。
张卫东院士也深有同感:“没错。就拿他那个‘食堂剩饭合成常温超导体’来说,虽然只是初步样品,性能还不完美,但其合成思路之清奇,简直是匪夷所思!我让我们院里最顶尖的几个超导材料研究团队去复现和分析,结果到现在还没完全搞明白其中的关键机理。你说,这样的学生,我怎么指导他搞材料?难道让他教我怎么用剩饭炼丹吗?”
他这话一出,连一向严肃的李明远院士都忍不住莞尔。
“所以,问题又回到了原点。”李明远院士摊了摊手,“我们不能用常规的眼光看待秦风,也不能用常规的方法培养他。学校把这个‘烫手山芋’,哦不,是‘稀世璞玉’交给我们三个,既是信任,也是考验啊。”
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三位院士都在思考,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秦风的潜力,同时又不至于因为自己的“指导”而束缚了他的发展。
这大概是燕京大学建校以来,导师们遇到的最“凡尔赛”的烦恼了——学生太牛逼,导师不知道该怎么教。传出去,估计能让全国高校的教授们都羡慕得流口水。
最终决议:最大限度的自由与全方位的支持
良久,还是李明远院士打破了沉默。他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缓缓说道:“我有一个想法,可能不太成熟,说出来大家一起参详参详。”
“老李快说!”张卫东和王浩然都精神一振。
“既然我们无法在具体的科研细节上给予秦风太多‘指导’,甚至可能会限制他的奇思妙想,那我们不如转变一下角色。”李明远院士说道,“我们的‘指导’,可以更多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战略方向的建议。秦风虽然天资绝顶,但毕竟年轻,在大方向的把握上,我们这些老家伙或许还能提供一些经验和前瞻性的判断,帮助他少走一些弯路,或者在他面临多个选择时,给出一些更符合国家战略需求或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建议。”
王浩然教授点了点头:“有道理。年轻人容易一头扎进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时候可能会忽略更宏观的层面。我们可以在战略高度上为他‘导航’。”
“第二,顶级资源的协调。”李明远院士继续说道,“秦风的研究,无论是‘宇宙能量之心’的深化,还是新型计算模式的构建,都必然需要海量的资源支持——顶级的实验室、最先进的设备、充足的科研经费,甚至可能需要跨学科、跨机构的协作。这些,单凭他一个学生,是很难搞定的。但我们三个,凭借各自在学校和学术界的能量,完全可以为他铺平道路,让他心无旁骛地进行研究。”
张卫东院士一拍大腿:“这个我赞成!他要是想建个‘反物质实验室’,只要理由充分,我豁出这张老脸也去给他申请经费和场地!材料方面,只要地球上有的,我都能给他弄来!地球上没有的……他要是能提供理论,我也能组织人给他造出来!”这话语间的豪气,让小刘听得热血沸腾,仿佛已经看到了华夏科技引领世界的未来。
“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处理外部干扰。”李明远院士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秦风这样的天才,一旦他的研究成果开始显现出巨大的潜力,必然会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甚至是觊觎。来自学术界的质疑、同行的竞争压力、国内外某些势力的干扰,甚至是一些不必要的行政事务、媒体的过度曝光等等,都可能分散他的精力,影响他的研究进程。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成为他身前的‘防火墙’和‘清道夫’,替他挡住这些风风雨雨,让他能有一个安静、纯粹的科研环境。”
王浩然教授深以为然:“这一点至关重要。天才往往是脆弱的,需要精心呵护。我们不能让那些世俗的纷扰,玷污了这块璞玉。”
李明远院士总结道:“所以,总的来说,我们对秦风的培养方针,可以概括为:给予最大限度的科研自由,导师组主要负责提供战略方向建议、协调顶级资源以及处理外部干扰。我们不干涉他具体的研究路径和方法,只在他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和支持。说白了,就是‘你负责天马行空,我们负责保驾护航’!”
“好!”张卫东院士抚掌赞道,“这个思路好!不束缚,只托举!让他尽情去闯,去颠覆!我们这几个老家伙,就当他的‘后援团团长’!”
王浩然教授也笑着点头:“我没意见。这样一来,我们肩上的‘教学压力’确实小多了,反而更能发挥我们的优势。说不定,我们还能从他那里学到不少新东西呢!”
三位大佬相视一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如释重负,以及更多的期待。
“那么,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李明远院士一锤定音,“小刘,你记录一下,形成一个初步的指导方案。回头我们再润色一下,然后找个时间和秦风同学好好沟通一次,听听他自己的想法。”
“是,李院长!”小刘连忙应道,心中对那个素未谋面的秦风同学,敬佩之情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学生,还没正式开始研究呢,就已经让三位院士为他量身定制了一套“放养式顶级供奉”培养方案,简直是前无古人,后也难有来者了。
尾声:大佬们的“小九九”与校园的持续沸腾
会议结束后,三位院士的心情都轻松了不少。
走在物理学院的走廊上,张卫东院士突然碰了碰李明远院士的胳膊,挤眉弄眼地说道:“老李,你说……秦风那小子要是知道我们今天开会,主要议题是‘如何不被他指导’,会不会笑掉大牙?”
李明远院士吹了吹胡子,佯怒道:“胡说什么!我们这是在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战略性调整!懂不懂?”嘴上这么说,眼角的笑意却出卖了他。
王浩然教授也打趣道:“下次开组会,我们要不要先集体起立,恭迎秦老师莅临指导?”
“去你的!”李明远和张卫东同时笑骂道。
三人说说笑笑,气氛比来时轻松了何止一百倍。他们知道,接下来,燕京大学乃至整个华夏科学界,都可能因为秦风这个“变数”而变得更加精彩。
而此刻的秦风,刚刚在学校分配的单人公寓里安顿下来。他对导师们为了他而召开的这场“世纪难题研讨会”毫不知情。他正对着电脑屏幕,浏览着系统刚刚发布的【研究生阶段核心主线任务——解构与重塑:探索物质与信息的边界】,眼神中充满了对未知领域的渴望与征服欲。
至于校园bbS上,关于“秦风导师天团今日首次密会,疑似商讨‘屠龙纲要’”的帖子,已经又盖了上千楼。各种脑洞大开的猜测层出不穷:
【1201L:听内部消息,三位院士在会议室里为了秦神的研究方向差点打起来!物理的说要搞统一场论,材料的说要先搞戴森球材料,信息的说要先造出神级AI!】
【1202L:楼上瞎扯!我表哥的导师的同学的儿子的女朋友在物理学院当行政,她说三位大佬是在讨论如何给秦神申请一个小型粒子对撞机当玩具!】
【1203L:你们都太小看秦神了!我猜他们是在讨论,如果秦神不小心毁灭了太阳系,这个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
秦风打了个喷嚏,揉了揉鼻子:“谁在念叨我?错觉吗?”
他并不知道,他的三位导师,此刻正怀着一种“老父亲看着自家妖孽儿子即将闯荡江湖,既骄傲又头疼”的复杂心情,期待着与他的第一次正式会面。那场会面,又将碰撞出怎样啼笑皆非而又石破天惊的火花呢?
这,就是后话了。但可以肯定的是,秦风的研究生生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平凡。而他的导师们,也注定要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痛并快乐着”的指导(或者说“被指导”)之旅。
喜欢学神系统:爆肝高考全科满分请大家收藏:(m.8kxs.com)学神系统:爆肝高考全科满分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