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1集:《虚拟演唱会的伦理版权保护规则》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数字余音:一场虚拟演唱会的版权风暴

凌晨三点,星穹科技的研发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主程序员陈默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代码,指尖在键盘上敲击的速度越来越快。屏幕中央,“歌神”林风的虚拟形象正随着伴奏缓缓抬手,那标志性的浅笑、微微倾斜的肩线,甚至唱歌时尾音的转音处理,都与二十年前舞台上的林风别无二致。

“成了!”实习生小杨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声音里满是兴奋,“陈哥,你看这细节,连林风神坛时期的台风都复刻出来了,这次‘星光回溯’虚拟演唱会肯定能爆!”

陈默却没那么乐观,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将画面定格在虚拟林风抬手的瞬间。林风是华语乐坛的传奇,十年前因意外去世,粉丝基数庞大,用AI“复活”他办演唱会,星穹科技的cEo张启明早就把这当成了今年的王牌项目。可陈默总觉得心里发慌,尤其是看到法务部送来的版权授权文件上,“林风家属”那一栏只有一个模糊的电子签名,连具体授权人是谁都没标注。

“版权那边没问题吗?”陈默转头问小杨,“我记得上周跟林风工作室对接时,他们还明确说家属不同意用AI复刻。”

小杨挠了挠头,递过来一杯咖啡:“张总说不用管,他找了‘特殊渠道’拿到的授权,还说现在虚拟演唱会都是这么干的,先把热度炒起来,真有纠纷再用钱摆平。你看这预售数据,开票半小时就卖了五万张,每张票价三百八,这还没算赞助商的钱呢!”

陈默接过咖啡,指尖传来杯子的凉意,就像他此刻的心情。他点开手机里的粉丝群,满屏都是“终于能再看一次林风的演唱会”“一定要去现场”的留言,可没人知道,屏幕里那个鲜活的“林风”,不过是代码和数据堆砌的虚拟形象。

三天后,“星光回溯”虚拟演唱会的宣传海报铺满了各大城市的地铁和商圈。海报上,虚拟林风站在璀璨的舞台中央,背景是流光溢彩的数字特效,下方用醒目的字体写着“重现传奇,再续经典”。可海报右下角,本该标注“虚拟演绎”的标识却被刻意缩小,混在密密麻麻的赞助商名单里,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下午两点,陈默正在调试演唱会的声效系统,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法务部的李姐脸色凝重地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法院传票:“陈默,出事了。林风的妻子苏晚女士起诉我们侵权,说根本没授权我们用林风的肖像和声音,那张授权书是伪造的。”

陈默的心猛地一沉,他立刻打开电脑,调出星穹科技的官方微博。评论区已经炸开了锅,苏晚的工作室刚刚发布了声明,附上了伪造授权书的鉴定报告,要求星穹科技立刻停止演唱会筹备,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粉丝们的态度瞬间反转,从期待变成愤怒,#星穹科技侵权林风# #抵制虚拟复活艺人# 的话题迅速冲上热搜榜首。

“怎么会这样?”小杨慌了神,“张总不是说授权没问题吗?现在怎么办,演唱会还有一周就要开了,五万张票都卖出去了,要是取消,我们要赔多少钱啊?”

陈默没说话,他点开苏晚工作室的声明视频。视频里,苏晚穿着素色的衣服,眼眶通红:“林风生前最看重自己的作品和形象,他说过音乐是给人带来温暖的,不是用来赚钱的工具。星穹科技未经允许用AI复刻他,甚至伪造授权书,这不仅是对他的不尊重,更是对所有粉丝的欺骗。”

视频下方的评论里,有粉丝晒出了自己的购票记录,说“本来以为能再听一次偶像的歌,没想到是这样的骗局”;还有音乐圈的同行发声,指责星穹科技“为了利益践踏版权底线”。陈默看着这些评论,手指紧紧攥成了拳头,他突然想起三年前自己加入星穹科技时的初心——用AI技术还原经典,让好的音乐被更多人听到,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变成侵权盈利的工具。

当天晚上,陈默找到了张启明的办公室。张启明正对着电话发脾气,挂了电话后,看到陈默进来,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你来得正好,赶紧让技术部把虚拟形象改改,别让别人看出是林风,就说是‘致敬经典’的原创形象,再发个声明,说授权书是第三方机构弄错了,先把舆论压下去。”

“张总,这不行。”陈默咬了咬牙,“伪造授权书已经违法了,现在改形象、发虚假声明,只会错上加错。而且苏晚女士已经起诉了,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停止演唱会筹备,主动道歉,跟家属协商赔偿,而不是想着怎么掩盖。”

“道歉?赔偿?”张启明冷笑一声,“你知道这演唱会能赚多少钱吗?赔偿那点钱算什么!陈默,你就是太死脑筋了,现在哪个做虚拟演唱会的不打擦边球?只要我们能把演唱会开了,热度起来了,到时候就算赔点钱,也能从其他项目上赚回来。”

“可我们不能这么做。”陈默的声音很坚定,“林风是很多人的青春,我们用AI‘复活’他赚钱,已经很过分了,现在还要继续欺骗粉丝,这违背了我们做技术的初心。而且现在舆论这么大,就算演唱会开了,也只会让公司的口碑彻底崩塌。”

张启明的脸色越来越难看:“陈默,你别忘了自己的身份,你是星穹科技的员工,不是什么道德卫士!要么按我说的做,要么你就辞职!”

陈默看着张启明冷漠的脸,突然觉得很失望。他转身走出办公室,回到研发实验室,看着屏幕上那个虚拟的林风形象,心里做了一个决定。

第二天一早,陈默没有去公司,而是带着自己整理的证据——包括张启明要求伪造授权书的聊天记录、演唱会盈利预算表、以及技术部还原虚拟形象的原始数据,来到了苏晚的工作室。

苏晚的经纪人接待了陈默,当看到这些证据时,经纪人的表情很复杂:“你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对你没好处,你会丢掉工作的。”

“我知道。”陈默点了点头,“但我不能看着星穹科技继续错下去。我是技术人员,技术应该用来做好事,而不是侵权。我希望这些证据能帮到你们,也希望能给粉丝一个交代。”

就在陈默离开工作室后不久,星穹科技突然发布了一条公告,说“因技术原因,‘星光回溯’虚拟演唱会延期举办,具体时间另行通知”,试图拖延时间。可没过多久,陈默提供的证据就被苏晚工作室公开了,张启明要求伪造授权书的聊天记录截图、演唱会预计盈利高达两千万的预算表,瞬间让星穹科技陷入了更大的危机。

市场监管部门很快介入调查,认定星穹科技存在伪造授权书、侵权使用他人肖像和声音、虚假宣传等多项违法行为,责令其立刻停止演唱会筹备,退还所有购票款项,并对其处以五百万元的罚款。张启明因涉嫌伪造文件罪,被警方带走调查。

星穹科技的股价一落千丈,员工们人心惶惶,很多人选择了辞职。陈默也递交了辞职信,离开公司那天,小杨来送他:“陈哥,你后悔吗?要是当初听张总的,至少不会丢工作。”

陈默摇了摇头,看着窗外:“不后悔。虽然丢了工作,但我守住了自己的底线。而且我相信,这次的事会让更多人意识到,虚拟演唱会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必须遵守版权规则,尊重他人的权益。”

半个月后,陈默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是苏晚打来的。苏晚在电话里说,她联合了几位音乐人和法律专家,准备成立一个“虚拟演艺版权保护联盟”,希望能制定一套规范,避免类似的侵权事件再次发生。她听说了陈默的事,想邀请他加入,用他的技术经验,参与制定虚拟演唱会的伦理版权规则。

陈默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几天后,他来到联盟的办公地点,看到会议室里坐满了人,有音乐圈的前辈、法律专家、技术人员,还有几位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苏晚看到他进来,笑着招了招手:“陈默,你来啦。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就是怎么划定虚拟演唱会的伦理红线,比如使用真人肖像和声音必须要书面授权,收益要按比例分配,禁止商业复活已故艺人,还有必须标注虚拟演绎标识,这些都是之前事件里暴露出来的问题。”

会议开始后,大家各抒己见。法律专家李教授提出:“书面授权必须明确授权范围和期限,不能含糊不清,最好有公证处的公证,避免伪造授权书的情况再次发生。”音乐制作人周老师补充道:“收益分配很重要,艺人方的贡献最大,占比不能低于50%,而且要明确分配对象,比如已故艺人的收益,应该归家属或者其指定的公益机构,不能被企业独吞。”

陈默坐在一旁,认真地记录着大家的意见,偶尔会从技术角度提出建议:“标注‘虚拟演绎’标识不能只是形式,最好能嵌入到视频画面里,比如在角落固定显示,或者在开场和中场时提醒,确保观众不会误解。而且从技术上来说,我们可以开发一个版权追溯系统,记录虚拟形象的制作来源、授权情况,这样一旦出现侵权,就能快速追溯责任。”

大家都很认同陈默的建议,苏晚看着他,点了点头:“陈默,你的技术经验对我们很重要。之前你能站出来揭露侵权行为,说明你不仅有技术能力,还有责任感,这正是我们联盟需要的人。”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陈默和联盟的成员们一起,查阅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参考了国内外的案例,经过无数次的讨论和修改,终于制定出了《虚拟演唱会伦理版权规范》。规范里明确规定:

1. 使用真人肖像、声音进行虚拟演绎,必须获得本人或家属的书面授权,授权文件需经公证处公证,明确授权范围、期限和用途,禁止伪造或篡改授权文件;

2. 虚拟演唱会的收益需按版权贡献比例分配,其中艺人方(本人、家属或其指定机构)的占比不低于50%,剩余部分由制作方、平台方等按约定分配,禁止制作方独吞收益;

3. 禁止利用AI技术“复活”已故艺人举办商业演唱会,若因公益目的(如纪念活动)进行虚拟演绎,需提前向联盟报备,获得家属同意,并免费向公众开放,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4. 虚拟演唱会的所有宣传物料(海报、视频、购票页面等)需在显着位置标注“虚拟演绎”标识,演出过程中需在画面固定位置显示该标识,开场和中场需口头提醒观众,避免误解;

5. 建立虚拟演唱会版权追溯系统,制作方需上传虚拟形象的制作来源、授权文件、收益分配方案等信息,联盟和监管部门可随时查阅,确保全程透明。

《虚拟演唱会伦理版权规范》发布那天,联盟举办了新闻发布会。苏晚在发布会上说:“制定这套规范,不是为了限制虚拟演唱会的发展,而是为了让这个行业能健康、有序地成长。虚拟技术可以让经典重现,但不能成为侵权盈利的工具。我们希望所有从业者都能遵守规范,尊重版权,尊重艺人,尊重每一位观众。”

陈默站在台下,看着聚光灯下的苏晚,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套规范的发布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需要更多人一起努力,去监督、去完善,让虚拟演唱会真正成为传递美好、致敬经典的平台,而不是引发争议的漩涡。

发布会结束后,陈默收到了一条短信,是小杨发来的:“陈哥,我辞职了,现在在一家做公益虚拟演出的公司工作,我们最近在筹备一场纪念林风的公益演唱会,用的是合规的授权,收益都会捐给音乐教育基金会。你有空的话,能不能来帮我们看看技术?”

陈默看着短信,笑了笑,回复道:“好啊,我们一起把这场演唱会做好,让林风的音乐,用正确的方式,继续温暖更多人。”

夕阳透过窗户,洒在陈默的脸上,他拿出手机,点开了林风的歌。熟悉的旋律响起,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青春回忆的年代。陈默知道,数字技术可以复刻声音和形象,但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是音乐里的情感和温度。而他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技术,守护这份温度,让数字余音,永远清澈、真诚。

喜欢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请大家收藏:(m.8kxs.com)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